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63集《妙法莲华经》(1 / 2)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5947 字 16天前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三十面,我们看辛二的重颂。

《法华经》在整个佛教的定位,就是引导一个生死凡夫怎么样正确地趋向佛道。在《法华经》当中强调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我们要成佛之前先要掌握成佛的根本。它是有一个根本的。什么叫成佛的根本呢?就是你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我们现在没有佛的功德,那没关系,但是我们先有佛的知见。就是说,我现在不能像我父亲这样子能够统理整个家业,但是我现在第一件事情,要先回家,必须受生于佛陀的家族。

那么,什么叫做受生于佛的家族,什么叫做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呢?你要在整个佛法当中掌握两个重点:第一个,你怎么样修学权法;第二个,你怎么修学实法。这个权实二法你怎么去正确地操作?在操作当中,还有个重要的观念,就是你要先了解自己。

倓虚大师有一天在山中打坐。打完坐以后,走出茅蓬,看到外面的景观,他讲一个偈颂。他说:“眼观青山数十里,青山内外皆自己。只因自己不相识,不识己者是自己。”这个偈颂我们简单说,就是从佛法的因缘观,一切法是唯心所现。青山也好,白云也好,都是一念心性所现的一个因缘的假相。那我们人生为什么不了解自己呢?因为我们喜欢向外攀缘。就像一个镜子,我们喜欢注意那个灰尘,而不会去注意那个镜子。向外攀缘的后果就是,我们这一辈子会清楚很多的事情,会明白很多很多,这个人怎么样,那个人怎么样,会明白很多人,但是我们永远没办法了解自己。就是我们只看到了青山,我们只看到了白云,但是我们这辈子永远没办法了解自己,就是我们没有做一种观心的修学。

所以天台宗说,你不管修什么法门,就是要观心。现在的人为什么没办法成佛?他来到佛教,逮到什么法门就开始修。你给他一个佛号,他就念佛;你带他去拜忏,他就拜忏。他的心虽然不是心随境转,起码是心随法转,也是被法带着走,也是没有真正地安住。

所以,首先我们要了解两种自己:

第一个,因缘中的自己。我们必须务实地面对我们过去的生命经验,这个是必须要面对的。我们过去的经验当中,时至今日,我们累积了很多的善根,这个值得我们庆幸;但是我们人生经验当中也累积了很多的烦恼,这个也是我们要面对的。所以权法的操作就是,佛陀有这么多法门,拜忏、持戒,各式各样的法门,你要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法门,因为你没有太多时间去尝试。人生短暂,你很快就要面临死亡,所以你要找到一个契机的法门。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法门可以带动你的善根,它最快能够引发你的兴趣、好乐、精进;第二个,你要知道,你往生的时候面对的最大的烦恼障碍是什么。

所以,如果不了解自己,那你就是东修修、西修修,结果,所有法门修完以后,你的善根也没有增长,烦恼也没有调伏,你就是跟三宝结缘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了解因缘中的自己,你不知道你的定位在哪里。整个三草二木,你的位置在哪里你都不知道,所以你修法门就是全部都修。全部都修等于是全部都没有修,因为你不专。所以,佛陀不在了,已经没有人帮我们规划我们的法,我们必须要自己为自己开药。首先我们要不断地透过观心,知道我们的善根在哪里,我们的烦恼在哪里。这是第一个,了解因缘中的自己。

第二个,了解真如中的自己。当然这个更重要。就是,我们撇开我们的生命经验来说,先把这个放下,首先我们要观察:你从什么地方来?“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我们没有轮回之前,在因缘没有和合之前,在没有生之前,到底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个也是要知道的。如果你不知道,你就不能安住,你就不能站在跟诸佛同一个平台,就等于是你永远是一个流浪汉。

所以我们在修学当中要了解两种自己:第一个是因缘中的自己,第二个是真如中的自己。一个是权法的调伏跟引导,一个是实法的安住。

我们过去也曾经举一个例子,来知道权法实法的操作。说过去有一个猎人,他去打猎的时候抓到了一只刚出生不多久的老鹰。他把这只小老鹰带回来,刚好他们家的母鸡生了一窝小鸡,他就把这个小老鹰交给母鸡来带。那母鸡反正带很多小鸡,多带一只也不多。但是这只小老鹰长时间跟母鸡在一起,学习它的行为,受各式的色声香味触法的熏习。等到它长大以后,猎人希望它能够扮演老鹰的角色,帮他打猎,但它始终飞不起来。猎人就失望了,就把它带到悬崖上,把它放掉,自由落体。当然,当老鹰面临死亡威胁,快要落地的时候,它的本能出现了,展开翅膀,然后飞向天空。

这个猎人失去了这只老鹰,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他知道实而不知道权。他只知道这只老鹰本来是老鹰;他不知道这个老鹰经过母鸡的熏习,它已经有母鸡的习气了。只知鹰、不知鸡,这就是猎人犯的错误,执理废事。你只知道真如本性本来清净,但是你忽略了你在因缘当中所累积下来的、因缘造作的善根力跟烦恼力。如果这个猎人能够知道它本身是一个老鹰,但是经过这几年的熏习,它有了鸡的习气,他能够多一点善巧、多一点耐性,权法妙、实法妙,他很快就能够恢复它老鹰的本性。

