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鸡同鸭讲(2 / 2)

“汪公公,当年您亲赴辽东,深入敌境,可曾害怕过?”

汪直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往昔的光芒,说道。

“职责所在,使命在肩,彼时心中唯有任务,未曾想过害怕二字。

只想着能为大明江山,为黎民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朱厚照听着汪直的回答,心中对这位传奇人物的钦佩又添几分,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继续追问道。

“汪公公,那深入敌境时,必定有诸多惊险万分的时刻,快给我讲讲,您是如何一次次化险为夷的?”

汪直抬眸,思绪飘回到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缓缓说道。

“回太子殿下,犹记得一次,我们的行踪不慎暴露,被敌军重重包围。

四周皆是喊杀声,箭雨如蝗般袭来。当时,我等人数远不及敌军,形势岌岌可危。

但我深知,慌乱无济于事,于是冷静观察敌军破绽。

发现其包围圈在一处山谷附近稍显薄弱,便带领将士们集中火力,拼死向那处突围。

我身先士卒,手持利刃,与敌军短兵相接。一番浴血奋战后,终是撕开了敌军的防线,成功突出重围。”

朱厚照听得入神,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激烈的战场之中,待汪直说完,忍不住拍手叫好。

“汪公公真是英勇无畏!如此险境都能脱身,实乃神人也!”

朱佑樘在一旁看着朱厚照这副模样,微微皱眉,开口道。

“太子,战争不是儿戏,不是听着惊险刺激就值得一味推崇。

汪公此举虽立下战功,但背后是无数将士的生死,是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

为君者,更应考虑如何避免战争,保百姓太平。”

朱厚照听了,脸上的兴奋之色稍稍褪去,低下头思索片刻后说道。

“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

只是听闻汪公公事迹,一时心潮澎湃,失了分寸。”

朱佑樘见他态度诚恳,神色缓和了些,说道。

“你能听进去就好。汪直的经历,你可以借鉴其果敢,但绝不能忽视其手段带来的负面影响。

西厂当年虽为朝廷肃清隐患,但也因权力过大,滥用刑罚,引得朝中诸多不满。”

汪直听闻,再次欠身道。

“圣上所言极是,老奴当年行事,确有诸多不妥之处,还望圣上恕罪。”

朱佑樘摆了摆手,说道。

“事情已过去多年,朕也并非要苛责于你。

只是希望太子能从过往之事中吸取教训,明白治国理政的艰难与复杂。”

朱厚照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

“父皇放心,儿臣定当以史为鉴,努力学习治国之道,将来做一位贤明君主,不负父皇与天下百姓的期望。”

朱佑樘微微点头,看向汪直道。

“汪公,你阅历丰富,往后若有机会,也多给太子讲讲那些过往之事,让他能多些警醒。”

汪直恭敬应下。

“老奴遵旨,必当竭尽所能,为太子殿下解惑。”

朱佑樘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凝重,目光如炬般紧紧盯着朱厚照,声音低沉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照儿,你且细细思量,朕此番特意安排你与汪公见面,所为何事?”

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朱厚照的期许,又隐隐透着一丝担忧,期望儿子能领会自己的深意,又担心他会给出让人失望的答案。

朱厚照听闻父皇发问,几乎想都没想,胸膛一挺,脸上带着几分少年的意气风发,脱口而出。

“父皇,依儿臣之见,您定是想让汪公公带兵,助儿臣替父皇御驾亲征,再狠狠打一次鞑靼!

儿臣早就听闻汪公公当年在战场上的赫赫威名,有他辅佐,儿臣定能凯旋,为我大明扬威!”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地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置身于战场之上,指挥着千军万马。

朱佑樘听到这个回答,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蹿了起来。

他万万没想到,朱厚照竟如此曲解自己的用意,满心只想着征战杀伐,全然不顾治国理政的深远考量。

盛怒之下,朱佑樘猛地伸手,一把抄起手边的奏则,用尽全身力气朝着朱厚照狠狠扔了过去。

“朕打死你!”

朱佑樘的怒吼声在乾清宫内回荡,震得殿内的琉璃瓦都似乎微微颤抖。

那奏则在空中划过一道凌厉的弧线,“啪”的一声,重重地砸在了朱厚照的胸口。

朱厚照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击打得向后踉跄了几步,差点摔倒在地。他惊愕地抬起头,看着平日里儒雅温和的父皇此刻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心中既害怕又委屈。

“你这逆子!”

朱佑樘站起身来,手指着朱厚照,身体因愤怒而剧烈颤抖。

“朕每日夙兴夜寐,为这江山社稷操碎了心,所思所想皆是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明长治久安。

朕让你与汪公相见,是盼着你能从他丰富的阅历中汲取智慧,学习如何权衡利弊、治理国家,而不是让你一门心思只想着打仗!”

朱佑樘在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迈得沉重有力,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通过脚步声宣泄出来。

“御驾亲征?你可知道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无数百姓要与亲人分离,意味着巨额的钱粮耗费,更意味着将士们要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

你身为太子,未来的一国之君,却如此草率地说出这般话,简直让朕痛心疾首!”

朱厚照低着头,脸颊涨得通红,羞愧与懊悔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紧咬着下唇,双手紧紧握拳,心中暗自埋怨自己的鲁莽。

此刻,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是多么的愚蠢,彻底辜负了父皇的期望。

汪直站在一旁,看着这剑拔弩张的父子俩,犹豫片刻,上前一步,恭敬说道。

“圣上息怒,太子殿下许是一时误解了您的用意。殿下年纪尚轻,阅历不足,有些想法难免稚嫩。”

朱佑樘看了汪直一眼,微微点头,又看向朱厚照。

“听到了吗?汪公都为你开脱。

可你要明白,朕对你寄予厚望,容不得你这般肆意妄为。”

朱厚照抬起头,眼中泪光闪烁,声音带着哭腔说道。

“父皇,儿臣真的知错了。

儿臣不该如此莽撞,没有领会您的良苦用心。

往后儿臣一定好好学习治国之道,不再让您失望。”

朱佑樘凝视着朱厚照,良久,神色终于缓和下来,摆了摆手。

“罢了,下去吧。好好反省,把朕今日说的话牢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