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130集《妙法莲华经》(1 / 2)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5443 字 4天前

辛二、结会古今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百一十四面,我们看辛二的「结会古今」。

我们前面讲到释迦牟尼佛过去的一段行菩萨道的事迹。他示现作一个常不轻菩萨,他主要的修学就是透过礼拜、赞叹来修平等恭敬心。他在修的时候,除了自利(因为你一个人平等恭敬,你的心自然离相,你只要离开因缘所生法,你六根就很容易清净了,这个道理就这么简单),更重要就是怎么样呢?他「强毒增上慢人,令成圆顿妙种」。增上慢人这些人生生世世缺乏大乘善根,所以他一接触到小乘法,又遇到正法时代消失,佛陀不在了,进入像法时代,大家对这个禅定就产生了坚固的法执,把禅定当成果证。这种情况那也没办法了,只能用非正规的方式,以毒攻毒,把他的法执先逼出来,让他当下回光返照,先栽培他的大乘善根,然后再使令他忏悔、改过,最后走入正道。这么一个过程。

我们看这个总结。

得大势!于意云何?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则我身是!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为他人说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先佛所,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说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大势!于意云何」,当时的常不轻菩萨到底是谁呢?就是我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我过去在果后行因行菩萨道时候的情况。我在过去世当中如果不能受持读诵《法华经》,乃至于用这种《法华经》的妙义去为人演说,我就不能快速地成就六根清净位、成就法身,乃至于成就无上菩提。「我于先佛所」,这个先佛所,从他这一期应化来说,他经历了三个佛:一个威音王佛,一个日月灯明佛,第三个云自在灯王佛。他经历这三尊佛陀,都是在诸佛法中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法华经》,所以快速成就佛道。

这个成就佛道我们再复习一下。我们在前面「如来寿量品」讲很多了,成佛第一个关键,就是你要先成就法身,这个最关键了。就是先成就离相的清净心,把心中所攀缘的过去所留下的各种影像,包括邪恶的影像,包括善良的影像,全部扫出去。把影像扫出去以后,就叫做恢复本来面目。这样子就是成就本门佛,成就清净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你要先成就法身。

成就法身以后,进入般若道,那你后面路就好走了。从般若道进入方便道的时候,你又可能会变成一个凡夫,你也可能变成畜生道,你的重点就是开始广结善缘了。跟你过去生有缘的,他过去可能是你的子女、你的朋友、你的眷属,你就陪他成长。你就陪他再走一次,把你过去因地走的路,你怎么样从凡夫的一念随喜到法身,你陪他再走一次。

但是你走第二次的时候你叫做自在,「佛为法王,于法自在」。当然,你的弟子就走得很辛苦,但是你从旁边鼓励他说,我过去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你就是不断地所谓的果后示现,果后行因,你从法身回到凡夫世界再带着众生走。走了多次以后,你就跟很多人结缘了。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变成应化身了,你就可以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你就可以在某一个世界示现成佛。你就不一定要变成菩萨,你可以作佛身了。过去多生多劫你带他们走的那些眷属,善根成熟,都投生到你的地方。等他们善根成熟,然后你就开始为他们为实施权,讲三乘法,他们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最后讲《法华经》,开始发菩提心,成就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到十地。

所以,成佛之道,最关键的就是赶快达到成佛的第一个标准,叫做清净法身。就是把你的心先离相清净,这最关键了,这样你后面的路就很好走了。后面你能带着别人走,你第一次是你自己走。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一品,常不轻菩萨品,是他走过了,带着我们众生——他带的众生当然是比较难度化的——他带着这个增上慢人走一次,怎么样从法执当中走出来。他这次带的不是一般的凡夫,是增上慢人。

庚二、明毁者果报 辛一、正明果报;辛二、结会果报

我们看庚二的「明毁者果报」。过去这些毁谤他的人,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辛一、正明果报

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瞋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 已 ,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当时常不轻菩萨所教化的四众弟子当中,有些法执特别坚固,高慢心也特别重的,以瞋恚心来轻贱骂詈常不轻菩萨的这些人,有很少数的人,在两百亿劫当中,「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因为,你毁谤《法华经》,我们说过,你等于是断三宝的种子。