佛法也是这样。就是说,今天佛陀不在了,但是值得我们庆幸的是,法门都在!所以,我们现在的修法要比佛在世多一道功夫,就是了解自己,因为没有人可以为你开药了。了解因缘中的自己,了解真如中的自己,理观事修怎么来调配,这个就是我们目前所说的〈药草喻品〉。

辛二、重颂 分三:壬一、颂法说;壬二、颂立喻;壬三、颂合法

我们看讲义,辛二的“重颂”。

〈药草喻品〉主要是两大段:一个是长行,一个是重颂。重颂当中分成三段。

壬一、颂法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破有法王 出现世间

随众生欲 种种说法

如来尊重 智慧深远

久默斯要 不务速说

有智若闻 则能信解

无智疑悔 则为永失

是故迦叶 随力为说

以种种缘 令得正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佛陀把前面的长行以偈颂再重新说一次,说:“破有法王,出现世间。”佛陀出世之前是怎么回事?第一个,“破有”。佛陀今天敢现出佛身来度化你,他一定是破除了一切有漏的生灭因果,包括分段生死,也包括了变易生死。这个是破恶。他还得要怎么样?他还要通达一切的权法实法,叫“法王”,就是他对权实二法要能够得大自在。所以,一个完全准备好的,一方面破有、一方面是成就法王的这么一个佛陀出现世间,他当然第一个面对的就是怎么度化众生。

我们看他采取的方法。“随众生欲,种种说法,如来尊重。”佛陀说法不是把他自己的东西现出来,佛陀是看你的需求。佛陀向内是破有法王,向外是满足众生的需要,所以他必须根据众生的善根跟他的烦恼,开出不同的五乘的权法。所以这样的佛陀是怎么样?“如来尊重”,可尊可重。为什么?因为佛陀一方面智慧深远,佛陀自受用,通达诸法实相;一方面,他面对众生的时候,“久默斯要,不务速说”。佛陀以大悲心务实地面对我们的因缘。这个人的善根是人天乘的,是二乘,还是菩萨乘,佛陀必须要从他的根机来开出五乘的方便。

为什么要方便呢?这以下很重要的观念说:“有智若闻,则能信解;无智疑悔,则为永失。”如果佛陀不考虑众生过去的因缘和他的善根,而直接地把中道实相的道理讲出来,说学佛只有一条路,就是以无所得的心广修六度,然后直接回向无上菩提。那么凡夫怎么可能无所得?凡夫要么追求人天快乐,要么追求涅盘寂静,他一定要得到一点东西,才愿意努力地去拜佛、去修行的。你一开始就讲这么高的境界,讲无住生心,什么都不能得到,那么大乘善根的人听到以后当然就信解了,这个东西好!但是,“无智疑悔,则为永失”。对我们一个凡夫,无量劫来在三界里面经常攀缘这、攀缘那的人,我们听到佛法无所得,我们觉得这个法太高了,要么就是疑,要么就是悔,甚至于毁谤,这样子就失去了他进步成长的机会了,甚至于堕落。“是故迦叶,随力为说。以种种缘,令得正见。”所以佛陀必须怎么样呢?他必须要假借五乘的因缘,让他慢慢地进步,最后才“令得正见”,开显诸法实相。

这一段当然讲出两个重点,就是佛陀的法有两种:

一个是证法,他自己亲证的。他的证法是什么呢?就是“破有法王”。

佛陀出世之前就已经是圆满了,通达诸法实相。在经论上说,佛陀是“游于甚深法性三昧”,佛陀的心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种叫做“破有法王”。

但是,佛陀从中道实相一出来,他来到人世间的时候,佛陀就一定要做好准备,就是善巧方便,因为他面对的不是自己,他面对的是有情众生。面对有情众生的时候他必须怎么样呢?他必须有一点耐性,“久默斯要,不务速说”,因为要保护众生的善根,他要尊重众生的过去的因缘,免得让众生疑悔跟毁谤。这个就是大悲善巧。所以佛陀有实法的游于甚深法性三昧,也有权法的先满足众生的需要,让你慢慢进步。佛陀的这两套法门,一个是证法,一个是教法。

壬二、颂立喻 分二:癸一、颂无差而差;癸二、颂差而无差

我们看下一段,立喻。刚才这是一个总标,这以下把这个观念做一个详细的说明。看壬二的立一个譬喻,分两段。

癸一、颂无差而差

先看第一段。

迦叶当知 譬如大云

起于世间 遍覆一切

慧云含润 电光晃曜

雷声远震 令众悦豫

日光揜蔽 地上清凉

叆叇垂布 如可承揽

其雨普等 四方俱下

流澍无量 率土充洽

这以下先讲第一大段。譬喻先讲云跟雨,云雨遍覆平等。

先看云。“譬如大云,起于世间。”说这个空中首先出现了一片云,云给我们一种清凉的感觉。这个云它有什么样的功能呢?“遍覆一切。”这个云非常广大,它把地上的草木全部地覆盖,表示佛陀的大悲心是照顾到利根人,也照顾到钝根人。讲一句实际的话就是,上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十恶,佛陀平等心是没有差别的,就是所有的都把它覆盖。

