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二、答其难知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七十面,我们看丑二的“答其难知”。
前面讲到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间,这个成佛成的是法身的本门佛,主要就是破除我们对于迹门的执着。比方说我们在没学《法华经》之前,我们读经典就可能是落入一种迹门、表相的执着。比方说我们看到舍利弗尊者,我们会认为舍利弗尊者其实就是一个阿罗汉,阿难尊者就是示现凡夫。其实这个都是迹门的示现,你要把他们的底牌打开,他们的本地风光都是不可思议的法身菩萨,甚至于有的都已经是成就圆满佛陀了。所以,不管你见到的佛菩萨是什么相状,其实这个都是你的六根的表相。真正的本地风光就是,他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成就法身的,这才是他真实的功德力。那当然我们是不会知道的了。
也就是说,佛陀是在破除我们的执近之情。在学大乘经典的时候,我们往往觉得说,你看阿难尊者,佛陀跟他提的问题,那么简单他都回答不出来。因为他扮演凡夫的角色。就像《楞严经》一样,佛陀七处破妄,就是跟阿难尊者的对答。因为他扮演凡夫,所以他就用凡夫的角度来回答问题。所以,开迹显本以后我们就知道,有很多很多在经典里面出现的这些声闻弟子、菩萨,其实他们的本门都是不可思议的。
这以下弥勒菩萨就赞叹佛陀的这种功德广大。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佛陀讲出他成佛的时间以后,弥勒菩萨就出来赞叹了。他说:“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这个世界就是前面的,佛陀把这么多的世界抹成微尘以后,再往东方,在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国,每过这么多国土下一个微尘。不管是下微尘或者不下微尘的世界,把它加起来,这个世界是不可思议,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亦非心力所及。就是不是凡夫的算数的工具能够算出来,也不是凡夫的心力所能够观照得到的。
这超越凡夫所及,也超越了二乘的圣者。二乘的圣者成就我空以后,他有一定的三昧力。二乘的圣者在禅定当中现出我空智,用我空智显出六种神通,他也没办法去思惟观照这个国土到底有多大。乃至于我等安住在八地的不退转菩萨,我们对于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间,也是没办法观照得到。所以,“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这超越我们心力的观照范围。
这段经文主要的意思就是,假借佛智开显佛德。就是你一个人成佛,你的内心的功德跟你内心的观照有关系。释迦牟尼佛成佛那么久了,他都能够清楚地观照,记得清清楚楚,是多久的时间,那表示他心灵的观照是非常广大的,也表示他的心性的功德的开显是非常圆满的。
在经典上讲一件事情,说有一天,一个婆罗门外道,在阿难尊者要去托钵的路上,就遇到了阿难尊者,他要考验阿难尊者的心灵的观照力有多强。他是佛陀的弟子,侍者嘛。他说,阿难尊者!请你看看前面的大树,那是非常大的树,你一个手抱不起来的大树,然后请你告诉我,这一棵树有多少树叶?阿难尊者马上告诉他,这棵树有多少树叶。当然外道没办法判断是对是错。这外道到晚上的时候,偷偷跑到树上拔了三个树叶下来,第二天又在阿难尊者经过的地方,又在等他。他又问阿难尊者同样的问题:请你告诉我,尊者!这个前面的树有多少树叶?他的回答刚好是前面的数目减掉三,完全一样。所以阿难尊者不可思议。所以,你看阿难尊者是个凡夫,但正常的凡夫是没有这种心力的,他看出这么大的树,那么密密麻麻,他那个心灵的力量能够有这么大的观照。
所以《金刚经》说得好,《金刚经》说,你怎么判定一个菩萨的贤圣?一切贤圣怎么判断?因为在我们凡夫来看,他会显神通,他也会显神通,他长得相好庄严,他也相好庄严,我们一般人没办法判定一个菩萨的本门功德。只有一个方法,《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他心灵的观照力。因为你成就的法身越圆满,你那个心性的开展就更开阔。你的观照,你的度化众生,你看事情的浅深,你对于整个时空的判断就更精准。
所以这段经文就是以佛智显佛德。就是释迦牟尼佛都能够清楚地记得,他当初是怎么成就本门的,是这么长的时间。而这么长的时空,已经超越弥勒菩萨的范围了。所以我们合理地推论,弥勒菩萨的本门,肯定是在释迦牟尼佛本门之下。因为他说,你现在讲的这个时间点无量无边,已经超越我的心力范围。这个心力的这种观照力跟你的佛陀的功德力是成正比的,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他赞叹佛陀的功德,他是假借佛陀的心力赞叹佛陀的功德。
丑三、合显久远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着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劫。
