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暗涌危机,力挽狂澜(2 / 2)

滕婉正在为王逸准备晚膳,她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

“夫人,宫里来人了……”一个侍女的声音颤抖着说道。

滕婉得知宫里来人,心头一紧,手中的玉箸险些滑落。

她强作镇定,吩咐侍女看茶,自己则快步走到王逸身边。

王逸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冰凉,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他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她不必担心。

宫里来的,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名叫福顺。

福顺见到王逸,立刻换上一副笑脸,尖细的嗓音也变得柔和起来:“王大人,皇上宣您即刻进宫。” 王逸不动声色地回礼,心中却翻起惊涛骇浪。

白天在朝堂上的激烈交锋还历历在目,这深夜传召,不知是福是祸。

滕婉的脸色也微微发白,但她还是强装镇定,帮王逸整理衣冠,轻声叮嘱:“一切小心。”

王逸再次感受到滕婉的坚定支持,一种莫名的力量在他体内涌动。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走向门外。

夜色深沉,宫道两旁的灯笼发出昏黄的光芒,将王逸的身影拉得老长。

宫殿里,皇帝正襟危坐,手中拿着一本奏折,眉头紧锁。

见到王逸进来,皇帝放下奏折,示意他坐下。

“王逸,”皇帝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你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朕都看在眼里。你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王逸连忙叩谢皇恩。

“朕知道,你受了委屈。”皇帝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盯着王逸,“那些污蔑你的人,罪不容诛。但……”

皇帝的语气突然变得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你却为他们求情,这是为何?”

王逸心中一凛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臣以为,治国之道,在于稳定。如今朝局动荡,不宜大动干戈。况且,那些人虽有罪,但罪不至死。臣恳请皇上,从轻发落。”

皇帝沉默了良久,他缓缓说道:“王逸,你果然与众不同。”

王逸的心悬了起来,不知皇帝这番话是褒是贬。

“朕累了,”皇帝突然站起身,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你退下吧。”

王逸行礼告退,心中却充满了疑惑。

皇帝的态度,让他捉摸不透。

他走出宫殿,抬头望向夜空,一轮明月高悬,清冷的光辉洒在大地上。

突然,一个黑影从暗处闪出,悄无声息地走到王逸身边,低声说道:“大人,我家主人有请。”

王逸跟着黑影七拐八绕,来到一处隐秘的宅院。

宅院主人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精神矍铄,目光如炬。

老者开门见山,表明自己是前朝遗臣,对王逸的才华和胆识十分欣赏,希望他能辅佐自己恢复前朝基业。

王逸心中波澜万丈,没想到这背后竟隐藏着如此惊天秘密。

他婉言谢绝了老者的邀请,表示自己忠于大梁,无意参与复辟之事。

老者并未强求,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王逸一眼,便让他离开了。

回到府邸,滕婉已等候多时。

见王逸平安归来,她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两人相拥而眠,一夜无话。

次日早朝,皇帝当众宣布,晋升王逸为户部尚书,掌管国家财政大权。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王逸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一时间风头无两。

他站在朝堂之上,接受着文武百官的朝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曾经受尽欺凌的庶子,如今却站在了权力巅峰,这种感觉,无比畅快。

王逸上任后,励精图治,推行新政,使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

他的名声远扬,朝野上下无不称赞。

然而,就在王逸以为危机解除,可以大展宏图之时,他收到了一道神秘的命令。

这道命令来自宫中,却并非皇帝亲笔,而是盖着一方陌生的印章。

命令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四个字:速来见朕。

王逸心中满是疑惑,这“朕”究竟是谁?

这道命令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危险?

他握紧手中的命令,目光如炬,仿佛要洞穿这背后的重重迷雾……

“大人,宫里又来人了……”一个侍卫匆匆来报,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