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屠洪刚的歌喉(2 / 2)

而嬴政看到视频里出现那《大风歌》汉·刘邦这几个字,倒是没有生气,反而是以一种平等身份来看待这位后世帝王。

怎么说呢。

文采倒是不怎么出众,但这词做的还算不错,勉强入得了他的眼。

视频很长,可歌词很短,来来回回就是那三句。

不过由于屠洪刚的嗓音,古人们对他不断重复这几句并没有感到反感,反倒是对这种唱法感到新鲜想要多听听。

毕竟古代的歌跟现代的歌还是有区别的。

不过华夏文明从来都是包容万物,海纳百川,音乐的神奇更是可以跨时空跨种族的交流。

更别说唱这首歌的人还是后世华夏乐坛中顶流的存在。

刘鸿一边听歌,一边看评论区。

于是古人们又看到了那熟悉还会时不时出现刺激他们心脏的评论区。

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李世民了。

评论区那一句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差点没把他自己带走,要不是他内心强大那会就已经被气死了。

所以又一次见刘鸿去翻评论区的李世民,是既想看又害怕看到那些刺激他心脏的言论。

整个人都陷入了纠结中。

(屠洪刚的歌真好听,精忠报国,霸王别姬,你,中国功夫,大风歌,可以反复循环的歌!)

回复:可惜屠洪刚上了年纪,声线比不上年轻时候的自己。

回复:没办法这世上没人永远年轻。

回复:不愧是唱京剧出身,气息把的真稳。

回复:反正我只想说一句卧槽,别的不会。不对,还会一个词,余音绕梁。

回复:真羡慕你,我就会个卧槽,牛逼。

回复:至少我会说他的声音一响起,我好像真的看到了刘邦带领千军万马站在山巅之上。

(秦末人杰辈出,唯高祖时代玉成!智谋策略略逊张良萧何,带兵打仗略逊韩信项籍。从汉初灭异姓王来开真是略逊……虽有缺点,确实一代雄君,末世战乱志高而不倒。一点浅见,狗头,勿喷)

回复:他对华夏的最杰出的贡献,就是延续了秦始皇的理念,在当时就旧分封势力反扑,朝廷内部大部分都是旧分封势力,大一统思想的势力处于弱势,并且朝庭直接管辖地不到三分之一,仍然坚持大一统的理想(汉高祖的手段怀柔许多),并且汉朝用了六代统治者,终于完成了从形式到思想上的彻底大一统,汉高祖的功绩足以排进帝王前五,汉高祖也是有着再造华夏之功的。

回复:刘邦最大的能力体现是奠定了皇帝的模式。

回复:确实,他现在十字路口,选择了大一统,使得今后的统一成为常态!了不起的选择远见及战略!

回复:刘邦最大的贡献就是禁止了异姓王。这可不是逊,这是把自己整个家族全押上了赌桌,你只看见两汉四百年,刘家子孙数十万,却没想万一这中间出一个败家子,就能把刘家全埋了。汉在世界史上都是bug,国力超过了当时文明科技的承受能力数倍,两代人就应该解体了,完全是靠天子崇拜强行维系。当时皇帝生儿子是为了选一个太子当皇帝的储备,剩下的儿子就是当太子的储备,完全把皇子当零件用。汉两度亡国,好多宗室手握重兵,坚决不称帝,刘秀光棍去河北,一帮人塞给他十几万人马,可算找到顶缸的了。

回复:汉前期就是老刘家内斗史,外戚功臣斗中央,中央斗地方,皇帝斗藩王,一直斗到文景二帝再到武帝上台,斗到内部跳反势力死伤殆尽。然后汉就武德拉满,开始向外斗,打了匈奴几十年,最后把匈奴有生力量打灭了三分之二,尤其是霍去病,每次真把匈奴脑袋当瓜砍,一杀就是数千数万,此外,在西域各国,汉使者也是刚的离谱,谈不拢就砸了礼物破口大骂,性格刚烈的就直接自杀,然后就是西汉大军远征。

(乾隆作诗四万首,不及刘邦两句半)

回复:乾隆真的没资格和刘邦比。

回复:蛮夷岂能和我大汉高祖相比。

回复:说真的,汉高祖这三句一般人真达不到,刘邦平民出身教育本来就比乾隆低,乾隆出生就一个强大的帝国写了四万多首诗,一首都比不过人家刘邦一句并且教育上能顶十个刘邦不止。

回复:刘邦起于草莽,七年君临天下(比朱快了一倍,对手还比朱强),十二年扫神州三遍(灭秦灭项灭异姓王);开四百年大汉(大一统王朝时间最长的),定两千载郡县(嬴政开始,刘邦定型),当为封建皇帝第一人。

回复:假的秦二世嬴胡亥,真的秦二世刘邦。

回复:嬴政要是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他怎么也要给刘邦磕一个头,没有刘邦,项羽那么群人就是复辟的分封制诸侯,在开历史倒车,最后中国可能跟欧洲一样分裂成一大堆小国永远统一不了。

回复:这话不错,当时文字不一样,语言不一样,习俗也不一样。要是没有刘邦给嬴政打补丁,把那什么楚人魏人赵人的观念消除掉,中国真的就统一不了。

回复:我大周不服,你们都是我周的臣子。狗头保命

回复:就凭你那出巡半日就回宫的国土面积,哪里有脸说这样的话。狗头保命

回复:不是说秦皇铸骨,汉武铸魂吗?怎么扯到刘邦身上?

回复:没有刘邦打的基础,文皇帝和景皇帝在那添砖加瓦,刘彻那什么铸骨?

回复:最后是汉朝提出了“炎黄子孙”的概念,也是这个概念才消除了地域的隔阂,从此以后有了四海一家、汉人、汉族、汉语、好汉、汉字等词汇由此诞生。

回复:楼上的兄弟,我建议你先去多读读书,炎黄子孙这个概念在汉朝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这表明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黄帝和炎帝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他们在部落形成中的重要地位,这可以看作是 “炎黄子孙” 说法的早期雏形。

回复:早起是早起,雏形是雏形。真正把这个概念付出实际的是汉朝,汉朝从刘邦开始经过文帝和景帝到了武帝时期,炎黄子孙才真正被世人认可。

回复:汉惠帝:合着没我什么事?

回复:你一个存在感不高的皇帝,在位七年就被你老娘活活吓死,能有你什么事?

回复:刘盈也是有功绩的,在位期间他实行无为而治,诏告天下减田租,十五税一。 下令 “弛商贾之律”,放宽了对商贾的限制,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用人上他重用曹参为相,萧规曹随,保证了汉初政局的稳定。同时减轻刑罚,诏 “省刑令妨民者”,减少烦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回复:刘盈是一个好皇帝,就是死的太早。

回复:刘盈:怪我喽?

回复:说到萧规曹随,是曹参觉得自己在治国上不如萧何,才会沿用萧何定下的国策是吧?

回复:有这个说法,主要是曹参想不出比萧何制定的政策更好的国策,秉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会错的原则还是沿用了萧何的治国之策。

回复:你们说萧何跟李斯比起来,两个人谁的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