经过弥勒菩萨的赞叹以后,释迦牟尼佛就说了,他就告诉大菩萨众:诸善男子!我今天详细分明地告诉你我成佛的时间,就是把前面的若着微尘、不着微尘的世界,再把它磨成灰尘,以一个灰尘当作一劫,我成佛以来还超过它们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劫以上。那你就知道,佛陀成佛是不可思议的时间。
当然,这个地方讲成佛以来,那这个就是表示他是修德有功,性德的开显。所以前面的成佛,这些时间是有限量。就是说,佛陀现在回忆过去当初的成佛,这个是有限量的,因为他一定有个开始。但是他未来就没有限量了。他回忆过去的这段成佛时间到他现在,是有量的无量,因为他是修德成功以后,这个法身才显现出来,他还是一个有限量。当然这个时候,本门佛成立以后就表示什么?表示这个人他从内观,他多了一道观照力,开始外化。
他从般若道进入方便道,而这个人他的名号就有意义了。诸位!你没有成就法身之前,你的名号没有太大意义。别人忆念你的名号,也得不到你的加持。第二个,你心中所有的愿力都不能实践。你说,欸,我成佛以后,我要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我要度化众生,你忆念我的名号,你身体有病痛,你忆念我的名号就能够好转。在你成就法身之前通通没用,它就是存在你内心心中的一个愿力。但是,你成就初地以后就不一样了,你说的话开始算数,你的名号叫做名号功德力,叫名以召德。
所以这个成就初地的人,他一方面不断增上,一方面他开始把他的功德力一部分转向外面。他的名号功德一成立,他心中的愿望也开始实践了。他开始怎么样?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就是“我成佛已来”,就是成就法身的本门佛以来,他的生命开始改观了,包括他的名号,包括他的愿力,都开始出现了。
壬二、三世益物 分二:癸一、法说;癸二、喻说
我们看壬二的“三世益物”。成就初地的本门以后,佛陀以后做什么事呢?就开始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当中,不断不断地从本垂迹,现出他的应化身。这地方有法说跟譬喻。
癸一、法说 分二:子一、正明三世益物;子二、总结不虚
子一、正明三世益物 分三:丑一、明过去益物;丑二、明现在益物;丑三、明未来益物
丑一、明过去益物 分三:寅一、益物之处;寅二、拂迹中疑;寅
三、正明益物
先看过去的益物。
寅一、益物之处
先看他的处所。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国,导利众生。
自从佛陀成就本门的法身报身以后,他一方面经常在娑婆世界现身说法,示现八相成道,同时他也到其他的十方世界百千万亿那由他的国土当中去现身说法。
按照天台智者大师的说法,一个刚开始成就圆教初住,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的菩萨,他可以在一百个世界示现;破两品,在一千个世界;破三品,在一万个世界。每一品每一品十倍增长。
所以这段经文就说明了,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他可以说,我在娑婆世界成佛以后去度化这些从地涌出的法身菩萨。因为他成就本门佛以后,他来到娑婆世界有无量无边次了,常在娑婆世界现身说法。而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就是在当时过去的应化当中,释迦牟尼佛栽培的本门的弟子。是这么一个情况,就说明为什么他能够栽培他,因为他成佛以来经常在娑婆世界示现。所以释迦牟尼佛对我们娑婆世界因缘还是很深的。
寅二、拂迹中疑
那么这个地方就有人提出问题了。就佛陀的示现这个地方有些问题,他提出来。
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盘,如是皆以方便分别。
佛陀就预先地说明,说,在这个中间,就是从成就本门佛以后,一直到释迦牟尼佛说法,这个过程的中间,佛陀讲他迹门的情况,就举一个例子。比方说燃灯佛跟释迦牟尼佛前身授记的情况。这段公案我们讲一下。
释迦牟尼佛成就本门以后,他当然不会闲着。一方面他上求佛道,他就用一种身体亲近十方诸佛;一方面用另外一个身体来到众生世界度化有缘的众生。其中有一次,他生长在一个婆罗门的家庭里面,做一个修道者,他那个时候叫儒童菩萨。他有高尚的道德,而且广学多闻,他经常参加婆罗门的辩论,都得到最高的荣誉。后来有一天,他们就听说燃灯佛要到这个村庄来说法,所以婆罗门就夹道欢迎,大家就在道路两边欢迎。燃灯佛走着走着,走到释迦牟尼佛前面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突然看到,燃灯佛前面有一个坑洞,里面有些污泥,所以儒童菩萨就把他那个发髻解开来,把他的长头发铺在污泥上面,来保护燃灯佛的足。燃灯佛当时一看到儒童菩萨这么做,就给他授记了。他说,你未来在九十一劫以后,会在娑婆世界成佛,名号叫做释迦牟尼佛。这个儒童菩萨听到以后起大欢喜,没有多久就入灭了。
这个地方有什么问题呢?疑问者是说,您老人家已经那么早就成佛了,那为什么燃灯佛还给您授记成佛呢?就说明这个叫示现嘛。佛陀的示现,我们说过,示现不是他想示现就示现,他是恒顺众生的根机,恒顺众生的因缘,你跟他什么因缘,所以他不是每一生都要示现佛身的,他很多是属于菩萨身、畜生,各种身。就好像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他今天也是来示现,示现当作一个声闻众,然后释迦牟尼佛给他授记。其实,舍利弗尊者早就成佛了,他哪需要什么授记呢?
