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说得好听,我就应当感到荣幸吗?却不知道以凡滥圣,这个罪过是不可以原谅的。你也曾看过楞严经,为什么不知道犯大妄语,这个罪比犯杀盗淫罪重百千万亿倍呢。你如此妄为,不但你自己犯的罪不得了,并且使我现在受明眼人的唾骂,将来遭受阿鼻地狱的苦报,没有出离之日。
譬如庶民,妄称帝王,罪必灭族。良以大妄语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汝以此当架子摆乎。祈将其稿焚之,以后不得另有所述。我只要得生西方,要传做甚么。
就像平民百姓谎称自己是皇帝,这罪过必然会导致他全家族被处死。实在是因为大妄语这件事能破坏扰乱佛法,使众生产生疑惑而被误导,你难道是拿这种事当架子摆吗。祈望你将传稿烧毁,以后不得再写。我只要往生西方,要传有什么用。
汝将谓由此便可留芳百世乎,而不知瞎造谣言之传,不但遗臭万年,且复受苦永劫也。若以吾言为非,则是魔王眷属, 请从此绝。
你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让我流芳百世吗,却不知瞎造谣言的传记,不但会让我遗臭万年,而且还要永劫受苦。如果你认为我所说的不对,那么你就是魔王的眷属,希望你我从此绝交。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
书 二复包右武居士书一
适接手书,不胜感愧。(印光)一粥饭僧耳。法门中事,概不能知。唯于净土,颇欲自他同生。以故凡有缁素见访,皆以此奉答。
刚刚接到你的书信,非常的感慨与惭愧。我只是一个粥饭僧人罢了。法门当中的事情,一概不知道。唯独对于西方极乐净土,很想要自己与他人都能够共同往生到那里。所以凡是有僧俗二界的人来询问我,我都以求生西方这件事来回答他们。
徐蔚如居士,以其于禅净界限,分析明了。并佛力自力之难易得失,及主敬存诚等种种肤论,皆于初机稍有利益。以故虽文词鄙拙,亦不见弃,而三四次排印流布。以期有志了生死者,同皆纳此刍议而已。
徐蔚如居士,因为《文钞》对于禅宗与净土的界限,分析的明白了然。靠佛力、靠自力的困难容易、得失,以及主敬存诚等种种的浅论,都是对于初学佛人,稍有些利益。所以虽然我的文章词句鄙陋笨拙,也不嫌弃,而三次四次的来排版印刷流通。以期望有志向了脱生死的人,一同来接纳这些浅陋的议论罢了。
然以残羹馊饭,陈于饱餐王膳者前,则恶心发呕矣。况敢注经乎哉。阁下既不以酸臭见弃,敬赠芜钞一部。此去年蔚如令商务印书馆另编排印,今年所出者。彼书馆恐售不出,故止印二千。出书后,尚未发行,已经售尽。
然而把剩下的菜汤和发酸的饭菜,摆在吃饱国宴的人面前,就会使他恶心想吐了。哪里胆敢说注解经书呢?您既然不因为我的文章酸臭而嫌弃,就赠送给您一部《印光法师文钞》。这是去年徐蔚如居士令商务印书馆另外编辑排印,今年出版的。商务印书馆恐怕卖不出去,所以只印了二千套。书印出来后,还没有发行,就已经销售完了。
虽已留板,但以彼馆急于时尚之新书,至今未印二板。一二年来,亦有知友劝(光)刻板,(光)拟待商务书馆编好出书后,再刻,则可省心力。去岁北地大荒,各善士设法筹捐。(光)遂尽数将刻款助赈矣。两次共五百元。如以为有益初机,肯为刊布,未始非利人之一端也。
虽然已经留下了底板,但是因为商务印书馆要急着排印时尚的新书,到现在没有印第二板。这一、二年来,也有知道情况的好友劝我再刻板流通,我打算等到商务印书馆编好出版后,再刻,就可以省心省力了。去年北方有大饥荒,各地善心人士都在筹款募捐。我于是将刻书的钱全部都拿来赈灾了。二次共有五百元。如果你认为《文钞》有利益于初学佛人,肯发心来刊印流通,也未尝不是利益他人的一种方式啊。复包右武居士书二
生死大海,非念佛无由得度。欲知念佛之所以然,不看净土经论,何由而知。固当日诵阿弥陀经,常看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佛经。此名净土三经。读此则知弥陀之誓愿宏深,净土之境缘殊胜,行人之往生行相。