因为《法华经》是唯一一个能够成佛的方法,唯一一个。只有内观真如,没有其他的方法。你把这个内观真如的法门一谤,佛种断了,那么这个世间上就只有阿罗汉,没有佛陀了。没有佛陀出世就没有人正规地说法,就法宝也断。没有人说法,就没有人成就圣道,没有僧宝。所以,你跟三宝结下恶缘,就不见佛,不闻法,不见僧,乃至于千劫当中于无间地狱受大苦恼。但「毕是罪已」,又遇到常不轻菩萨教化而成就无上菩提。所以他整个过程当中,就是先因毁谤罪业,堕落地狱;第二个,强熏妙法,成圆顿种;第三个,值遇菩萨,蒙佛教化。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有三种差别,当时毁谤的人有三种后果。这个地方提出来的是第三种,少数的。我们看蕅益大师怎么解释这一段。他说这个堕落受苦有三种差别:

第一个,若「悔深行勤,容可不堕,虽堕易出」。因为常不轻菩萨临终的时候,蒙威音王佛讲《法华经》,证得六根清净了,而六根清净以后他成就大神通、大威德,所以当时这些毁谤他的人听到他成就这么大功德以后,很多人就忏悔了,就知道他是一个圣人,不可思议的圣人。忏悔以后,也开始努力地修学《法华经》,开始内观。我们说过,真能破妄,善根的光明是可以灭罪的,所以这些人是可以不堕落的,就算堕落也是很快弹出来。如果善根强的人,就算堕三恶道,很快就弹出来,「虽堕恶趣,终不久留」。这第一种。

第二种,是「悔浅行怠」。忏悔的力量很薄弱,修行也懈怠,这种人自然先堕,后方得度。你忏悔就随便忏悔,修行也随随便便,那你一定会先堕落。但是因为你后来听《法华经》以后有善根,也是可以弹出来。

第三种是最糟糕了,没有忏悔,也没有修行。那么毁谤以后,「堕苦则久,但由菩萨慈悲摄受,终蒙度脱」。那么这些毁谤《法华经》的,是因为常不轻菩萨引起,他当然要负责任。所以他们堕落以后,一个没有大乘善根的人,一堕落就很难出来了。这个三恶道,你要没有靠善根,你一堕进去,因为你恶性循环,到了三恶道你心识闇钝,闇钝以后你这个业力就很难反转。很难反转,这个时候你今生做狗,来生做猫,第三生做猪,你越做越糊涂。这个心识闇钝,越来越糊涂。心识闇钝情况之下,即便稍微的业力你都没办法反转。那怎么办呢?那只有佛菩萨出手救你了。所以常不轻菩萨的慈悲摄受,把他们救出来,这就是第三种人。

最好的是你马上忏悔而修习善根,你自己能够避免堕三恶道;第二种是堕落以后直接弹出来;第三种是堕落以后你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么菩萨去救拔你。这三种情况。

辛二、结会果报 分二:壬一、结会古今;壬二、劝持

我们看辛二的「结会果报」,把这个果报做一个总结。

壬一、结会古今

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

佛陀招呼了大势至菩萨,「于汝意云何」,当时增上慢的四众弟子当中,常轻视这个菩萨的是谁呢?就是在法华会上,跋陀婆罗(跋陀婆罗翻成中文叫贤护),这个贤护菩萨跟他的眷属五百菩萨;还有师子月比丘(师子就是智慧,月就是慈悲),他所带领的五百比丘的眷属;还有尼思佛等,跟他的眷属五百优婆塞。现在都已经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就是初地到八地的菩萨。就是过去这些毁谤常不轻菩萨的人,因为他当下成就善根,并蒙常不轻菩萨后面的教化,如今都已经成就初地到八地。

所以诸位!一尊应化身出现以后,他所有的弟子都有一段故事的。欸,这一群弟子,是我哪一生的时候,我陪他们走过来的;这些弟子是我在哪一生的时候,我当初是怎么样度化他们的。在因地的时候,在方便道的时候广结众生缘,等到你成就应化身的时候这些人善根也成熟了,就是到你的国土。其中这一部分,跋陀婆罗、师子月跟尼思佛,就是在常不轻菩萨这一期的应化当中度化的。

这样的度化,蕅益大师就提出一个问答,他说,「若因谤堕苦,菩萨何故为作苦因?」就是这四众的弟子虽然增上慢,他一时也没什么事,您老人家去刺激他,使令他谤法,堕落到恶道!那菩萨为什么会做这种事情呢?