这个就说明所谓的“一佛出世,千佛护持”。燃灯佛今生是一个主要的教化者。诸位!你要知道一件事情,一世无二佛。就是这尊佛出世以后,他说法以后,他从正法、像法、末法,只要这个佛的法没有消失之前,末法没有结束之前,不可能会有第二尊佛出世。只要有人出世说他是佛,那就是大妄语,没有例外。所以,为什么你说你是佛反而罪比较轻?因为没有人会相信。那也就是说“一佛出世,千佛护持”,当燃灯佛他的因缘教化,他是一个教化主的时候,其他的有成就本门的佛来这个地方,他只能现弟子相,所以当初释迦牟尼佛示现弟子相。既然现弟子相,他受燃灯佛授记也是应该的,正常的。
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这个迹中的一些过程,佛陀各式的变现,这个都是恒顺众生的一种方便示现。
寅三、正明益物
我们看寅三的“正明益物”,这个讲过去是怎么教化众生。
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盘,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
这说明佛陀过去是用什么方式来教化众生。说这个佛陀成就本门佛以后,他是怎么样跟众生来接触呢?说有些众生善根成熟了,来至佛所。你善根成熟了,你就有机会跟佛陀在人世间相遇,你这个人有幸生长在佛世。生长在佛世以后,佛陀怎么度化众生呢?
首先,佛陀先用智慧眼,他的中道智慧眼,去观察你过去生所栽培的善根。佛陀度化众生不是强求,先看看过去生你相信什么真理,这个很重要。有些人只相信业果,所以他这个业果的信解,产生业果的观照,他的行为只有一种,叫做断恶修善,他不会修出离道的,所以佛陀只能讲人天乘法门。
所以佛陀先看他的善根是属于人天乘的,是二乘的,是菩萨乘的,是一佛乘的,先观察他过去生所信解的真理的善根。然后随其所应度化的方便,佛陀再现不同的身相,八相成道,不同的名号,不同的寿命,乃至于在不同的时间现入涅盘。这个讲现身。所以佛陀是为不同众生现不同的身,最后说不同的法,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能令众生发欢喜心”,先栽培欢喜益,四悉檀欢喜益。
所以佛陀的现身是不一样的。就像天台智者大师说的,就是佛陀说法的时候,你今天是一个三乘的圣者,只要证得初果以上,你看到佛陀的身相就不一样了。你要是法身菩萨,看佛陀说法,那你看到佛陀是胜应身,殊胜的胜,那是无量功德相好庄严的他受用报身,叫胜应身。如果你是一个阿罗汉,看到佛陀的身相,那就是带劣的胜应身。如果你是生死凡夫,就看到佛陀是丈六比丘相,就是劣应身。这是不同的现身。
第二个,“佛陀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大家都在听佛陀说法,你是人天乘的,佛陀同样讲一句话,你听到的是人天乘的道理,他听到的是空性的道理,有些人听到是中道实相。佛陀就是有这个方式,能够面对不同的根机,现不同的身,说不同的法。
这个地方,我们看附表三十六。佛陀成就本门以后,他三身具足。我们把这个三身作一个简要说明。
首先我们看法身。法身是无始无终的。也就是说,法身是贯穿凡夫,也包括圣人。因为它是一个理性,它是一个道理,所以它本身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它是清净又具足,虽然清净,它具足无量的性功德。
法身是通凡通圣。那在凡夫这一块叫什么法身呢?我们现在叫做“自性清净法身”,就是没有功德,但是我们有希望,我们“具足”无量的功德。你不断地去理观,不断观照跟事修以后,它就会从“自性清净法身”转成“离垢妙极法身”,那就是有功德力、有妙用了。所以我们现在叫做观照一念心性,那果地叫做法身成就,是这样子一个情况。所以法身是无始无终。我们现在也是有,但是我们现在叫什么?叫名字即法身,叫做自性清净法身。
我们看报身。这个报身就不一样了,报身是有始无终。它有一个开始,就是透过理观的始觉智慧,修习六度万行,然后成就一个有形状的功德庄严。这个报身包括自受用、他受用。自受用就是佛陀自己受用的,别人不能分享。所以这个自受用报身,把他跟前面的法身加在一起,属于本门。自受用报身跟法身是属于本门,就是尽未来际受用常乐我净。他受用报身就不一样,他受用报身属于迹门,他是佛陀现出广大的胜应身,为十地菩萨说法。这属于他受用,属于迹门。
我们看应身。应身就完全是慈悲应现,随缘变化了。看他的根机,现不同的身,说不同的法。
这个应身有应化身。应化身就是他要现佛界身。佛界身是最困难的。这个世界上就你做佛陀,其他的法身菩萨做你的弟子。他必须怎么样?他要经过长时间的成熟众生、庄严净土。尤其是成熟众生,主动权不在你。这些过去生跟你结缘的众生,他们要懈怠,你就要等待。或者你主动地去教化他们,你变现成他的父亲,变他的母亲,变他的儿子——后面会说到这个药王菩萨变成他的儿子——你可以用种种的示现来加速你的众生善根成熟。但是结论就是,你要等待。等到你有缘的众生善根成熟了,你才能够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应化身——应化身的佛。其他的菩萨,甚至于其他的佛陀,要配合你,示现你的弟子来帮你教化。所以现佛界身是最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