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阁下勿萌此念也。至于语文类古人作词料用者。不知古人皆于自心大有发明,故出言吐词,妙合禅机。譬如庖丁解牛,由鸡射猿,非学而能者也。
祈望阁下你不要萌生这种念头。至于想要学习文句,类同古人,来作为文词资料使用。不知道古人全都对于自心,有大的发现明,所以出言吐词,妙合禅机。譬如庖丁解牛,养由基射箭,猿猴流泪,知不能免死,这不是学学就能够达到的啊!与某居士书(代了余师作)
仲春来山,瞬息半载。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当求出路。毋使临终,悔之无及。
你二月份来普陀山,一转眼半年过去了。纵然有一百年的寿命,也是一弹指就过去了。这一口气还在,就应当寻求将来的出路。不要等到临终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每忆经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信心难生。四者幸备,尤当努力。如登宝山,要得摩尼。
每每想到《四十二章经》中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信心难生。很庆幸这四者全都具备,就应当加倍努力。如同登上宝山,一定要得到摩尼宝珠。
良以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生死不了,难免堕落。所以如来极劝众生,发真信心,及切愿心,持佛名号,求生净土。
实在因为在凡夫地没有断除惑业,生死不了,难免堕落。所以如来极力劝导众生发真实信心,以及迫切愿心持佛名号,求生净土。
当以供养三宝,守戒一生,一切所作,种种功德,不求来生人天福报,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则与佛誓愿相契相合,感应道交,定满所愿。
应当以供养三宝,一生守戒,一切所作的种种功德,不求来生的人天福报,不求现世的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就和佛的誓愿相契入相附合,感应道交,一定满你所愿。
如人堕海,有船来救,若肯上船,即登彼岸。求人天福,不求往生,如不上船,难免沉溺。佛欲令汝超凡入圣,汝却愿得有漏之福。福报一尽,永堕三途。如摩尼珠,用弹黄雀。所得者少,所失者多。可不惜哉,宜警省焉。
如人堕入大海,有船来救,如果肯上船,就即刻登上彼岸。求人天福,不求往生,就像是不肯上船,难免沉溺生死大海。佛陀想要使你超凡入圣,你却愿意得到有漏的福报。福报一尽永堕三途。就像用无价的摩尼宝珠,用来弹射黄雀。所得的少,所失掉的多。真是太可惜了!应该警觉反省啊!
当知念佛往生一法,乃一切众生速出生死之第一要道,实一切诸佛疾成正觉之最上法门。不可以简便易行,视作等闲。必须以勤恳之心,方能成办。
应当知道念佛往生这一法,是一切众生速出生死的第一要道,实在是一切诸佛,速成正觉的最上法门。不可以因为简单方便容易行持,就等闲视之。必须以勤恳之心,才能成办。
至于修持法则,龙舒文中具载。又有安士全书,具载念佛往生法则并随事积德,居尘学道,齐家教子,淑世善民,种种法则,悉臻奥妙。可谓通儒释于不二,冠古今而无双。一切缁素男女,皆堪永为龟鉴者也。
至于修持的方法规则,《龙舒净土文》中有具体记载。又有《安士全书》,具体记载了念佛往生的法则,以及随事修持,积累功德,居于尘俗,学修法道,管理家庭,教育子女,济世善民,种种法则,都达到了奥妙的极点。可以说是,贯通儒释于不二之门,冠居古今而无双。一切出家在家的男女,都堪能永远作为借鉴学习啊!与海盐某夫人书(代悟开师作)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罹灾戾而猛修持,则娑婆之痛苦,即是极乐导师。当作偿债之想,懊闷自消。倘生怨尤之心,罪障续起。逆来顺受,始为乐天知命之人。厌此信彼,方是修净念佛之士。
身体是招致我们苦难的根本,厌离它乃是使我们得到快乐的基础。过去世善因深厚而现世善业浓重,则多生多劫的重报,转为现生的轻受。遭到灾难而知道勇猛修持,则娑婆世界的痛苦,就是遁入极乐世界的导师。面临痛苦磨难,应该作还债想,则内心烦闷自然消除。倘若生起怨天尤人的心,则罪障会持续生起。养成逆来顺受的性情,才成为乐天知命的人。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才是修持往生净土的念佛人士。
缅想居士崇信大法,世德相承,固当报享康宁,何缘身膺笃疾。得非弥陀如来观音大士,他心天眼,放大光明,借夫人之幻病,作同人之棒喝,俾于苦海,普拯沉溺耶。
遥想居士崇信佛法,世代美德相承,固然应当是享受健康安宁的果报,为何现在身患重病。莫非是阿弥陀佛、观音大士,用他心通、天眼通,放大光明,借夫人 (居士) 的如幻之病,作同辈人的棒喝之训,在此苦海中,普遍拯救沉溺的众生吗?
