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远。”
“主公说什么?”
冀州府外,审配靠着车舆,望向从府门出来的身影。
许攸登上车舆,摇头叹道:“主公未曾提及如何应对兖州兵事,只是说让冯芳,董承去驱逐流入冀州的黄巾军南下,籍此拖慢天子复土归治的速度。”
“也好。”
“青州黄巾留下也不可用。”
审配示意车舆赶车,蹙眉道:“不管是黑山军,还是青州黄巾,这些年都是父子相继,纪代为兵,实在太难掌控了,且留下养活这些人,又是一笔巨大的度支!”
“正南。”
“某觉得睢水之战有问题。”
许攸握着手中的密报,蹙眉道:“这次,睢水之战会禀对以往的军报相比,实在太过粗糙,好像是有人想让我们知道什么,便只能知道什么一般。”
“嗯?”
审配浑身一震。
士间师被渗透,他早已知晓。
可已经到了想让他们知道什么,便只能知道什么的地步?
“某猜测没错。”
“监州尉,定然掌控了我们的耳目。”
许攸不安道:“士间师,是为汝南袁氏奔走之人组成,但探听消息需要大量细作,某怀疑有诸多人已经被监州尉收买,对军情消息进行甄别上禀。”
“子远。”
“莫要冲动,内查有失人心。”
审配带着惊色,告诫道:“你可以另外增设暗间,慢慢进行反渗透。”
“没必要了。”
“主公设了监士。”
许攸意味深长道:“士间师已经废了,主公不怎么相信,某也没必要纠结于此,还不如去操劳其他事情。”
“监士。”
审配惊愕的看向对方。
怎的,这种事情他为何没有听说过。
“不论此事了。”
许攸从小案上拾起大汉朝报,沉声道:“荀公达从凉州回来,第一次在大汉朝报之上发声,写了一篇策论。”
“因地制宜治军安全之策?”
审配看向他从繁阳带回的大汉朝报,说道:“这好似说的是雍凉,还有对于羌胡,西域等地的治理与布军之论!”
“其他不重要。”
“重要的是,镇国府想要收复西域三十六国。”
许攸合上眸子,思忖道:“他们一边内部讨不臣,一边制定对外的征伐之策,说明镇国府想要加快内部战争,什么样的变化,会让他们如此定国策。”
“幽州之北。”
“北府军有巨大的胜果。”
审配叹了口气,说道:“只有如此,他们才敢定下,讨伐冀州,制定收复西域!”
“不止。”
许攸叹了口气。
冀州,益州,荆扬,尽皆落入弱势。
他们都是待宰羔羊,天子讨伐不臣的兵事随时会降临。
可以说,如今的镇国府,根本没有将不臣之人放在眼中,而是远望开疆拓土了。
“罢了。”
“某要走了。”
审配撩开帷幔,望着寂静清冷的街道,说道:“此次回来,其一是为了询问主公对兖州兵事的看法;其二便是想要知道北府军战事的结果,看来士间师也不清楚。”
“没多少消息。”
“关外,实在太过广袤了。”
审配揉了揉眉心,疲惫道:“不过,某知道刘虞从宁县撤回不少辎重役夫用于农耕之事,说明北府军要么在关外战败,要么就是效仿武帝时期的冠军侯以战养战。”
“王师会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