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铭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那些带头闹事的人,大多是最近才来到南阳的\"灾民\"。他们不但口音各异,而且身上都带着银钱,明显不像是真正的灾民。
\"果然如此!\"李铭冷笑道,\"这些人是东吴派来的奸细,专门混在灾民中煽风点火。\"
他立即下令抓捕这些细作。经过审讯,这些人果然供认:他们是奉东吴之命,趁机在灾区制造动乱。他们不仅散布谣言,说朝廷不管百姓死活,还暗中收买地痞,带头闹事。
与此同时,诸葛亮也在成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立赈灾总部,统筹各地救灾物资;委派心腹大臣分赴各地,督办赈灾事宜;同时下令严查各地官员,发现趁机渔利者,从重处罚。
这些措施很快见效。灾区百姓看到朝廷确实在尽力救助,心中的不满渐渐平息。那些被东吴细作煽动起来的骚乱,也随着主谋者的落网而平息。
然而,灾情还在持续。连月大雨不仅淹没了农田,还冲毁了道路桥梁,使得救灾物资难以运送。更糟的是,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瘟疫。
\"必须尽快修复道路,打通运输线。\"李铭向刘备建议,\"同时派医官前往各地,防止瘟疫蔓延。\"
刘备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调集民夫抢修道路,同时派出军医协助救治病患。为了鼓励医官下乡,朝廷还特意颁布政令,对参与救灾的医官予以嘉奖。
与此同时,各地官员也开始行动起来。他们一面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一面调集工匠,修缮水利设施。一些地方官员甚至带头捐款捐物,以身作则。
然而就在这时,东吴又使出了新的手段。他们派人散布消息说:这场灾害是因为北伐违背天意,所以上天降下惩罚。这个说法立即在灾区传开,引起了新的动荡。
\"好一招借天示警!\"诸葛亮叹道,\"东吴这是要动摇我军根基。\"
李铭分析道:\"此计确实阴毒。若任由谣言散布,不仅会影响百姓对朝廷的信心,更会打击将士们的士气。\"
法正建议:\"不如请太史令出面,解释这场灾害的原因。同时派人暗中打探,看看这些谣言是从何处传出。\"
就这样,朝廷一面派太史令辟谣,解释这场灾害纯属自然现象;一面派人追查谣言源头,很快就找到了散布谣言的东吴细作。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们还发现:东吴不仅派出细作散布谣言,还在暗中收集灾情信息,准备趁机发动进攻。
\"看来东吴是想把水搅浑。\"李铭分析道,\"他们既想利用灾情削弱我们的实力,又想趁机寻找军事进攻的机会。\"
诸葛亮闻言,立即下令加强边境防务,防止东吴趁虚而入。同时,他也命令各地加紧赈灾,尽快恢复生产,以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经过一系列努力,后方的危机终于得到控制。灾区秩序逐渐恢复,百姓们开始重建家园。东吴见计谋不成,也暂时收敛了动作。
然而这次危机给蜀汉朝廷敲响了警钟:在这个群雄割据的时代,不仅要防备敌人的军事进攻,更要警惕他们利用天灾人祸来动摇国本。如何在救灾的同时维护社会稳定,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