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亩产400斤(2 / 2)

郭成跌坐在地:“那、那我的老父和孩子,还能不吃饭了吗?”

正在此时,刘臻的声音传来:“不必忧心,新县征粮,不论人口多寡,每户只征半成,按你五十石的收成算,只需缴纳三石的粮食便够了。”

“秋收之后,我这里还有许多工作,人人都能做工换钱,你一家老小若是不够吃,也可用工钱到粮库来买粮。”

郭成一听这话,立刻破涕为笑,转头就要给刘臻跪下:“多谢恩公……”

刘臻一把将他扶住,说道:“不必谢我,这是本来就想好的规矩。”

“新县的百姓,要么是十王寨死里逃生出来的,要么是各地受灾的灾民,大家伙都清楚苦日子不好过。”

“你家粮食不够吃,钱不够用,乡亲们也不会看着你一家人受苦,会施以援手。”

“只是等你两个儿子长起来,可别忘了大家伙的恩情。”

刘臻一句话,引得周遭县民们纷纷表态:“恩公说的是,再怎么,也不能叫你家人饿死。”

“对,大家伙今年收成都不错,一人给你家分一斗,也够你们一家人撑过这一年了。”

暖心的话让郭成深受感动,向众人频频鞠躬:“多谢,多谢乡亲们。”

“乡亲们放心,恩公放心,这活命的恩情,我郭成死都不敢忘!”

刘臻拍拍他肩膀,又安慰了几句,送他离开了。

统计继续了一会儿,终于轮到了刘臻要等的人——孟村。

“孟村,家两口,耕田百亩,产粮共七百五十石。”

蒲胜高声喊道。

周遭的县民们一听,都惊呆了。

“七百五十石?孟村!你不是谎报吧?怎么产粮这么多?”

“是啊,都是百亩的田,你种出来的粮食,凭什么比别家多出一倍来?”

孟村苦笑:“谎报?我若谎报,反而要多剿粮税,于我又有什么好处?”

县民们一听,也有道理,便更加疑惑了。

“那你……怎么种的田?为何能产粮这么多?”

孟村望了那县民一眼,只是一笑,转身对刘臻行了一礼:“恩公,我照恩公嘱托,把百亩田地分成了一、二、三、四号四块田地,种下不同的粮种。”

“之后便按照《杂交技术》尝试将不同的植株进行杂交。”

“如今一号田的粮食收获最低,比大家伙种出来的粮食产量更少。”

“三号田的粮食收获最高,亩产约有7石,二号与四号田的粮食表现平平,亩产约在3到5石之间。”

县民们炸锅了。

“什么?亩产7石?这……也太多了吧?”

“孟村说的《杂交技术》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能将亩产提高这么多?”

“莫非……这就是恩公昨日所说的……科学?”

刘臻听着县民们的议论,高兴地说道:“不错,杂交技术,也是科学的一种!”

他等的就是这个!

杂交技术虽然交给孟村去研究了,可能不能马上出成果,他心里也没底。

毕竟孟村拿到的只是方法,至于哪个品种和哪个品种杂交在一起能生长出更具优势的粮食来,谁也说不准。

没想到,居然还真让孟村给搞成了!

汉末的1石是120斤。

不过这时候的一斤跟后世的一斤还不一样,认真换算下来,一石也就只有后世的60斤左右。

这三号田亩产7石,也不过四百多斤粮食。

亩产四百多斤,在东汉已经是个惊人的数字了。

可对于后世穿越来的刘臻来说,这个数字还不算多,后世产粮最高的麦种,亩产能有千斤!

新县的研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好!”

刘臻拍手对孟村说:“这三号田的粮种,要妥善保存!”

“明年,咱们要每家每户,都能亩产7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