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集《妙法莲华经》(1 / 2)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6067 字 16天前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三面。我们讲到“与会大众”。

在结集经典的时候,我们一般的常法,都是把声闻众放在前面。不只是本经如此,所有的经典都是如此。那么蕅益大师就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声闻众会排在菩萨众前面呢?按说菩萨的功德是全方位的,他是即空即假即中,他不是只有不受一切法,他能够转变一切法。他不但是消极地不受,他能够主动地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为涅盘,甚至于普门示现。那么为什么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是排在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后面呢?

蕅益大师提出三个理由:第一个,出世相故。这些阿罗汉,咱们先不谈他内心的功德,就论他外在的相状。因为他剃发染衣,他现出的是三世诸佛清净的幢相,就是他的相状跟佛是一个相状,这一点值得尊重。第二个,常随佛故。这些僧团,佛陀到哪里,基本上就跟到哪里,经常亲近佛陀,是佛陀的内眷属。所以这一点也值得尊重,常随佛故。第三个,佛法赖僧传故。从弘护正法、续佛慧命的角度,僧众扮演了不可取代的角色。

我个人觉得,从自利的角度,出不出家,我认为问题不大,因为它是心地法门。你如果能够启动一心三观,顺逆皆方便。在哪一个环境好不好,答案很难讲,看你怎么用。用得好,处处皆是方便;弄得不好,处处皆障碍。所以,从修行的角度,出家在家差别不大。但是,如果说你要走上国际舞台,弘护正法、续佛慧命,现出出家相,这一点是有差别的,他的确容易取信于大众。所以,站在一种弘护正法、续佛慧命的角度,声闻众有他特殊的功能,因为佛法赖僧传故。

所以,因为三种理由,第一个他现的相状,出世相故;常随佛故;佛法赖僧传故。这就是为什么虽然阿罗汉声闻众的功德不大,但是在所有的经典却是排在前面。这是三种理由。好,那么这个是先列出与会的“声闻众”。我们请合掌。

第二个,我们看与会的菩萨众。这些菩萨都不是小菩萨,都是法身菩萨。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我们前面讲到列席的声闻众,这以下讲菩萨众。“菩萨摩诃萨八万人。”菩萨,可能是有凡夫、有圣人;如果加一个“摩诃”,那肯定是法身菩萨了。有多少呢?八万人。那么这八万人有什么功德呢?从“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到“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总共有十三句。这十三句等于是赞叹菩萨十三种功德。

这十三种功德,蕅益大师把它用十地跟等觉菩萨来分判。当然这功德有通有别,应该说初地也具足这十三种功德,但是从多分来说,初地、二地有各自的偏重。

我们先看第一个功德。

一、明位叹德

(一)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欢喜地。亲证法性,心生欢喜。不堕二边,顺入中道。

这个菩萨的功德,跟我们讲声闻的功德不太一样。如果以真妄来说,按本经的意思,阿罗汉的功德还是虚妄,因为他是心外求法。他是通过佛陀的无常观的引导,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即空,所以消灭了对三界的爱取,然后出现一种涅盘寂静的假相。他出现一个假相!所以后面佛陀说,没有真正的涅盘,“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所有阿罗汉死了以后,没有一个人真正到涅盘去了,所有都往生到佛的世界的方便有余土去了。没有一个人说是死了以后,什么偏空涅盘,想受灭无为,没有这回事情。所有阿罗汉死了以后,只有到十方诸佛的佛土,到方便有余土,继续听佛陀讲《法华经》,然后发菩提心,重新启动内心的功德。所以,按照大乘的角度,阿罗汉的功德还是个假。

只有这以下的功德才是真实的。诸位!什么叫真实的?就是你原来的东西,本具的。就是你本来就有,通过外在的修行把自己的东西开显出来,这个才是你的东西。如果是纯粹修来的东西,全部是假的。一定要内观,才有真实。所以,你如果这辈子都不做内观,你拜佛也拜,持咒等所有事修都修,你今生所有的东西全部是在因缘里面创造一个假相而已。那叫做资粮力,还谈不上真实的功德。

菩萨内观,修一心三观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简单地说就是一心三观的真如。我们在因地叫做修一心三观,在果地叫做一心真如。他成就一心真如,在这个一心真如的实相里面成就不退转。

那么他的阶位,蕅益大师把他判作初地的欢喜地。为什么叫欢喜地呢?因为他真实地亲证平等法性,所以心生大欢喜。这个时候,内心不堕空有两边,而顺入中道的实相。我们第一个功德叫做欢喜。