六道轮回的生死大海,如不念佛求生净土,就没有方法得度。想要知道念佛求生净土的所以然,不看净土方面的经论,哪里能够知道呢。因此,应当每天诵《阿弥陀经》,常看《无量寿经》,以及《观无量寿佛经》。这三部经,名为净土三经。读此三经,就知道阿弥陀佛的誓愿宏深,净土世界的境缘殊胜,以及修行之人往生净土的行相。
此外最亲切开示念佛方法,有楞严经第五卷末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又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读此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乃华严一生成佛之末后一着。实十方三世诸佛因中自利,果上利他之最胜方便也。
除此之外,最亲切开示念佛方法的,有《楞严经》第五卷最后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又有《华严经》最后的《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读这些经典,就知道念佛求生西方这个法门,是《华严经》中一生成佛的最后一着。实在是十方三世诸佛,在因地中自求得利,在果地上利益众生的最殊胜的方便法啊!
彼妄谓净土法门,为权渐小乘者,皆毁谤华严,及谤佛谤法谤僧之极重罪人也。其净土三经之注,并净土诸书之宜专精看者。光文钞中与徐女士书中备言之,此不具书。
有人错妄认为净土法门,是权教、渐教、小乘。这都是毁谤《华严经》,以及谤佛、谤法、谤僧的极重罪人。净土三经的注解,以及应当精读细看的净土宗方面的书,我在文钞中的《与徐福贤女士书》中详备说过,此处就不再具体说了。
晨朝十念,当于盥漱后,功课前行之。净土十要,西归直指中,各有其仪,依而行之即已。但不可过十念,以多则伤气。
晨朝十念法,应当在盥漱清洁之后,功课之前来做。《净土十要》的《西归直指》中,均写有此法的仪轨,依着去做就可以了。但是不可以超过十念,因为多了就会伤气。
光文钞中亦屡言其利害。朝暮功课,照功课中念之即已。如公事多端,不暇念功课,则但用十念亦可。此外则但止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已。
我在《文钞》中也多次说到这个方法(晨朝十念)的利弊。朝暮功课,依照功课本当中念就可以了。如果工作事务很多,没有时间念功课,就只用十念法也可以。除此之外,就只要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了。
所谓十念者,以尽一口气为一念。如是念十口气,名为十念。如气壮之人,一口气多念一二十句。气弱之人,只能数句。不论佛数多少,但以一口气,至十口气,为度耳。其法之妙处,文钞亦说之。若多念,则又伤气受病矣。不可不知。
所谓的十念,就是尽这一口气作为一念。这样念十口气,名为十念。如中气足的人,一口气可以念一二十句。气不足的人,只能念几句。不论佛号数目的多少,只从一口气,念到十口气,作为一个限度。这个方法的妙处,《文钞》当中也说过了。如果多念,会伤气生病。不可不知。
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
古语说:“凭着聪明不能抵挡业力,依靠富贵哪能免除轮回。”生死大限到来时,什么也依靠不上。只有阿弥陀佛能够作为依靠。可惜世间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很少,知道而又肯真信实念的人就更少啊。
通州王铁珊,前清曾作广西藩台。其地土匪甚多,彼设计剿灭,所杀无算。前年得病,合眼即见在黑屋中。其鬼甚众,皆来逼恼,随即惊醒。如是三昼夜,一合眼即见此象。人已困极,奄奄一息。其夫人劝令念佛,随念数十声即睡着,因睡一大觉。而精神渐健,病遂痊愈,即长斋念佛。