蕅益大师回答,「彼既怀增上慢,纵令不谤,亦必堕苦」。他说,什么叫增上慢?就是你起邪见了。起邪见只有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就是你追求感应神通,心外求法。那后果,你去看看《楞严经》的五十阴魔就知道了。诸位知道,一个人堕落,你说,欸,我这个人贪烦恼很重,我造杀盗婬妄而堕落。还好。为什么叫还好呢?因为你善根没有断,你的菩提性没有断,所以你堕落以后,第一个,你很容易弹出来;第二个,你没有断你的菩提性,你来生可以继续学佛。就是因烦恼造罪而堕落,这个叫做还好。

但是,你起邪见而堕落,诸位!你去看看《楞严经》五十阴魔,断菩提性!你过去三皈依的善根全部断到乾净,你来生出来是魔眷属,最可怕的就是在这地方。其实我们在乎的是你善根还在不在。就像一棵树,台风一吹,树叶落没关系,你看看树根还在不在?只要树根在这棵树就有希望。我们最怕的就是,你这个人堕落以后,把你的善根也断掉了,那就是邪见了,邪见堕落。就是说,这个人纵令当下不谤,也会因为邪见堕落。

「今因谤堕,得作远因。」这个人在谤毁的当下,他至少听闻到法华的妙义,他至少知道:哦,一切众生皆得成佛,我这个打妄想的心本身就是有佛性。这一念的回光返照,就是未来得度的一个大乘善根。

蕅益大师举两个例子。

「如人倒地,还从地起,故以正谤,接于邪堕。」这第一个譬喻。说你一个人跌倒到地上,你为什么能够站起来?因为你跌倒在地上,你稍微按一下就起来了。你如果跌到海里面去,你就站不起来了。就是,你谤的是正法,你好歹跟正法结个善缘。那你今天如果不谤正法,你直接打妄想去起邪见,那这个堕落就是堕落到深海当中,你就永远也弹不出来。所以,你宁可堕落到地上,你还站得起来,也不要堕落到大海当中。这第一个,因为你「还从地起」。「故以正谤,接于邪堕」,就是用正法的毁谤,来取代你邪见的堕落。

第二个譬喻,如大良医,观重病者,先发其病,后与药令差。就是这个医生一看,糟了!你这个病,病得太深了,病入骨髓了,开什么药都没什么用了。那怎么办呢?你当然先把病毒逼出来。所以先用发散的药,把他内脏的病发散到皮肤,然后才有办法去根治。增上慢人亦复如是。他内心深处的那个坚固的执着,你不把它逼出来,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连释迦牟尼佛都没办法。

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说,常不轻菩萨是不得已的,因为你不救他他也堕落。他要么今生堕落,要么来生堕落。他那个病毒已经中毒太深了,迟早要堕落的。他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打大妄语。打大妄语也堕落,他自己认为自己是圣人;第二个,就是《楞严经》五十阴魔,就追求感应神通,认为他自己见到佛陀,见到谁,那就落魔眷属。而这种堕落就没有回头路了。邪见的堕落是无可救药,因为你把你过去生好不容易参加三皈依、受菩萨戒、听闻佛法的善根全部断到乾净。所以这个时候常不轻菩萨出手是对的,在他邪堕之前用正谤来取代它。这就是为什么常不轻菩萨要这样做,这是不得已。

当然这个地方是大权示现。诸位!你不能够说,欸,我也来学学常不轻菩萨,我对我的同参道友刺激他一下。你不能这样做,因为你是生死凡夫。你只能按照正规的方式,就是前面的<法师品>;他不能接受,你就乖乖地先跟他讲权法,安稳他。所以蕅益大师特别强调,大权示现,善知方便,不妨破格。凡夫不行。这个是只有大权示现可以的,因为他堕落以后,他有本事把他救出来。你让他堕落,你没本事把他救出来。

