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终章问答:因缘生灭之理(1 / 1)

问题:如何理解因缘中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解答: 在佛法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对因缘概念非常核心的阐释,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并与诸多佛法教义相关联。 从十二缘起的角度来看,这一表述清晰地展现了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例如,“无明缘行”,无明是一种对事物真相的无知状态(此有),由于无明的存在,就会产生行(彼有),这里的行可以理解为身、口、意的造作行为。因为有无明这个因,才会有行这个果,无明的存在是行产生的前提,这就是“此有故彼有”;无明产生的同时,行也随之而生,这体现了“此生故彼生”。再如“行缘识”,行这种造作行为(此有),会引发识(彼有),识也就是心识或者说意识的产生,行的造作成为识产生的缘,行产生的时候,识也跟着产生,这也很好地解释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一个人如果有贪婪的习性(此有),就可能会引发不道德的获取财富的行为(彼有),贪婪这种内心的状态存在,不道德获取财富的行为就容易出现;当贪婪的念头产生的时候,不道德获取财富的行为的念头也随之而生,这就是“此生故彼生”。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以生态系统为例,因为有阳光(此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生长(彼有);植物生长(此生)的同时,也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食草动物才得以生存(彼生)。如果没有阳光这个因,植物就无法生长,食草动物也会因为缺乏食物而难以生存,这体现了“此无则彼无”的另一面关系。 从众生的业力角度来说,一个人如果前世积累了善业(此有),今生就可能会有顺遂的境遇(彼有),善业的积累(此生),带来了今生顺遂境遇的产生(彼生)。反之,如果前世造下恶业(此有),今生就可能面临诸多坎坷(彼有),恶业的造就(此生),导致今生坎坷境遇的出现(彼生)。 从哲学层面理解,这一表述也反映了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种因果链条之中。每一个事物既是前因的果,又是后果的因。它提醒人们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思想等都是有因果关联的。如果想要有好的结果,就要在因上努力,种下善因,避免恶因。 从修行的角度来看,修行者明白“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道理后,就会努力去除无明等烦恼的根源。因为无明是众多苦果的起始之因,若能通过修行去除无明(此无),那么由无明引发的行、识等一系列的后续苦果也就不会产生(彼无)。 总之,“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深刻地揭示了因缘关系中的因果联系、事物的相互依存性以及在佛法修行中的指导意义等多方面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