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的人以真切信愿,执持万德洪名。如同太阳当空,走在大道王路之上。不但害人的鬼怪,无踪无影。就是歧路的是非之念,也无从生起。按此事理推论到极处,不过是:念佛念到功纯力极,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罢了。
此理此行,唯恐人之不知,不能合佛普度众生之愿。岂秘而不传,独传于汝乎。若有暗地里口传心受之妙诀,即是邪魔外道,即非佛法。
这个道理,这个行持,唯恐他人不知道,不能畅合佛陀普度众生之愿。岂有秘密不传,单独传给你的呢?如果有暗地里口传心受的妙诀,就是邪魔外道,就不是佛法。
然(印光)实有人所不得而己所独得之诀,不妨由汝之请,以普为天下之诸佛子告。其诀唯何,曰诚,曰恭敬。此语举世咸知,此道举世咸昧。
然而我确实也有别人没有得到,而自己所独得的秘诀,不妨由于你的请问,来普遍告诉天下的诸位佛子。这个秘诀是什么呢?就是诚,就是恭敬。这个话,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大家却都不明白。
(印光)由罪业深重,企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每寻求古德之修持懿范。由是而知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故常与有缘者谆谆言之。持经利益随心论,虽发其端,未明其概。拟续一二万言,历引古德诚敬之迹,与其感应之道,并参己芜语,发挥评论。
我由于罪业深重,企望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每每寻求古德的修持懿范。由此而知道诚与恭敬,确实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的极妙秘诀。所以常常与有缘的人,再三告诫。《持经利益随心论》,虽然发起了这个开端,但并未说明其中的大概纲要。打算续写一二万字,历引古德诚敬的事迹,与他们感应的道理,并掺合自己的杂语,加以发挥评论。
俾阅者法戒分明,知所取舍。自不至以巨因而获微果,与夫以善因而招恶果耳。斯言已与徐君说之。须知诚与恭敬,非唯学佛宜然。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欲得精一,莫不以此而为基本。观孟子弈秋诲弈一事,可以知矣。
使得阅读的人法戒分明,知道取舍。自然不至于以大因而获小果,以善因而招恶果啊!这些话已经对徐蔚如说过。必须知道诚与恭敬,不仅学佛应该这样。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想要得到精纯专一,没有不以至诚恭敬为基本的。看看《孟子》中弈秋教导二人下棋的这件事,就可以知道了。
徐君夙具灵根,而且历代奉佛,自出世来,即受庭训,又经二三十年之学问阅历,何舍高明而取卑劣,宝(印光)之文而为之流布也。
徐蔚如夙世具有慧根,而且家中历代信奉佛法,自从出生以来,就受到家庭的教育,又经过二三十年的学问阅历,为何弃舍高明而取卑劣,将我的文章当成珍宝来广泛流布呢?
须知宏法利生,贵识时机。今人应受之法,与所受之病,高明者不肯详言。其所言者,纵极玄妙,多非应病之药。或由彼妙药,反增其病。
必须知道宏法利生,贵在认识时机因缘。现在的人应该接受的法门,与所遭受的疾病,高明的人不肯详细说。他们所说的,纵然非常玄妙,大多却不是对症之药。或者由于他的妙药,反而增加疾病。
(印光)譬如无知无识之庸医,不但不知病原,亦且不知药性。唯以先祖秘制之阿伽陀万应丸,举虚实寒热种种诸病,皆以此药投之。倘不怀疑,取而服之,立见全愈。
我譬如一个无知无识的庸医,不但不知道病的根原,而且也不知道药性。唯独以先祖秘制的阿伽陀万应丸(净土法门),凡是虚实寒热等一切病,都以这个药拿来给他吃。倘若不怀疑,取去而肯服用,立即就会痊愈。
即秦缓扁鹊无从措手之症,一服此药,立见起死回生。于是有心活人济世者,为之广出招帖,令有病者,同服此药。虽知秦缓等之神妙不测,而不广告者,以病属宿业,有神仙不能疗者,况神医乎。
即使是上古神医医缓、扁鹊束手无策的疾病,一吃下这个药,立刻起死回生。于是有心救活他人,济度世间的人,为这法门广泛宣传,令有病的人,共同来吃这个药。(我)虽然知道神医们的医术神妙不测,而不为之推广,是病苦是宿世业障,有些神仙也不能治疗的,何况只是神医呢?