敢祈深劝子媳,以及奴仆,外及族党,与诸亲眷,悉令戒杀放生吃素念佛。则净如之家法,千秋续美。庶熙朝之天爵,万古联芳。如是则只此凄凄之病身,为苦海之舟楫。惶惶之病话,作尘世之津梁。又何待证无生忍,方可入俗利生。登不退地,始堪现身说法也哉。
冒昧地祈望您,好好的劝导儿子媳妇,以及奴婢仆人,外及亲族同乡,与诸位家亲眷属,都令他们要戒杀放生,吃素念佛。那么净如居士的治家的礼法,能够千秋相续美传。使得盛世的官爵,能够万古流芳。如此,那么就这个凄凉的重病之身,作为苦海的舟船。恐惧惊惶病人的话语,作为尘世接引众生的桥梁。又何必等待证到无生法忍,方才可以入俗利益众生。登不退地,才堪能现身说法呢?
经云,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教人念佛一声,胜于百年所行七宝布施。但能至心念佛,则病无不愈,冯氏夫人之芳躅 (zhu o) 可追。教人念佛,则生品最高,荆王夫人之懿范不远。以此祷佛,立见痊愈。请即致力,无或疑贰。
经典中说: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教人念佛一声,胜过百年所行七宝布施。只要能至心念佛,那么疾病没有不痊愈的,冯氏夫人的事迹可以追随。教人念佛,则往生的品位最高,荆王夫人的懿行轨范并不遥远。以此来祈祷佛陀,立刻见到疾病痊愈。请即刻竭力去做,不要疑惑不定。
又净如弥陀疏钞撷,言简而精,理深而着,乃净土之要书,实初机之良导。宜熟阅之。并祈有便人来,多带几部,以广净如法施。
又者,净如居士的《弥陀疏钞撷》,言词简洁而精炼,义理深邃而显着,是净土的切要之书,实在是初学人的良导。应该熟读。并祈望有方便的人来时,多带几部来,以广结净如居士的法施之缘。
【宋冯氏夫人】夫人名法信。赠少师许珣之女。适承宣使陈思恭。少多疾。及嫁疾尤甚。医者以病不可疗。望见慈受深禅师。问愈疾之方。深教以持斋诵佛。夫人尽去荤血及装饰之奉衣扫塔服。专以西方为念。行亦西方也。坐亦西方也。起居食息亦西方也。语默动静亦西方也。酌水献华亦西方也。诵经行道亦西方也。刹那之念秋毫之善一以为西方之津梁。十年间无惰容。心安体健神气昌盛。人皆尊尚之。一日忽书偈云。随缘任业许多年。枉作老牛为耕田。打迭身心早归去。免教鼻孔受人穿。族党怪之。夫人云。行即归。何怪之有。乃卧疾。微有喘息。忽悠然而起云。吾神游净土。面礼阿弥陀佛。观音左顾。势至右盻。百千万亿清净佛子稽首。庆我来生其国。若宫殿林沼光明神丽。与华严经及十六观经所说一同。明日安然化去。家人闻妙香芬馥。不类人间。及三日荼毘。举尸如生。(《龙舒净土文》)
【宋荆王夫人】元佑间荆王夫人与婢妾精修西方。唯一妾懈怠。夫人斥去其妾。悔悟精进。久之谓他妾云。吾今夜当生西方。是夜异香满室。无疾而终。明日同事之妾告夫人云。昨夜梦化去之妾托致起居云。夫人训责我修西方。今已获往生。功德无量。夫人使我亦梦。乃可信耳。其夜夫人梦见亡妾。叙谢如前。夫人云。西方可到否。妾云。可到。但从妾行。夫人随之。见池塘广大。红白莲华大小相间。或荣或悴种种不同。夫人问云。何以如此。妾云。此皆世间发念修西方人也。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华一朵。若愿心精进则华日日敷荣。以至大如车轮。若愿心退转则华日日萎悴。以至殒灭。次见一人坐莲华上。其衣飘扬散去。宝冠璎珞庄严其身。夫人问云。何人也。妾云。杨杰也。又见一人坐于华上。妾云。此马玕也。夫人我当生何处。妾引行数里许。遥望见一金坛。金碧照曜。妾云。此夫人化身处。乃上品上生也。夫人既觉。访问杨马所在。则杰已亡。而玕无恙。是知精进不退者。虽身在娑婆之内。其神识已在净土矣。后夫人于生日秉炉焚香。望观音阁而立。子孙方具献寿之仪。已立化矣。(《龙舒净土文》)与海盐顾母徐夫人书(代悟开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