通州的王铁珊,在前清曾作广西省的藩台。当地土匪很多,他就设计剿灭,所杀的土匪不计其数。前年生病,闭上眼睛就见到自己在黑屋当中。其中有很多鬼,都来逼迫恼害他,随即就惊醒了。这样三天三夜,一闭上眼睛,就见到这个景象,人已经疲困到极点,生命奄奄一息。他的夫人劝他念佛,随着念了几十声的佛号,就睡着了,就这么睡了一大觉,而精神渐渐的强健,病也就痊愈了。王铁珊从此就开始长斋念佛。
使此时无人以念佛告之,恐万不能至今日也。故知教人念佛,功德无量。知念佛利益者,皆多生多劫善根所使也。所示令亲之事,甚为希奇,可谓宿有善根。然又须兢兢业业以自修持,庶不虚此一梦。倘以凡夫知见,妄谓我已蒙三宝加被,已入圣流,从兹生大我慢,未得谓得,未证言证,则是由善因而招恶果。
假使这个时候,没有人教他念佛,恐怕他活不到今天。由此可知教他人念佛这件事,功德无量。知道念佛利益的人,都是多生多劫种下的善根。你信中所描述的你母亲的梦境非常希奇,可以说她宿世以来有非常好的善根。然而也必须兢兢业业修持自身,才不辜负做了这样的一个梦。假如以凡夫的知见,狂妄地认为我已经蒙受三宝的加被,已经入圣流了,从此生大我慢心,未得谓得,未证言证,就是由善因而招恶果。
末世之人,心智下劣,每受此病。楞严经所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者。此也。请以力修净土法门自勉,则将来决定获大利益矣。
末世的人心智下劣,往往容易受这种病。《楞严经》所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请她勤勉地修持净土法门,那么将来决定获得大利益啊。
须知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诸佛,烹凡炼圣之大炉韛 (b ài ) 。九法界众生,无一不入其中,能出其外者。以出则究竟成佛矣。能如是信,方名正信,方名有净土耳。
必须知道净土这个法门,是十方三世诸佛,烹炼凡夫,成就圣果的大宝炉。九法界众生,没有哪一个众生脱离这个法门修行,而能获得超出这个法门的境界。因为,超出净土之外,就究竟成佛了啊。能这样生信,才名为正信,才名为有净土。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昨接来书,言及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可谓见理透彻。周之开国,基于三太。而文王之圣,由于胎教。是知世无圣贤之士,由世少圣贤之母之所致也。使其母皆如三太,则其子纵不为王季文王周公。而为非作奸,盖亦鲜矣。而世人只知爱女,任性憍惯,不知以母仪为教。此吾国之一大不幸也。
昨天接到你的来信,说到教育好女儿,是齐家治国的根本,可说是见理透彻。周朝建国的基础是从三太 (太姜、太任、太姒) 开始。周文王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由于受到良好的胎教。由此我们知道世间之所以没有圣贤,是因为缺少了圣贤的母亲。假如世人的母亲都能像三太一样,那么她们的孩子纵然不能成为王季 (太姜之子、文王之父) 、文王 (太任之子) 、周公 (文王太姒之子,武王之弟) 那样贤德的人,也很少会是为非作歹之徒。然而世人只知道溺爱女儿,任性骄惯,却不知道用人母的仪范进行言行身教。这是我们国家一大不幸啊。
人少时常近于母,故受其习染最深。今日之人女,即异日之人母。人欲培植家国,当以教女为急务。勿曰此异姓之人,吾何徒受此忧劳哉。须知为天地培植一守分良民,即属莫大功德。况女能德镇坤维,其子女必能肖其懿范。荣何如之。
孩子小时候常跟在母亲身边,所以受她的影响最大。今天的女儿就是明天的母亲。我们想经营好家庭,建设好国家,应当将教育女儿当作最紧迫的任务。不要认为她将来是外姓人,我何必白白地为她操心操劳呢?要知道为社会培养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就是莫大的功德,何况女子能用自己的德行镇守住社会坤维秩序,她的子女必能仿效母亲美好的风范。还有比这更荣幸的吗!