至于所断评衷论语,实属婆心真切,与(印光)交互发明。特欲开人正眼,非是文饰(印光)。
至于所评论《弥陀衷论》的话,实在属于婆心真切,与我的看法互相阐发彰明。只是想要开启他人的正法眼,并不是以文字来装饰我。
仁老评语,亦极痛切。然于王生心病,及衷论流弊,尚欠发挥。(印光)所说,多致力于此二者耳。
杨仁山老居士的评语,也极为痛切。然而对于王耕心的心病,以及《弥陀衷论》的流弊,还欠发挥。我所说的,大多致力在这二个方面。
及余所答,皆悉圆融恰当。唯论四土一段,约理固无大碍,约事殊欠精详。以凡圣同居,方便有余二土,乃约带业往生之凡夫,与断见思惑之小圣而立,不可约佛而论。
至于你们信中其余的回答,都圆融恰当。唯独讨论净土四土一段,在理来说固然没有大碍,在事来说还欠精详。凡圣同居、方便有余二土,是针对带业往生的凡夫,与断见思惑的小圣而立的,不可以针对佛来说。
若约佛论,非但西方四土,全体寂光。即此五浊恶世,三途恶道,自佛视之,何一不是寂光。故曰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所住,名常寂光。遍一切处之常寂光土,唯满证光明遍照之毗卢遮那法身者,亲得受用耳。余皆分证。
如果针对佛来说,不但西方四土,全体是常寂光。就是这个五浊恶世,三途恶道,以佛来看的话,哪一处不是常寂光土呢?所以说毗卢遮那法身佛,遍一切处,毗卢遮那佛所住的地方,名为常寂光土。遍一切处的常寂光土,唯有圆满证得光明遍照之毗卢遮那法身的佛陀,才能亲自得到受用啊!其余都是分证。
若十信以下至于凡夫,理则有而事则无耳。欲详知者,当细研弥陀要解论四土文。而梵网玄义,亦复具明
如果是十信位以下一直到凡夫,理有而事无。想要详细了解的话,应当仔细研究《弥陀要解》中讨论四土之文。另外,《梵网经玄义》中,也有具足说明
(毗卢遮那,华言光明遍照,亦云遍一切处,乃一切诸佛究竟极果满证清净法身之通号。圆满报身卢舍那佛亦然。若释迦弥陀药师阿閦等,乃化身佛之各别名号耳。卢舍那,华言净满,以其惑业净尽,福慧圆满,乃约智断二德所感之果报而言)。
(毗卢遮那:华言光明遍照,也称遍一切处,是一切诸佛究竟极果,圆满证得清净法身的通号。圆满报身卢舍那佛也是如此。像释迦牟尼、阿弥陀、药师、阿閦佛等,这是化身佛各有差别的名号。卢舍那:华言净满,因为惑业净尽,福慧圆满,这是针对智断二德所感的果报来说)。
(注解:智德与断德。各指本具之佛性与修证之涅盘。《观音玄义卷上》云:( 一) 众生所具之了因,至于佛性果,称为智德,乃照了一切事理者。( 二) 众生所具之缘因,至于佛性果,称为断德,乃断尽一切妄惑者。前者为菩提,后者为涅盘。)
又须知实报寂光,本属一土。约称性所感之果,则云实报。约究竟所证之理,则云寂光。初住初入实报,分证寂光。妙觉乃云上上实报,究竟寂光。是初住至等觉,二土皆属分证。妙觉极果,则二土皆属究竟耳。
又必须知道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本来属于一土。对于称性所感的果,则称为实报庄严土。对于究竟所证的理,则称为常寂光土。圆教初住菩萨初入实报庄严土,分证常寂光土。到了妙觉位才说: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从初住到等觉位,实报庄严、常寂光二土都是属于分证。到了妙觉佛果,那么二土都属于究竟。
讲者于实报则唯约分证。于寂光则唯约究竟。寂光无相,实报具足华藏世界海微尘数不可思议微妙庄严。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一切诸相,由空发挥。又如宝镜,虚明洞彻,了无一物,而复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实报寂光,即一而二,即二而一。欲人易了,作二土说。
