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1)

老中医的呼吸渐渐趋于平稳,王启年这才放下心来,小心翼翼地将熬好的药汤倒入一个小瓷碗中。药香浓郁,带着一股淡淡的甜味和草药的清苦,在小小的诊所里弥漫开来。他轻轻地扶起老中医,老人家瘦削的身躯轻若无物,王启年动作轻柔,生怕弄疼了他。

“老先生,把药喝了吧。”王启年语气温和,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像冬夜里的一杯热茶,给人以温暖和安宁。他轻轻地将碗送到老中医唇边,老中医费力地张了张嘴,缓缓地啜饮着药汤。

老中医喝完药后,轻微地咳嗽了几声,浑浊的双眼微微睁开,他看着王启年,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些什么,却终究没能发出声音,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 王启年注意到老中医的脸色比之前红润了一些,嘴唇也恢复了一丝血色,原本深深凹陷的脸颊也显得没那么苍白了。他轻轻地拍了拍老中医的手背,示意他安心休息。

这时,小雨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走了过来,她穿着素雅的棉布衣裳,脸上写满了焦虑与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坚韧和希望。她轻轻地用勺子舀起一勺粥,小心翼翼地喂给老中医。

老中医吃了几口粥后,便又闭上了眼睛,呼吸变得均匀而平稳,像个熟睡的婴儿。 小雨将碗轻轻放下,继续握着老中医的手,她的手冰冰凉凉的,但在握着老中医的手时,却显得格外温暖。

王启年观察着老中医的反应,他仔细地感受着老中医的脉搏,脉搏有力了许多,跳动也变得规律起来,这让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诊所里一片寂静,只有老中医轻缓的呼吸声和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他休息得很好。” 王启年低声对小雨说道,他指着药柜的方向,“我去收拾一下药材。” 小雨轻轻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继续握着老中医的手,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不舍。

王启年回到药柜前,开始整理散落在桌上的药材。 药柜年代久远,木头已经泛黄,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他轻轻地擦拭着药材,动作轻柔而仔细,每一样药材都经过他的精心挑选和配制,每一株药材都承载着他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诊所里昏黄的灯光照在王启年身上,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也格外专注。

收拾完药材,王启年看了一眼熟睡的老中医和小雨。老中医安详的面容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平静,小雨则静静地守护在他的身边,她的身影和老中医的身影构成了一幅温馨而感人的画面。 王启年轻轻地关上诊所的门,锁好门栓,脚步轻缓地消失在了夜色里。 夜幕下,淅淅沥沥的小雨依旧在下着,给这个古老的诊所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而宁静的面纱。

王启年走出诊所,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襟,他加快了脚步,雨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抬头望了望夜空,乌云密布,不见星光。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只有路灯孤零零地照亮着湿漉漉的街道。他想起老中医苍老的面容,和丫头小雨担忧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紧了紧衣领,加快步伐往家中走去。

回到家中,王启年煮了一壶热水,泡了一杯浓茶,暖暖身子。茶香弥漫在小小的房间里,驱散了夜晚的寒意。他坐在桌前,望着窗外依旧淅淅沥沥的雨,脑海里浮现出诊所里的一幕幕场景:老中医喝药时的轻咳,小雨握着老中医的手时的温柔,以及老中医安详的睡容。他轻轻叹了口气,放下茶杯,拿起毛笔,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他写的是老中医的药方,以及一些他平时积累的药材知识。这是他的习惯,每当遇到一些棘手的病例,或者一些特殊的药材,他都会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查阅。字迹工整,用笔流畅,看得出他对药材的熟悉和热爱。窗外雨声渐弱,他的笔尖也在纸上停了下来,他放下笔,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睛。

第二天清晨,王启年早早地起床,准备去药材市场进货。他穿好衣服,戴好斗笠,拿起油纸伞,走出门外。雨后清晨的空气清新而湿润,路边的小草上沾满了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他来到药材市场,市场里人声鼎沸,各种药材的香气混合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

他熟练地挑选着药材,与药农们讨价还价。他对于药材的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每一株药材都要亲手检查,确保其新鲜和有效。药农们都认识他,知道他是一个认真负责,且医术高明的药剂师。 一位老药农递给他一株珍稀的雪莲花,“启年啊,这雪莲花可是好东西,疗效极佳,你拿回去给老先生用吧。” 老药农慈祥地笑着,他粗糙的双手紧紧握着雪莲花。王启年接过来,认真地向老农道谢,他知道这是老农的一片好心。

从药材市场回来,王启年又去了诊所,他要看看老中医的情况。推开门,小雨正坐在床边,看着熟睡的老中医。看到王启年,小雨连忙起身,“王先生,您来了。”小雨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欣慰。 她指着老中医,“老先生睡得很香,比昨天好多了。” 小雨轻声细语,眼神里充满了对老中医的关爱。

王启年走近床边,仔细观察着老中医的面容,他的脸色红润了许多,呼吸也平稳有力。王启年轻轻地搭上老中医的脉搏,脉象有力而有力,这说明老中医的身体状况正在好转。他放下手,对小雨微微点了点头。“好多了,继续照料,有什么情况及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