况自己子孙之媳,亦人家之女乎。欲家国崛兴,非贤母则无有资助矣。世无良母,不但国无良民,家无良子。即佛法中赖佛偷生之蟒流僧,一一皆非好母所生。使其母果贤,断不至下劣一至于此。惜哉。
况且自己子孙的媳妇也是别人家的女儿啊。想要使国和家都振兴崛起,只有贤良的母亲才能起到助力的作用。世间如果没有好母亲,那么国中就没有好公民,家中就没有好子女。就连佛门中那些依赖着佛法苟且偷生的蟒流僧人,他们也全都不是贤良的母亲所生的。假如他们的母亲很贤良,所生的孩子断然不至于卑劣到如此程度,可惜啊!
佛法大无不包,细无不举。譬如一雨普润,卉木同荣。修身齐家治国亲民之道,无不具足。古今来文章盖一时,功业喧宇宙者。与夫至孝仁人,千古景仰。人徒知其迹,而未究其本。若详考其来脉,则其精神志节,皆由学佛以培植之。
佛法博大精深、无所不包。如同一场雨普遍地滋润万物,从而使得花草树木都共同繁荣。修身、齐家、治国、亲民各方面的道理一一全都具备。古往今来那些文章盖世无双,建立不朽功业,以及千古受人景仰的至孝仁人,人们只知道他们的事迹,却没有探究这些事迹的本原。如果详细考察来龙去脉,就知道他们的志向节操都是通过学佛而培植起来的。
他则不必提起。且如宋儒发明圣人心法,尚资佛法,以为模范。况其他哉。但宋儒气量狭小。欲后世谓己智所为,因故作辟佛之语,为掩耳盗铃之计。自宋而元而明,莫不皆然。
其他的且不必提了,就比如宋代的儒家学者,他们发挥阐明儒家圣人的心法,尚且借助和效仿佛法,更何况其他的人呢?但是宋儒气量狭小,想让后世的人们认为这些心法都是出自于他们自己的智慧,所以故意说些破斥佛教的话,搬弄些掩耳盗铃的伎量。从宋到元再到明代,都是这样。
试悉心考察,谁不取佛法以自益。至于讲静坐,讲参究,是其用功之发现处。临终预知时至,谈笑坐逝,乃其末后之发现处。如此诸说话,诸事迹,载于理学传记中者,不一而足。岂学佛即为社会之忧乎。
试让我们细心地观察一下,谁不吸取佛法来让自己获益呢?至于讲静坐,讲参究,是他们平时用功的发现处。临终之时能预先知道时间,谈笑坐逝,乃是他们末后发现处。象这些说法、各项事迹记载在理学传记中的有很多。学佛哪能是社会的忧患呢?
宋葛繁之日行利人事。赵阅道之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袁了凡之立命,周梦颜之着书。莫不汲汲然企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明因果,示罪福。使人知举心动念,天地鬼神,无不悉知悉见。虽欲欺人,以天地鬼神悉知悉见,而有所不敢。从兹勉力为善,实心戒恶。虽最刚强难化,不可以理喻者。闻三世因果之道,必渐行戢敛,以致转暴恶为良善者,不知其几。
宋朝葛繁大夫,每天要做利益他人的事。赵阅道每天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夜晚必定烧香禀告天帝。袁了凡行善改变命运,周梦颜写下《安士全书》。没有不是急切的希望人们,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显明因果,展示罪福。使人们知道我们举心动念,天地鬼神,没有不全部知道,全部看见的。即使想要欺骗别人,因为天地鬼神全部知道,全部看见,从而有所畏惧而不敢欺瞒。从此努力为善,以真实心戒恶。即使是最刚强难化的、不可以理喻的人,听到三世因果的道理,也必定渐渐的收敛,不敢放肆,以至于最终转暴恶为良善的,不知有多少!
