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老太爷共有五个儿子,其中老大严城志与老二严城博是平妻所生,正室生的是老三严城畴,至于老四与老五都是姨娘所出。
严城志与严城博的生母去的早,严城志与嫡母不合,借着外放做官的机会与主家分了家。
打小就关系好,严城博也跟着严城志一道去了姑苏。
两家的孩子也一起排了序。
严城志与早逝的妻子育有三子,严城博也有三个儿子,是以英莲一直唤严琼若为七哥哥。
直到后来严家老太太病逝,严城志与主宅的关系才和睦了些。
严城志最满意的儿子就是老大严琼维。
严琼维打小就读书知礼,科举入仕,又有母亲娘家的帮衬,现任詹士府少詹士,辅佐当朝太子。
文家的香料都是顶尖的。
对于几个继子,文诺嫁给严城志时他们都已成年,自然不会有什么母子之情,可在用度方面,文诺给几个哥哥的只有比严琼若更好。
太子是出了名的礼贤下士、平易近人,若说严琼维得了好东西献给太子倒没什么。
可太子身边人的东西到了帝王忌惮的异姓王世子手里,即便英莲再愚钝,也不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
当今圣上与皇后是少年夫妻,太子是皇后所出,一出世就被封为太子。
民间有人说是帝后伉俪情深,皇后难产血崩,放不下刚出生的儿子,圣上为了安皇后的心才封了太子。
也有人说太子之所以是太子,是因着当年朝堂艰难,圣上急需皇后娘家扶持,这才用太子之位笼络他们。
帝王家的事情究竟如何谁也不知,反正太子是打出生就当上了太子的。
太子出生时,圣上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现今已快至花甲。可偏偏身体康健,没有要退位的意思。
也就是说,太子已经做了快四十年的太子,快要按捺不住了。
英莲不敢再往下想。
即便她与严琼若无缘。
这么多年来,严城志一直对她家照拂有加,文诺更是当她如女儿一般对待。
虽说甄家也顶着谋反的帽子,可文字狱这种东西,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严琼维牵扯进的事情,被人发现告发了,就是切切实实的谋反,灭九族的大罪。
英莲脑袋里嗡嗡作响,拿不定主意。
就想写信告知严城志与文诺,一切都是她猜测的,起码要告诉他们知晓才行。
至于之后他们预备如何处理,那就不是她能管的了。
严城志总比她一个闺阁女儿懂朝堂争斗之事。
这些日子时常给人开药方,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
英莲拿笔时碰到了一个木盒,盒子里是今早冬梅与春梅带来的,郁平王妃给她的玉簪。
早晨收到时虽也奇怪为什么王妃知道她的生辰,可还是惊喜与感动居多。
现在却只剩下心惊。
一同来南郁岛的人都不知道英莲的生辰,王妃是从何处打听的?
往好里想是英莲要入王府瞧病,为了万全,郁平王府查了她的身家。
可是不是也有可能,甄家犯谋逆罪而来,一路上还有其他官员的打点,这一切都引起了郁平王府的好奇。
槐县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王府的监视之下。
又或者说,不止槐县。
向老的话回响在英莲耳边,南周大灾,郁平王出粮赈灾,受百姓称颂。
不止南周,这些年不论何地有灾荒,郁平王都会仗义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