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兵发回鹘(2 / 2)

“此次乃是两国共同出兵,望尔等摒弃杂念,听从各自主帅之令,否则被本帅发觉,定当严惩,绝不轻饶。”

言毕,武植运转体内劲气,庞大的气势汹涌地冲向下方的众将校。

下方两国将校之中,除了武松、卢俊义还站立原地之外,其余将校都被武植庞大的气势逼得忍不住退却两步,纷纷高声喝道:“我等定尊大帅指令,不敢违抗。”

作战计划部署完毕,两国将校纷纷行动起来。

一时间,整个西夏兴庆府内朱兵立马。两日之后,大军开拔,10 万大军皆为骑兵,被分为两路。一路由武松带领,一路由武植带领,分别朝着各自的目标快速前行。

此次武植计划速战速决,所以大军携带的辎重并不充足,他打算凭借“以战养战”的策略,从当地获取补给。

实际上,他对军需供应并不怎么担心,因为他拥有的随身空间,经系统奖励已扩展至 1 万立方。里面除了堆满从四海钱庄所得的钱财,还储备着可供几万大军消耗一个月的粮草。

这为他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使他在战略决策时更加从容自信,能够放心采取这种激进的作战方式,期望在短时间内达成作战目标。

副都统夏崇武看到武植如此做法,本想要提醒,因为他深知高昌回鹘所在之地人烟稀少,想要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异常困难。

可当他看到宋军也并未携带多少粮食,也只得作罢。既然宋军都不怕,那自己身为西夏的将士,就更不用担忧了。

汴京城,皇宫御书房,宋徽宗赵佶看着武植上奏的奏折,眉头微皱。

对于西夏割让给大宋的五州之地内的党项旧部反叛,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因为被割让的这几个州府皆是西夏党项族的聚集地,会发生此种状况在意料之中。

不过,竟然要武植亲自处理,看来反叛情况比较严重了。

念及此,宋徽宗提笔回复,授予武植可以随意调兵处置的职权,并允许他在西北多停留一段时日。

身处汴京城的宋徽宗赵佶以及朝廷众臣并不知道,此时的武植经率领着 7 万大军,经过十日的急行军,早已抵达了西夏与高昌回鹘的边境地带——沙州境内。

七万大军在沙州城内休整一日之后,武植兵出西夏,攻入高昌回鹘境内。

他命卢敬义率两万人攻打高昌回鹘的夏都庭州,命夏崇武率领一万人攻打伊州,命花荣率一万人攻打交州,而自己则带领一万人沿着丝绸之路直奔高昌回鹘的国都西州高昌城。

高昌回鹘的人口主要聚集在这几个州府内,只要攻克了这几个州府,可以说就占领了整个高昌回鹘。

随着武植的军令下达,七万大军兵分四路,向着高昌回鹘境内的州府发起了进攻。此时的高昌回鹘根本未曾料到西夏会出兵攻打自己。当西夏和宋军的兵马抵达城下时,他们根本毫无准备,城池很快便被攻入。

四路大军势如破竹。高昌回鹘地广人稀,消息传递不畅,消息传递的速度远不及大军攻伐的速度,等高昌回鹘刚收到消息,大军就已兵临城下。

武植带领的三万大军,一路上势不可挡,沿途城池根本无法阻拦他前行的步伐。有看随身的储存空间,武植此次暗自调集了十台红衣大炮置于储存空间内。遇到稍微坚固的城池,一轮炮击之下,城内的回鹘族以为是天神降临,纷纷开门投降。

半个月时间内,就兵临西州高昌城下,而且这三万大军一路行来,越打越多,已有五万之众。

高昌城,乃是整个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唐朝时,高昌城仅有五万民众。然而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西域各国的人口逐渐汇集于此,此时城内的民众已达二十万之多。

虽然一个城池有着二十万人,这对于大宋来说不算多,大宋寻常稍大一点的州府都能有二十多万,其中的开封府更是多达二百多万人口,是这高昌城的十倍之多。但对于西域这片地广人稀之地来说,西州高昌城可以说是当时最大的城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