为什么欢喜,我们解释一下。内观法门,就像莲花一样。我们种一朵莲花,没有人一开始就看到莲子。你只看到莲花嘛。含苞待放的时候,一开始修习一心三观的人,根本看不到一心三观的功德。它不像修无常观。你修无常观、无我观,你马上看到你的感觉,你的身心有变化。这种真如的启动为什么叫做秘密?它是一个隐藏而不见的东西。只有到有一天你一念的相应,打坐的时候,突然间,啪!太阳出来了。哦,华开莲现!原来这个莲花里面有莲子,还真有莲子!所以,一个人从一心三观一开始,通过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在观照的时候,都是仰信,靠着我们对佛陀的信任,启动我们的一心三观。等到真如本性现前的时候,原来佛陀说的话真实不虚!原来真有这么一个东西!所以他心生大欢喜。就是这样来的。

就是一个流浪汉长时间在外面流浪,回到家以后,原来他真的有一个家。这个时候,唯识学给它一个判教,叫遍行真如。就是,这个一心真如是怎么个真如呢?遍行,普遍,它是一个平等无差别的。我们凡夫跟圣人最大的问题,就在差别跟没有差别。你看凡夫,那叫诸多差别。你看过哪一个凡夫,两个一模一样?有没有?不可能。就是双胞胎都不会一样。烦恼不一样,各打各的妄想,业力也不一样,果报体也不一样。烦恼障、业障、报障都不一样。所以,众生法界那就无量差别。但是,一个人返妄归真以后,开始进入无差别,追求平等性,所以第一个叫做遍行真如。这个时候他证得的真如,就是从差别的相状、差别的因缘,回到无差别的一心真如。这是第一个,这是不退转。也就是说,他以后只有进步,没有退步了。

(二)陀罗尼,离垢地。三业清净,戒度圆满。总一切法,持无量义。

这个陀罗尼,简单地讲就是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它所对应的功德是二地离垢地。为什么叫离垢呢?因为他的真如。二地的真如一现前的时候,身口意任意的清净,持戒圆满。

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持戒圆满。二地为什么叫持戒圆满?他消除了故意的犯错,也消除了无意的犯错,他连无意的过失都不会有了。

比方说走路。我们一个凡夫说,我开车的时候压死了很多蚂蚁。这个是无意的,这是不犯戒的。二地菩萨没有这回事情。二地菩萨走路的时候,众生自然闪避。他没有有意跟无意的任何过失了,就是这个人他不会创造过失了。所以他戒度,持戒圆满。

他不但圆满,他的内心“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我们解释一下。二地的一心真如,他通过一心三观成就的一心真如是什么真如?叫做最胜,殊胜的胜,最为殊胜的真如。因为他一念心不但是平等而已,他那一念心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善法,而且能够破除一切的恶法。就好像大海,“譬如大海,不容死尸。”你看你在大海里面丢一个尸体,不管丢到哪里,它最后一定把尸体漂到岸边,它不会接受死尸的。二地菩萨的内心亦复如是,他的心不可能有过失。他只有摄持善法,他不会摄持恶法。这“总一切法”,就是他持无量的善法。他持布施、持戒、忍辱一切的善法,所以叫陀罗尼。

(三)乐说辩才,发光地。禅定转深,慧光增长。得大闻持,具四无碍。

菩萨经过一心三观成就一心真如,到了三地,他这个真如叫做胜流真如。殊胜之流,他入了这个殊胜之流。也就是说,他心中不但是摄持善法(前面是摄持善法,叫陀罗尼),他还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法义。所有他听过的法的义理,他完全不会忘失,所以他成就乐说辩才,叫发光地。

为什么发光呢?因为他禅定转深。诸位!二地之前,禅定一般不是很高,可能是欲界定,也可能未到地定,他观慧强。但是一旦入三地,他一定成就四禅,一定的。就是说,他不是智慧而已。如果你禅定不转深,你从二地还上不了三地。他必须要禅定转深,他才有能够摄持无量法义的功能。这个时候,在禅定的加持之下,他一心三观的智慧增长广大,所以成就广大的闻持陀罗尼。他一入耳根,永不忘失,而且具足四无碍辩。

当然,四无碍辩,法无碍是法门通达;义无碍,义理通达;辞无碍,他能够用种种美妙的言辞来表达;更重要是第四个,乐说无碍,大悲善巧。他一方面能够善知众生的根机,能够观机逗教;另一方面他有大悲心,能够主动地为人演说。这是乐说无碍,四无碍里面最关键的乐说无碍。

他的功德的成长来自于四个字:禅定转深。就是说,你今天没有禅定,你的心就没有摄持力。没有摄持力,佛陀跟你说很多法义言辞,你也记不住。你记不住你怎么说法呢?怎么乐说辩才呢?所以这个就不是智慧的问题了,这个地方是智慧跟禅定的结合。这个是乐说辩才。