窃谓父母爱子,无所不至。唯疾病患难,更为婴心。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即令宿世少栽培,承此善力,必能祸消于未萌,福臻于不知。而关煞病苦等险难,可以无虑矣。
我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疼爱都是无微不至的。而当儿女有了疾病灾难,就尤其挂心。小孩子刚刚能说话以后,就教他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及“南无观世音菩萨”。那么即使过去世培的福少,承着这种称念佛号的善力,必定能够使灾祸在发生之前就被消灭,福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增加。而各种灾难病苦,也就不用担心了。
稍知人事,即教以忠恕仁慈,戒杀放生,及三世因果之明显事迹。俾习以成性。在儿时不敢残暴微细虫蚁,长而断不至作奸作恶,为父母祖先之辱。
稍微知道人事时,就教他学习忠、恕、仁、慈,戒杀放生,以及三世因果这些明显的事理。使他学习后而成为习惯。在小时候不敢残暴对待那些微细的虫蚁,长大后就不至于做出奸恶之事,而成为父母祖先的耻辱。
佛法遇父言慈,遇子言孝,遇兄言友,遇弟言恭,夫唱妇随,主义仆忠。虽统名为出世之法,实具足乎经世良谟。经世良谟,亦同儒教。但儒教只令人尽义,而佛教一一各言因果。尽义则可教上智,难化下愚。因果则上智下愚,无不受益。
佛法,遇到父亲给他讲慈爱,遇到儿子给他讲孝道,遇到兄长给他讲友爱,遇到弟弟给他讲恭敬,丈夫倡导,妻子相随,主人仁义,仆人忠心。虽然统称为出世之法,实际具足了治理国事的良谋。佛法所讲的治国良谋,和儒教所讲的相同。但是儒教只是教人克尽仁义,而佛教,每件事都讲到因果。克尽仁义,可以教导上根智慧的人,难以教化下根愚痴的人。讲因果,上根智慧下根愚痴这二种人,没有不受到利益的。
今之社会,专以智巧而为主体。故发而为事,则借为民作共和幸福之名,成同室操戈之实。使国势日危,人民日益困悴于争意气争权力中。若是结果,总以不知因果报应。使人人知因果,则自利利他,己立立人矣。何至如此其极乎。
现今的社会,专门以机谋巧诈作为主导思想。这种思想显发出来,就是借着“为人民创造共和幸福”的名义,而实际上干着自相残杀的勾当。从而使得国势日渐危险,人民在意气的斗乱和权力的争夺中,一天比一天困乏憔悴。这样的结果,都是因为人们不知道因果报应。假使人人知道因果,就会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自己成就,也使他人成就了。何至于到如此的极端的地步呢?
所谓小儿学佛者,学其前来所说数义而已。岂即令其参禅悟性,阅教观心等耶。王君未知佛法,所以过虑如是之甚。若即其言而推之,殆将毕世不敢言及佛法矣。答王君书,当并光所说之意而融会之,则更阔大矣。
所说的让小孩子学佛,就是指学习前面所说的几个义理 (忠恕仁慈、戒杀放生、三世因果等) 而已。哪里是要先教他们参禅开悟,阅读教典,观照自心呢?王居士不了解佛法,所以才会顾虑得这样多。如果按照他的话来推求,就将一辈子也不敢谈到佛法了。你给王居士回信时,应当结合我所说的意思来融会,那么就更加宽阔博大了。
法名如数写来。窃谓小儿取一名,恰当即已,何必定取三名。孔子之名,原是乳名。岂乳名便只可儿时用乎。法名亦后世所立。佛诸弟子,莫不皆是在家俗名。今之取法名者,以别其入法与否。
法名按照你所请求的一一写下来了。我认为小孩子取一个名字,恰当就可以了,何必要取三个名字。孔子的名字,原本是乳名。谁说乳名就只可以小时候用呢?取法名这件事,也是后世的人建立的。佛陀的诸位弟子,都用的是在家的俗名 (舍利弗等) 。现今取法名,是为了和没有皈依佛法时相区分而已。
若儿女辈俗名,最初即取好,毕生可用。何须络索二三耶。先尽人事,后听天命。人谋不及处,以三宝之威神是托。则冥冥中自有不思议之转旋矣。
就好像儿女的俗名一样,最初取好了,一生都可以使用。何必要罗嗦的取二、三个名字呢?(古语说:)凡事先尽人力去做,做不到的听从上天的旨意。所以,遇到人力不能做到的地方,就依托三宝的威神加被。那么在冥冥当中,自然有不思议的扭转挽回啊。复永嘉某居士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