壬二、劝持

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佛陀招呼了大势至菩萨说,当知一佛乘的妙法的《法华经》,能够「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为什么呢?它能够使令我们趋向于无上菩提。它从内观,从里面内观是捷径。所以在如来灭后,我们应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就回归到五种法门。

这个地方强调如来灭后,它的意思是这样,古德说,末法时代为什么《法华经》特显重要呢?因为末法时代的五浊恶世,众生的邪见烦恼特别炽盛。内有烦恼邪见;外呢,寿命短暂。所以,在末法时代内忧外患情况之下,在内因缘障碍、外因缘不佳的情况之下,他只能修顿超法门才能够得度。你要是生长在风平浪静,寿命给你八十劫、一百劫,你可以慢慢地先修权法,然后佛陀再为你开权显实。你可以慢慢来,不着急,反正你外在的寿命很长,你的生命也没有急迫性。但是你在末法时代不是,你的时间很短,寿命很短,烦恼又那么重,弄得不好马上堕落,所以只能用圆顿法门,直接契入真如的方法,才有办法度脱。

戊二、重颂 分二:己一、颂双开今品信毁;己二、颂双明信毁果报

己一、颂双开今品信毁 分三:庚一、颂事缘之本;庚二、颂时节人名;庚三、颂不轻之行

重颂有两段。先看己一的「颂双开今品信毁」,就是信解的功德跟毁谤的过失。

庚一、颂事缘之本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过去有佛 号威音王

神智无量 将导一切

天人龙神 所共供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在过去世当中,有佛出世,号威音王。这个威音王佛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成就大神通;再一个,具足大智慧。大神通是外相的威德,大智慧是内观的调伏。他以慈悲心来将导一切天人龙神,而且为九道众生之所供养。

这个地方是先说明当时的常不轻菩萨教化的一个时代背景。他依报环境是没有灾难,生活富足,一个福德具足的国土。从正报的人民,所做善法皆得成就,是一个善根深厚的果报体。在这个果报体,可以说是非常适合修学禅定的一个环境,寿命长又没有灾难,这么一个情况。

庚二、颂时节人名

是佛灭后 法欲尽时

有一菩萨 名常不轻

时诸四众 计着于法

在威音王佛灭度以后,「法欲尽时」,就是进入了像法时代。像法时代,就是圣道的理观的力量薄弱了,取而代之的是戒定成就。这当中有一个菩萨,名常不轻菩萨,他所面对的四众弟子的特色,就是「计着于法」。

我们过去做凡夫的时候就是用攀缘心。攀缘什么呢?攀缘五欲的快乐,就造了很多罪业。好了,这些攀缘心的众生,来到佛教以后,没有经过《法华经》的内观的洗礼就直接修三乘法。也就是说,你修行叫做换汤不换药。你过去用攀缘心追求五欲,你还是用你那个过去的攀缘心来修学三乘的法门,只是你把五欲变成三乘而已,而你那个能攀缘的心是不变的。攀缘布施、攀缘持戒、攀缘苦行,那就形成各自的团体。而这个团体就是因为四众弟子众多,拥护者多,所以有大势力。它是这么一个情况,就常不轻菩萨面对的四众弟子是法执特别重的。

庚三、颂不轻之行

不轻菩萨 往到其所

而语之言 我不轻汝

汝等行道 皆当作佛

诸人闻已 轻毁骂詈

不轻菩萨 能忍受之

常不轻菩萨就故意地到了这些四众弟子的处所,「而语之言」,一方面先顶礼,一方面口中赞叹: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所行皆菩萨道,未来皆当作佛。诸人听到以后,有些人当然信服,有些人听到以后产生瞋恚。瞋恚的人就轻贱、毁谤、骂詈,乃至于打这个常不轻菩萨。常不轻菩萨因为内观的力量,「能忍受之」。这就是他所面对的增上慢人。所以增上慢人,就不能用正规的方式教化了。

己二、颂双明信毁果报 分三:庚一、颂信毁果报;庚二、颂结会古今;庚三、颂功德劝持

我们看己二的「颂双明信毁果报」。先看「颂信毁果报」。

其罪毕已 临命终时

得闻此经 六根清净

神通力故 增益寿命

复为诸人 广说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