讲经的人,对于实报庄严土,则只说分证。对于常寂光土,则只说究竟。常寂光土没有形相,实报庄严土则具足华藏世界海微尘数不可思议的微妙庄严相。譬如虚空本身并不具有各种形相,而各种形相,则必须在经由虚空的空间而显现出来。又如同宝镜,虚明洞彻,里面空无一物,却胡人来,现出胡人;汉人来,现出汉人。实报、寂光二土,即一而二,即二而一。想要使人容易明白了解,所以作二土来讲说。
金轮咒法所示,乃三世因果。为猎为僧,乃前世因果。今得为人,福尽将堕,乃约迷不修,示前因后果。念佛阅经,悟二空理,证实相法,乃约省悟修持,示现因后果。
一字金轮咒法所显示的,是三世因果。做猎人,做僧人,这是前世因果。现今得到人身,福报享尽即将堕落,这是给迷惑不修行人,显示前因后果。念佛阅读经典,悟到我法二空之理,证得实相法,这是给省悟修持者,显示现因后果。
且勿儱侗自任,谓现生便能如是。现生证实相者,非无其人。恐贤契无此善根。若不详陈其故,或致妄期圣证,则志高而行不逮。久而久之,必致丧心病狂,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求升反坠,弄巧成拙。究其结果,难免永沦恶趣。不但埋没己灵,实为孤负佛恩。
不要笼统自信,认为现生就能如此(证实相法)。这一生就能证得实相的,并非没有这样的人。恐怕你们没有这样的善根。如果不详细陈述其中的缘由,或许会导致狂妄地希望证得圣果,就成了志向很高而行持不力。久而久之,必然导致丧心病狂,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求升反坠,弄巧成拙。深究这个结果,难免永久沉沦于恶趣之中。不但埋没自己的性灵,而且实在是辜负了佛恩。
二空理唯言悟,则利根凡夫即能。如圆教名字位中人,虽五住烦恼,毫未伏断,而所悟与佛无二无别(五住者见惑为一住,思惑为三住,此二住于界内。尘沙惑无明惑共为一住,此二住于界外)。若约宗说,则名大彻大悟。若约教说,则名大开圆解。
我法二空的理,只是说到开悟的话,那么利根的凡夫就能够开悟。如圆教名字位中人,虽然五住烦恼,丝毫没有伏住断除,而他所悟的与佛并无差别(五住:见惑为一住,思惑为三住,此二住在三界之内。尘沙惑、无明惑共为一住,此二住在三界外)。如果以禅宗来说,就名为大彻大悟。如果以教下来说,就名为大开圆解。
大彻大悟,与大开圆解,不是依稀仿佛明了而已。如庞居士闻马祖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当下顿亡玄解。大慧杲闻圆悟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亦然。智者诵法华,至药王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豁然大悟,寂尔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能如是悟,方可名大彻大悟,大开圆解。
大彻大悟,与大开圆解,不是依稀仿佛明了而已。例如庞居士听到马祖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当下就顿然亡断玄思意解(妄想分别)。大慧宗杲禅师听到圆悟禅师说:“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也是如此豁然大悟。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诵到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时。豁然大悟,寂尔入定。亲自见到佛陀当年的灵山法会,俨然未散。能这样开悟,才可名为大彻大悟,大开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