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空穴来风必有因,鹰愁涧内问音讯(2 / 2)

一览恩仇 慕贤容众 1066 字 1个月前

“我记不清了,得有一阵儿了吧,兴许,八成,保不齐,似乎是在上旬。欸……你别走啊,老岳,你干什么去。”

岳朝急匆匆转身就走,心道,此事空穴来风,必定有因,但不知江娘子知不知情,还得自家去禀报禀报。

原来这逐日问花寻柳的浪荡子弟,竟却是妙音娘子埋下的暗子,这便按下不提,单表钟素素这一路奔腾已极,往东径出城门数十里路,来到一处涧边,底下湛湛清波汹涌,周遭水汽澎湃,花草繁茂,涧上峭壁石间,长着数株斜生得柳木,柳枝摇摇。

柳枝之下,丛生风草,这是一种入药之材,向来难得,想不到此地竟有这许多,也是因为峭壁难登,否则早也被人采摘干净。

她来在峭壁近前,那水浪滚滚如激,打在石壁之上,日积月累,竟把一处石壁打的洁白如玉,就在那如玉之地,钟素素双手轻轻巧巧地扭了几扭,敲了几下,但不知怎么一番折腾,石壁倏忽裂开一道仅供单人通行的道路。

这一道机关虽非巧夺天工,也可称得上是繁复精巧。

钟素素将身一晃,闪进通道之中,顺着狭窄盘绕的通道走了约有盏茶功夫,只见前方大亮,一片明白,她才踩几步,便已出了那挨逼仄小的通道,来到一个山明水秀,清亮宽阔的所在。

似这等依山而建的据点,在江湖中也不多见,譬如此处水涧,外人称之为鹰愁涧,这名号得于一位诗人,那是个屡试不中的举子,也并不是文学不够,只是差些缘分,考科时撞见了求务求实的翰林主考,那时节他好写些风雅诗篇,文辞浮丽,虽则如此,其实谈论也不差的,高高的取中第十名进士,只是主考二次核察,把他黜落下来。

这诗人得知此事,悔恨难当,第二回写的十分朴实,不敢多用一些儿俪句,偏偏这次又不走运,撞进一位好古的主考,是个专心作诗作赋的学究,见他文章不华,又把他发落下来。

他科举下第,郁郁怀恨,走到雍州地界,看到此处风景,正在凝神之际,那一处鹞鹰打涧上飞过,不知何故低了一低眼,望中涧内自家倒影,登时半空中旋了一转儿,往下俯冲进水,就此丧身。

诗人见此情状,诗兴大发,作了一首《赋鹰愁涧怀古》,诗篇传出,此地也就称为鹰愁涧了。

鹰愁涧在雍州也算是一处风景名胜,游人甚多,其后不知何时传出风声,称说此地死了一位三朝归宁的新妇,鬼魂难以安息,日夜在此作祟。

人们原也不信,还是照旧前来踏青吟诗,尤其那处峭壁,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或也有大户人家的妇子大人,前来赏玩光景,且又兼之此地水汽逼人,草木葳蕤,每逢夏季更是避暑胜地。

但后来接二连三的死了不少贪凉玩水的游人,又有人绘声绘色得描述怪象,添油加醋,慢慢得也就冷清下来。

到得第二年,愈加不复人来,其实鬼怪之说实属无稽,也有人不大忌讳的,只因人云亦云,那些不信的约人前来赏玩,被约者即就推三阻四,口里只是‘宁可信其有’,‘觉得不大吉利’,‘又不是惟此一处风景’,‘山高水远懒怠行走’诸如此类的话来搪塞。

不信的人即便不惧鬼神一说,也难免觉得悻悻,再就不来了。

就是偶有绿林好汉经过,也是洗把脸就即动身,极少在这等险地宿夜,能将此处地利造成一处洞府,安据置所,真是再好不过。

鹰愁涧瀑布四时不歇,犹如一条白玉穿壁而过,两侧峭壁直立,险峻非常,可谓易守难攻,千万难得的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