(四)转不退转法轮,焰慧地。慧光如焰,深破迷闇。现身作佛,说法度生。

这个四地,他是真实能够现出佛身出来。四地,他的特点叫做无摄受真如。前面的乐说辩才是摄持法义,这个地方是他心中不再摄受一切烦恼的现行,所有烦恼的活动他不再摄受,就是他对烦恼是完全破坏。为什么呢?因为“慧光如焰,深破迷闇,现身作佛,说法度生”。

这个四地的菩萨,他的智慧增长以后,他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他“深破迷闇”。这个迷闇就是取相无明。他对于无量劫来所累积的、人生经验的爱取的相状,而且是很深层的,又特别是俱生的这些相状,完全破坏了。他不再摄持任何微细的烦恼的现行。当然,一个人会起烦恼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中没有一个相状执取,你不会起烦恼的,外境只是一个助缘。

第二个,他本身能够不再摄受烦恼,能够到没有佛的世界示现八相成道说法。因为他既有智慧又有禅定,然后累积的结果,就变成转不退转法轮,他能够现出佛身来说法。

(五)供养无量百千诸佛,难胜地。定慧转深,极难超胜。以神通力,遍兴供养。

这个难胜地,能够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他的特点叫做类无别真如。这个类就是种类。

类无别真如,就是说,我们讲一心三观,观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其实一般来说不是同时操作。他一开始会把重心偏重在即空,就是破妄这一块。破妄破到第五地的时候,他的特点,他已经能够看到“生死涅盘等空华”,他连那个生死相跟涅盘相也破掉。破掉以后为什么叫难胜呢?因为他的内心,凡夫二乘很难超胜,他同时能用神通力来供养十方诸佛。

为什么叫难胜地?这句话什么意思?圣人是从凡夫的修行经验修过来,每一个人回家的路是不一样的。就好像我们一开始,从家里面一念不觉出来,离家出走的路也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人烦恼不一样。你看,我们一开始是一为无量,从一念真如的平等性,然后变成现在大家各打各的妄想,各有各的业力。那么现在逆向操作,无量为一。回家的时候,你回家的路跟他回家的路也各不一样。但是一般来说,除非极少数有善根的人,其他很少有人一开始就学《法华经》的。一开始都是修修无常观,修修空观,然后摸索了一段时间以后,才心甘情愿地开始——哦,原来要向内安住,开始启动一心三观。

也就是说,一般人都是修过方便门。即便他启动一心三观以后,他也会带有习气,他有爱好寂静的习气。所以菩萨即便从初地到二地,到了这个难胜地 ——五地之前,经论上说,他偶尔会怀念那种寂静涅盘的功德。也就是,虽然他的菩提心理智上告诉他要度化众生,但是他内心深处某种程度对这种寂静的快乐是有一点放不下的,在五地之前。

但是到了五地以后,他这个问题全部解决了,没有什么寂静不寂静的问题了。什么生死、涅盘对这个五地菩萨来说,那根本就不算个事,已经很难有人去超越他了。也就是说,他是超越了二乘的对涅盘的追求。当然,我们不能说五地之前他就一定会追求涅盘,但是他内心深处对这个涅盘的快乐是没有完全放下的。这个相状到了五地以后就完全破坏了,所以叫极难胜地,他已经是生死涅盘没有差别了。

(六)于诸佛所,植众德本,现前地。中道智慧,坚固现前。得实相本,能植众德。

六地的一心真如是怎么回事呢?唯识学给它一句话,叫无染净真如。前面的真如叫做类无别,就是它不生不灭。五地菩萨的一心三观已经能够破坏生跟灭的对立,这个六地菩萨更厉害,他不但是证得不生不灭,他还证得不垢不净。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染污相、没有什么清净相了,所以对他来说顺逆皆方便。如果这个众生必须用染污相来摄受,他也可以现染污相。所以,这个现前地就是无染净真如。

那么他的智慧呢?“中道智慧,坚固现前”,特别是空观。这个六地在修空观是一个指标,真正空观成就、成就无相行是在六地。前面的五地都还带有一点相状,还带一点虚妄相。真正无相行现前,那是六地,成就中道的实相本,“能植众德”。

当然,一个人的内心不断突破以后,他能够做的事情就更大了。你看他突破了生死涅盘,他根本就不在乎什么涅盘了,他就更主动积极地愿意来到人世间,度化有缘众生。他突破了垢净的问题,他在变现身相的时候,他的考虑就更多元化了,他没有所谓染净的考虑了。就是一个人内心更突破的时候,他产生的妙用就更大。

