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稍缓却更为猛烈。
王爱国指挥大家抓紧行动。
最终顺利地将石块处理完毕恢复交通顺畅。
渐渐停止降雪之时,风愈发狂猛。
K3尾端较小的石头已被处理。
131号车厢使用自身装备轻松拖拽移除。
拆卸过程艰辛但也圆满完成任务。
取下排障器后却发现难以搬运。
好在K3包乘组成员前来支援,四五个壮汉齐心协力将排障器搬进小火车车厢。
突突突,小火车沿着铁轨慢慢前行。
路途中的胡志军纳闷这些壮小伙是哪儿冒出来的,整个包乘组27人里,除去机头三人及三名警员,其他人都是能顶半边天的妇女?或许是从后面的高级车厢来的吧?
一直担心列车状况的他没多想,自行补全了解释。
郑建国见这几个小伙子出现,并未张扬,只是跟随小火车慢行。
走到一半他已眉头紧锁,接近车头时眉头拧成疙瘩。
“老胡!”
“唉?”
“K3不是只有13节车厢吗?这次怎么挂了16节?”
“这是从张家口加挂的专家团专用,额外两节软卧及一节行李车!”
“真烦! 131车型牵引力才千克,粘着力只有110.5吨,多出20吨怎么办?”
郑建国张口就骂。
胡志军掌心里满是血迹,在头上不住地拍。
“哎呀,差点把这个忘了!”
“现在怎么办?”
郑建国兜圈咬牙:”
必须壮士断腕,抛下后两节。
正好前面有弯道让它脱轨!”
“可车厢里的人怎么办?”
“软卧满座也不过60人左右,让其他人挪一挪。”
胡志军苦笑着,想起出发时心情愉悦,现在这任务毁了多少美好。
他历经艰辛成为此班列车长,若抛下车厢被旅客投诉或受到上级通报,自己前途难保。
高级软卧,不是普通的硬座绿皮火车。
这么好的资源弄丢了两节……领导会气得掀开锅盖般大发雷霆吧?
看到胡志军的犹豫,郑建国内心也无奈。
这不是他的责任,而他在和平年代没有权力强硬下令。
只能装好排障器后叹了口气。
风势渐大,鸡蛋大小的石块落在车厢,碰撞声音嘈杂。
江明身边的一块石块擦肩而过让他吓得冒冷汗。
还好自己近来消瘦了点,要不早受伤了吧!看来做个小瘦子也有好处啊。
正当思索之时,突然有个身影保护住他,但江明年纪轻并未发觉这一举动。
胡志军此时发出了惨叫,冻得麻木的嘴唇再次破裂,鲜血流淌。
他说:
“作为主驾驶员我现在下达紧急命令:弃车厢,乘务员马上与车内乘客说明情况!所有后果由我一个人负责!”
说毕靠在车厢墙上望着那个徽章。
不远处忙碌的人们中有道美丽影子赶来,身上全是尘土。
借着车头灯光看她白皙手上布满划痕。
这位姑娘询问:”
主司机同志?”
”
胡志军平静下来,“请立刻组织后两列软卧人员向前列转移,尽快行动!”
姑娘领会点头,并召集其他工作人员执行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