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望着赵大那膀大腰圆的背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心里跟明镜似的。这赵大,汴梁城里出了名的“大喇叭”,一张嘴,能把死人说活,活人说死。让他去散播消息,那效果,绝对比贴一百张告示都强!
赵大平日里在码头扛大包,靠的就是一把子力气和震天响的嗓门。他结交的那些脚夫兄弟,个个都是走街串巷的好手,消息灵通着呢。林云就是要借他们的嘴,把“绿芽”烤肉的名声,传遍汴梁城的每一个角落。
至于散播的内容嘛,林云早就编好了词儿。什么“吃了绿芽烤肉,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气能上五楼了!”“我家老母猪,吃了绿芽烤肉,一窝下了十八个崽!”……
当然,这些都是夸张的说法,林云可没指望真有人相信。他要的,是这种病毒式的传播,是这种让人津津乐道的“神话”。这年头,娱乐活动少得可怜,老百姓就喜欢听个新鲜,图个乐呵。只要“绿芽”烤肉的名头打响了,还怕没人来尝鲜?
不过,光靠吹牛皮也不行,还得有真材实料。林云对自己的手艺,那是相当有信心。他相信,只要吃过“绿芽”烤肉的人,十个里面有九个会成为回头客。
“唉,还是得招人啊……”林云揉了揉酸胀的手腕,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几天,他一个人当三个人用,从早忙到晚,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再这样下去,非得累趴下不可。
正寻思着,摊位前又来了客人。
这次来的,是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一身书生打扮,手里还摇着把折扇,一看就是个读书人。这年头,读书人的地位可高着呢,林云可不敢怠慢。
“老板,你这烤肉……”书生走到摊位前,先是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眼神中带着几分挑剔,然后才慢悠悠地开口,语气里透着一股子酸腐气,“当真有那么神奇?”
林云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位也是听了那些“神乎其神”的传言来的。他也不急着解释,只是微微一笑,从烤炉上取下一串烤得滋滋冒油的肉串,递到书生面前:“客官,您尝尝不就知道了?这东西,光说不练假把式,是骡子是马,您得亲自遛遛。”
书生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烤肉。他先是小心翼翼地闻了闻,似乎在辨别香味,然后才轻轻咬了一口。
这一口下去,书生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不过,他很快又皱起了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品味,又好像在思考什么深奥的问题。
林云也不催他,只是笑眯眯地看着他,等着他发表高见。
“如何?”林云等书生把嘴里的肉咽下去,才开口问道。
“这味道……确实不凡……”书生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还有一丝难以置信,“只是……”
“只是什么?客官您尽管说,我这人,最喜欢听实话。”林云笑眯眯地说道,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只是,这烤肉虽然好吃,但也并非什么灵丹妙药。”书生放下烤肉,摇了摇头,一副“我看穿了一切”的表情,“那些传言,怕是有些夸大其词了。老板,您说是不是?”
林云心中暗笑,这书生,倒是比赵大那样的粗人要精明得多。不过,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既要让人们对“绿芽”烤肉充满好奇,又不能让他们抱有过高的期望,免得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客官您说得太对了!”林云一拍大腿,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这烤肉,说白了,就是个吃食,哪有什么神奇的功效?不过,吃个新鲜,图个乐呵,解解馋,那还是不错的。”
书生见林云这么说,反而露出了一丝欣赏的神色:“老板您倒是挺实诚。不过,说实话,您这烤肉的味道,确实值得一试。这样吧,老板,再给我来十串!我要好好尝尝!”
“好嘞!”林云应了一声,手脚麻利地给书生装烤肉。十串烤肉,对林云来说,那可是笔大生意!
书生一边吃着烤肉,一边和林云闲聊起来,倒也不像一开始那么拘谨了。
“老板,您这烤肉,用的什么调料?怎么这么香?我以前吃的烤肉,可没这味儿。”书生一边嚼着烤肉,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
“这个嘛……祖传秘方,恕不外传。”林云故作神秘地说道,还眨了眨眼睛。
“呵呵,老板您不说,我也能猜到几分。”书生笑了笑,露出一副“我懂”的表情,“这烤肉里,肯定加了辣椒、孜然、花椒这些东西,对吧?”
林云心中一惊,这书生,竟然能尝出这么多调料!看来,也是个懂行的,不是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