这片云有三种功德:第一个,“慧云含润”。这云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智慧法水,有权法、实法。这个云不是让你清凉而已,它是有法水,智慧的法水。第二个,“电光晃曜”。这个云它要配合着打雷,这个“电光晃曜”是比喻佛陀现出神通。慧云当然就是为了说法,但除了说法以外,众生如果有障碍,佛陀是显现神通、放大光明。你看佛陀的八相成道,每一相,从出生到出家转法轮,都是放大光明,都现神通的。第三个,“雷声远震,令众悦豫”。佛陀说法的时候,他有四无碍辩,能够打动你的心。他知道怎么讲你才会欢喜、生善、破恶、入理。所以,佛陀这个云有智慧、有神通、有各式各样的善巧方便。

总而言之,这个云能够怎么样呢?“日光揜蔽,地上清凉,叆叇垂布,如可承揽。”云能够遮蔽日光,就好像佛陀的智慧能够遮蔽外道跟凡夫的邪见(这个日光是邪见),能够使令地上的草木得到清凉。就是说,众生有烦恼,他能够得到一定的调伏。“叆叇垂布”,叆叇就是这个云非常的兴盛浓密。那么这个云浓密到什么程度?它会慢慢从空中垂下来,感觉到你好像可以去得到。所以说,佛陀的威仪有他亲切的一面,也有他深不可测的一面。你感觉到好像你可以得到,但是你又觉得深不可测。

“其雨普等,四方俱下。流澍无量,率土充洽。”当佛陀说法的时候,他的法雨是平等的,而且“四方俱下”。这个四方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法雨是互含互摄的。我们前面讲〈信解品〉的时候的法是个别的,这个阿含四谛、方等、般若,每一个法都有它的特色,讲次第,次第的别五时。到了〈药草喻品〉的这个法,就是阿含里面有方等般若、有法华,就每一个时都互含互摄。众生是什么根机,就各取所需,是这样子的。所以它这个法是互含互摄的。“四方俱下,流澍无量”,使令所有的土地,不管是高的、低的,光明照得到的或阴暗的土地,通通得到法雨的普润。

这个地方表示,作为一个空中的云,作为一个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佛陀出世,他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过去造恶、造善(云也是一样),都是平等的。

那么这个平等的云跟雨,为什么众生受益不同呢?以下就讲出草木受润有别。我们看下一段。

山川险谷 幽邃所生

卉木药草 大小诸树

百谷苗稼 甘蔗葡萄

雨之所润 无不丰足

干地普洽 药木并茂

其云所出 一味之水

草木丛林 随分受润

“山川险谷,幽邃所生。”这讲到,当雨水从空而降的时候,它遇到不同的草木。

这个草木是怎么来的呢?因为有“山川险谷”。过去每一个人的业力所得到的五蕴,他有他的色身,他有他的感受,特别是他有他的思想。每一个人思想不一样,这个思想里面包含了每一个人心中的愿望。有些人想要得到快乐,有些人想要得到涅盘寂静,有些人想要往生西方,这个五蕴身心各有各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深邃所生”。那么在整个五蕴的深处含藏了每一个人的根机跟烦恼,就好像是“卉木药草,大小诸树”。就是说,不同的五蕴酝酿出不同的善根跟烦恼。就好像说,你生长在东边的土壤,你生长出东边的药草;你生长在西边,你是得到夕阳的照顾,得到西边的药草。所以人生,我们不能够忽略我们过去的生命经验,这是事实。雨水也照顾到这个问题。

所以造成了这种“卉木药草,大小诸树”。这一段是讲三乘的根性。就是不同的山川险谷,不同的幽邃,造成了三乘的根性。

或者说是“百谷苗稼”,这个是人天种性,人天种性就是五谷杂粮,就是提供我们基本饮食。“甘蔗葡萄”,这个就是更殊胜了,特别的甜美。这表示人天种性。

总而言之,不管是药草,不管是百谷,不管是甘蔗葡萄,都得到一个法雨的滋润,而每一个人都各取所需,得到满足。所以,作为法雨是“干地普洽,药木并茂”,同一个云所出,同一个云下的同一味的雨,但是众生的草木的、丛林的五乘根性,每一个人随顺个人心中的希望各自受润,这样差别就出来了,因为每一个人的根性不同、烦恼不同。就是说,反正作为雨水是没有意见的,它就掉下来,你吸收多少就算你的;吸收不了,这个雨水就自然地流掉了,它也不强迫你。

我们看下一段。

一切诸树 上中下等

称其大小 各得生长

根茎枝叶 华果光色

一雨所及 皆得鲜泽

所以,所有的三草二木,这种上中下根,每一个人面对雨水的时候是各取所需。你的根有多大,你的茎、枝叶、华果能够吸收多少水,你就要你的水;得到这个水以后就各自生长自己的根茎枝叶乃至于华果光色。总而言之,在同一片的法雨滋润之下,每一个人得到自己的光泽跟枝叶华果的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