(七)常为诸佛之所称叹,远行地。二智方便,出过一切。广修利益,称会佛心。

七地菩萨为什么叫远行地?因为他是有功用行的最为边缘,他所证得的真如是法无别真如。前面是无染净真如,就是不垢不净;这个地方对垢净连微细的执取都没有了。前面是破除粗相的执取,这个是破除染净的细相的执取。二智方便,空观的智慧、假观的智慧超越前面。他能够更加广泛地修一切的利他的妙行,而且他所做的一切都能够得到佛陀的肯定,说如是如是,是满足佛陀的心意的。就是他这个善巧方便能够更加的殊胜。

(八)以慈修身,不动地。二空智慧,任运现前。无缘慈力,普现色身。

这个不动地、这个八地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了。初地是一个指标,八地又一个指标。因为八地的特点叫无增减真如,这个是很难的了,这不增不减是全世界最难的。不生不灭还不难,不生不灭你只要把寂静放掉,就没什么生灭了;不垢不净就有一点不太容易了;到了不增不减,那叫动静一如。

你看我们一般人,你到了佛堂,心静下来,你的观行、你的功德是增长的;你一走出佛堂,跟人家一吵架,你那个一心三观就减弱了。我们凡夫的修学是增减、增减。到了八地菩萨,对他来说没有什么闭关不闭关这件事情,那叫一个动静一如。这是第一个特色。

第二个,他的大悲心特别重,开始启动了。所以一个人空观越强,其实他的大悲心,他对众生的包容度是更厉害,而且是普现色身,真正启动了普门示现。所以,一个人越空的时候,他能够现出的相就更多元化了,他能够应以什么身得度:应该做他的眷属、做他的朋友,他能够更加地满足众生的需求。当然,他所有的功德来自于他对真如的一种不增减,是这种功德而产生的。

(九)善入佛慧,善慧地。深入实际,妙彻本源。成就方便,善说妙法。

这个九,指的是智自在,智慧自在所依真如。

诸位!我们真正的空观,修到八地其实是已经圆满了。在成佛之道,我们凡夫空观的智慧,其实是花了两大阿僧只劫来修空观。

所以,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你看:

凡夫到初地其实大部分也是修空观,修无分别智。因为所有的问题就是你一天到晚打妄想,问题就出现了。

初地到八地又花了一大阿僧只劫,那是破俱生的我法二执。前面凡夫到初地是破分别起的。

到八地以后你就干什么呢?你这个人完全空观了,你已经证得不生也不灭,不垢也不净,不增也不减。这六个法现前,空观及格了,完全修完了。

所以,九地以后就完全修假观了。就是,你不是修空观,你要开始学无量的三昧、无量的陀罗尼,开始广修方便。所以,“善入佛慧”特别是指的佛陀的最难的普门示现、善巧方便这一个假观。他能够“深入实际”,能够深入一心真如的实相理,妙彻生命的本源,成就种种的善巧方便,而且更重要的是“善说妙法”。这个人的智慧辩才随心自在了,所以他的假观增长。

(十)通达大智,法云地。大法智云,含众德水。一心三智,无能障碍。

这个十地叫做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身口意得大自在。

为什么叫法云地呢?因为他一念的一心真如,就像云含有种种的功德水。前面的善入佛慧还是在学佛陀的善巧,这个地方是他已经累积无量的功德了。他一念心性具足无量的波罗蜜,就像云能够含种种的功德水一样。其实这个时候他的身口意已经是完全自在了,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基本上,到了十地,空观假观其实跟佛陀是差不了太多了。

我们看最后的等觉菩萨就是等待成佛的因缘而已了。

(十一)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等觉。智慧内德,到于彼岸。化他恩德,最胜最广。

等觉菩萨,蕅益大师用三个偈颂来把他做一个总结:

第一个,“到于彼岸”。这个是他智慧的内德,他能够到达涅盘的彼岸。也就是说,他不管是分段生死还是变异生死,基本上结束了。这是指的他的内德。第二个,看他化他的恩德。“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这是表示他因缘广大。第三个,“能度无数,百千众生”,表示他的能力殊胜。所以他的因缘广大,能力殊胜。

这样讲,他又能够了脱所有的分段变异生死,又能够有这么殊胜广大的功德跟这么多度化众生的因缘,那他跟佛陀差在哪里呢?

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说等觉菩萨他刚好要回家,是一只脚在里面,一只脚在外面,但是他的方向是回家的路,这叫等觉菩萨。佛陀也是一只脚在里面,一只脚在外面,他是要离开家。佛陀没有什么回家这件事,佛陀只有度众生。佛陀没有所谓上求佛道,佛陀只有从空出假、度化众生。等觉菩萨回家的时候,刚好一脚在内、一脚在外,所以两个人就这样相错。也就是说,理论上等觉菩萨跟佛陀的功德是一样,就差一个成佛的因缘,等待最后成佛的因缘。是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