第224章 袁绍监士察内,辽西之地以雄百蛮(2 / 2)

荀彧,顾雍,田丰,贾诩四人脸色微变。

“大汉之疆。”

“内为核心之州,外为实控之疆。”

“再外,便是你们公文所言的朝贡制度,但这不够。”

“大汉开海运,自然需要礁岛驻兵,为舰船停驻,并护航。”

“朕这一朝,东至邪马台;南至永昌,林邑;北至北海;西至葱岭,以及西域三十六国,便是兵事所止之地。”

“这些皆为大汉的实控疆域,除国设州郡而治。”

刘牧将公文递给荀彧,沉声道:“舆图绘制,兵事之事在镇国府,你所提之政从雍州开始,增设率善三卫,施政各部族,为阴平氐族恩赐,先拟公文呈递门下议政。”

“诺。”

荀彧起身作揖恭拜道。

“典韦。”

“宣礼部尚书刘洪入宫。”

刘牧从贾诩手中接过捷报,目光落在井陉防线之战的阐述。

“陛下。”

贾诩恭敬道:“龙骧行至井陉防线之际,战争已经结束,张杨统率复土散骑奔赴太行腹地,以驻守东土门关为重。”

“东土门关?”

刘牧瞥了眼舆图,沉声道:“军谘司怎么推演冀州兵事?”

“围魏救赵。”

“祸延北疆幽并两州。”

贾诩恭敬道:“臣等皆以为张杨扎入冀州地界,必定令袁绍为之不安,他可能屯兵常山,并为易县增兵,使幽州戍边军南下,解开幽州对外的威慑,借机造成祸及边疆之事,瓦解北府军,危及并州。”

“哦?”

田丰不由问道:“某不议兵事,不过袁本初经历并州之乱,还敢沟通邦野用兵吗?”

“元皓。”

“目的不同,看待用兵的方法不同。”

贾诩淡笑道:“于袁绍而言,他能调兵乌桓,鲜卑,驱使为卒,与陛下调动匈奴,氐族没什么区别,都是御其族为兵,攻伐自身之敌!”

“鲜卑南下?”

“某看他们未必有胆!”

顾雍摇了摇头,说道:“平城关之战,杀的中部鲜卑凋敝,残余部落被迫并入东部鲜卑,柯比能还敢犯境?”

“乌桓敢啊。”

贾诩意味深长道:“丘力居老矣,乌桓族中争权极为严重,有人扶持蹋顿,亦有人扶持丘力居之子楼班,还有野心勃勃的峭王,汗鲁王等人,不可不防。”

“蹋顿?”

“某倒是听过。”

“辽西之地,以雄百蛮。”

“他们说此人有骁武,乌桓各部的首领极为尊崇,更有人称其有冒顿之雄。”

“冒顿是谁?统一各部,征服西域诸国,南起阴山,北抵北海,东达辽河,西逾葱岭,大汉心腹大患。”

“上一个被人赞有冒顿之雄,还是兴盛鲜卑的檀石槐。”

荀彧捏着胡须,郑重道:“由此可见,乌桓内部皆存不臣之心,他们想要举蹋顿为共主,更要为其先驱,征战关外之地,复现东胡辉煌。”

“不服王化?”

田丰脸色铁青无比。

一群蛮夷,仰仗大汉鼻息生存的游牧部族。

安敢一次次试探大汉的底线,还敢称什么冒顿之雄?

“军谘司推演,不可不察。”

“若此次关外邦野部族,胆敢参与大汉内事。”

“朕便屠了他们的王庭,大汉施恩其族,还想着附逆犯境,那便没必要施恩,等死光了,迁民治土。”

刘牧眼中满是冷意。

不服王化?王师夷之。

真以为大汉王师还会在关外迷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