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辽东章六(1 / 2)

好在七十二团的一营长韩立展现出非凡的智勇。

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判断出蚌埠城防守空虚、毫无防备这一关键情况。

于是,他当机立断率领全团展开迅猛攻势,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攻克蚌埠这座战略要地。

进入城中后,韩立成功找到了一部电台,并通过这部电台与军部取得了紧密联系。

另一边,坐镇后方指挥的白云深知此次营救行动意义重大且形势紧迫,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一道死命令给手下各个团队:

务必全力以赴救出被困的七十二团!

得到命令后的靖难军第六军战士们士气大振,在飞机呼啸而过提供空中掩护以及内河炮艇猛烈炮火支援之下。

如猛虎下山一般,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般击溃了淮军各部精心构筑的防线和阵地,顺利推进至距离蚌埠城已近在咫尺之处。

然而,几乎与此同时,同样获悉相关情报的淮军节度使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心急火燎地向其麾下各路军队发出紧急指令,责令他们火速赶赴蚌埠城增援解围。

就这样,刹那间,原本平静的蚌埠城周边区域风云突变,成为双方激烈交锋的焦点战场。

只见大批淮军士兵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而靖难军则毫不退缩,严阵以待。

短短时间内,这里便聚集了来自淮军和靖难军总数超过四十万的庞大兵力,整个战场弥漫着紧张凝重的气氛。

尽管淮军一方拥有数量多达三十万之众的部队,但面对靖难军那堪称恐怖的强大火力压制。

他们显得脆弱无比,犹如薄如蝉翼的窗户纸一般,被轻易戳穿突破。

战场上,淮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者比比皆是,沦为战俘者更是不计其数。

由于靖难军自身兵力相对较少,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众多的俘虏,无奈之下只得下达命令让这些淮军俘虏自行搭建战俘营,以便对他们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管。

在靖难军空地一体的打击下,军阀混战了半个世纪的两淮地区重新被靖难军统一。

对两淮的各种清洗自不必说!

两淮之战终于落下帷幕,硝烟散尽,满目疮痍。

然而,胜利的喜悦尚未消散,李圣君便马不停蹄地亲赴蚌埠,前去慰问那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七十二团战士们。

当李圣君踏入营地时,迎接她的是战士们热烈而崇敬的目光。

她面带微笑,亲切地与每一位战士握手交谈,询问他们的伤势和生活状况。

接着,她郑重其事地宣布将没收叛徒赵长鹏家族的全部财富,毫无保留地分发给这些忠诚的战士们。

此举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七十二团的战士们欢呼雀跃,整个靖难军也为之沸腾。

大家纷纷传颂着这个消息,许多士兵甚至开始私下里悄悄议论,如果自己的长官胆敢叛变投敌,那么等待他的将不仅仅是严厉的惩罚,还有其家族财富被瓜分殆尽的下场。

一时间,军中士气大振,人人都对背叛行为深恶痛绝,誓言要坚守忠诚到底。

正当李圣君忙着在两淮地区视察民情、安排官吏治理地方政务以及精心规划两淮的工业建设蓝图之际,一名参谋匆匆赶来,呈上一份紧急电报。

李圣君接过一看,原来是第二军马军长发来的捷报——南下的辽军已被彻底消灭!

李圣君仔细阅读着这份电报,心情愈发振奋。

原来此次列强暗中挑唆神龙帝国的各路军阀,妄图趁火打劫,向靖难军发起猛烈攻击。

战火纷飞之下,战场被划分成了三处关键区域,即江汉地区、江淮地区以及遥远的辽地。

辽地军阀章大帅可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呐!

据说呀,他原本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兽医,谁能想到命运的齿轮会如此神奇地转动,让这个兽医阴差阳错间竟然成为了掌控着广袤辽地的大军阀头子。

当他收到洋人的通知时,内心其实并不想出兵参战。

这倒并非是因为他心地善良、不愿挑起内战,毕竟作为一名军阀头子,又怎会轻易放过扩张势力的机会呢?

他之所以犹豫不决,实在是因为深知靖难军实力之强悍,而自己手下那些由土匪改编而来的军队,与靖难军相比简直就是不堪一击。

所以,章大帅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即便要响应洋人的要求,那也必须等待靖难军在战场上遭遇挫败之后才有出手的胜算。

然而,他的儿子章六却不这么认为。

这位章六少爷此前一直在东洋留学,待到章大帅在辽地站稳脚跟后,便将其接回了身边。

章六平日里可没少听闻旁人对李圣君的夸赞,都说此人无论是发展工业还是治理国家皆有独特的法门和手段,堪称当世明君啊!

在当时那个年代,许多人常常将章六与李圣君相提并论。

这种比较令章六心中颇为不快,甚至连做梦时都想着要与那令人畏惧的靖难军一决高下,彻底歼灭他们,好向全天下证明自己绝非不如李圣君!

就在这时,洋人的一番话犹如一道导火索,瞬间点燃了章六内心积压已久的渴望。

他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到章大帅处,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讨得了三个军的兵力,并毫不犹豫地率领大军向着山海关方向挺进。

说起这章六其人,民间还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奇闻异事呢。

相传,当年他母亲怀上他的时候,曾有一次做了个极为奇异的梦。

梦中,她置身于一座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般的高山之中。

山上有两位仙人正悠然自得地下着围棋,而章六的母亲则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着这场精彩绝伦的棋局。

待得两位仙人下完棋后,方才惊觉身旁不知何时多出来一名凡间女子。

其中一位仙人见状,微微一笑,朗声道:“既来之,则安之。看来你与此地有缘呐!罢了罢了,本仙便赐予你腹中胎儿一个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