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见两次暗示都没太能被理解,李阳干脆直接开口明示:
“您来跟我们讲讲这是怎么回事儿吧。”
果然,对于鲁州的大老爷们。
还是直白的话语最为好用。
孙贵祥点了点头,开口讲述起来:
“当年...”
“我以前的时候,在苏州的一个砖瓦窑里头干活。”
“快过年的时候,我从苏州回家。”
“路上转车的时候,到了鲁州一个小县城的车站。”
“那个时候,天上还下着小雨。”
“我为了避雨,就找了个小树,躲在下头避雨。”
“结果一到树边,我就听见一个姑娘声音,在那边啊啊啊地哭。”
“我一看,怎么有这么一个小女娃蹲在这边哭呢?”
“我就走过去问她,说小妹你哭啥呢?是跟爸爸妈妈吵架了还是怎么了?”
“她也不回话,就摆着手,啊啊啊地比划。”
“那个时候我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她比划的我也看不懂。”
“我就光看见她身上的衣服,被雨给淋湿了。”
“那个时候天也冷,她冻得在那里打哆嗦。”
“我就从我的包里取出了件厚衣服,给她穿上了。”
“结果她穿上之后,还是一直在那边哭。”
“正好我当时是在那边等公交车。”
“我一上车,她就跟在后面,一直跟着我走。”
“我跟她说,让她在这儿好好等她爸爸妈妈。”
“她也不回答,就摆着手一直啊啊啊地叫。”
“我看她一直这样,也不是个办法。”
“当时天都差不多快四五点了。”
“她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连话也不会说,大晚上留在这里肯定要出事啊。”
“我就寻思,她愿意跟着我走,就跟着我走吧。”
“反正回家之后,也有我哥哥家的姑娘能帮着照顾一下。”
“等带回家里之后,让她跟着我哥哥家的姑娘过一晚上。”
“我再带着她回之前坐车的地方,帮她找找家...”
那个时候的孙贵祥,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人生,就要与这位被捡来的小姑娘绑定在一起。
淳朴的他,只是抱着最单纯善良的想法,接纳了这位无家可归的聋哑姑娘。
在拿到纸笔之后,通过文字交流,他才终于明白了这位姑娘的名字——
王丞莉。
在带着王丞莉回到家后,哥哥和嫂子都主动凑过来关心。
问他从哪里带回了这个姑娘。
面对家人热情的问候,孙贵祥也只是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如实回答。
这位姑娘,好像是与家里人走散了。
找不到家人,找不到方向,所以跟着他一路回来的。
哥哥嫂子会意,便立刻热情地招待起来。
并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孙贵祥,一定要帮这位姑娘找到家人。
在跟着孙贵祥家中的小妹们睡了一夜后。
第二天一早,王丞莉便跟着孙贵祥,一同返回了昨天走丢的地方。
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四处寻找起来。
只可惜,费了好大的力气,也没有找到一点痕迹。
各种路口,乡镇,小区,农村...
每到一个地方,孙贵祥就指着询问,这是不是她的家。
但每一次,王丞莉都只能摇头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