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此计乃阳谋,名为开诚布公!”
许良呵呵一笑。
“开诚布公?”萧绰错愕,“你准备跟韩国使臣说要对付韩国?”
许良小脑萎缩了一下,是自己用词不准确还是萧绰理解能力有问题?
他就算再自大也不至于当面告诉对方“我要对付你”吧?
“那倒不是,微臣所说的开诚布公是针对韩国百姓。”
“韩国百姓?”
“是。”许良笑道,“此次我大乾夺取的四座城池为卢氏、阴城、寿陵、函东,其中卢氏距我大乾最近,函东最远……”
许良还未说完,上官婉儿忽然开口,“既然卢氏最近,为何不要卢氏,反而要阴城跟寿陵?”
许良嘿嘿一笑,“四城我大乾都可占据,却不能这么做,毕竟是和谈。
占三城也行,但显得我大乾不够诚意。
可若送两城,又辜负了前线将士一番心血。
不若占阴城、寿陵,对卢氏呈三面包围之势……”
萧绰目光一亮,“你的意思是以此形成事实上对卢氏的掌控?”
许良点头,“正是。此举可确保我大乾至少保证对三城的控制。”
上官婉儿皱眉沉吟,“可你此举除了名义上好听一些,还是要送出两城,如何让韩国后悔?”
许良淡淡一笑,“这就要提到微臣之前跟冯源冯大人在兵部的沙盘演练了。”
“待和谈结束,我大乾便可派人前往卢氏、函东一带大肆宣扬,不久之后我大乾将会再次攻伐韩国。
并且可将引水淹城、水源投放粪便、耕种时毁田等举动和盘托出。
再告诉他们,卢氏、函东等地有不少我大乾宛梁、曲叶百姓的祖地,必须收回……”
“嘶——”
上官婉儿倒吸一口凉气,这算哪门子开诚布公?
这分明是赤裸裸的威胁!
人家开诚布公是坦露心扉,说些心里话,你许良这计策是掏心掏肺要人命!
照许良所说,卢氏、函东两地的百姓压根没得选,要么选择成为大乾子民,要么……嗯?
上官婉儿幡然醒悟,再看许良是满眼复杂。
“难怪陛下说许良这样的人若是投了别国她寝食难安,他出计策压根没有底线啊!”
萧绰不禁皱眉,“许爱卿,此举是否太损我大乾名誉?”
此前大乾对韩国出兵,好歹还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为的就是名声。
如今伐韩大胜,装都不装了?
宣扬谣言,制造恐慌,让两城百姓人人自危。
偏许良这做法不是说说而已,一旦实施,必成!
尤其是此次伐韩,王、林二将夺城之快,已然证明一件事:若大乾愿意,可瞬间袭取韩国数座城池!
许良此计则是将这种可能放大,再告诉韩国百姓!
许良摇头道:“陛下,方今我为刀俎,韩国为鱼肉,怎么下刀,还用过问韩国的?”
“陛下,开疆拓土,本就不是什么仁义道德之举。
只是疆域广袤、人口众多,于一国来说就是国力,就是机会!
如我大乾先祖,锐意进取,不断开疆拓土,方有了我大乾如今的疆域跟绝大多数百姓的安宁!
若我大乾只偏安一隅,则列国之中随意举兵皆可灭国,我大乾又何来安居乐业之说?”
眼见萧绰犹豫,许良又道:“宁背一世之骂名,也要为子孙后代谋福祉!”
萧绰身子一颤,凤眸中陡然射出凌厉的光。
“宁背一世之骂名,也要为子孙后代谋福祉!”
如今她已伐韩成功,在河西又获大胜,原本不敢想的事如今都已做成,史书上也必然会留下她的一笔。
若能做成许良所说的“横扫八国,一统天下”之壮举,便是骂名、恶名又如何?
上官婉儿看出女帝意动,主动开口:“那散播谣言之后呢?若韩国出面跟我大乾交涉,又该如何?”
许良笑道:“下官刚才还未说完……在二城制造谣言的同时告诉韩国百姓,若举家迁徙到大乾,可分土地,免三年徭役、赋税等。
先往大乾者,可分良田。
若举城入大乾者,可获封赏。”
上官婉儿目光渐亮。
萧绰目光也变得坚定起来。
若只是散播谣言,制造恐慌,则此计未免太过缺德。
可若再加上招纳、许以利益来看,则不失为妙计!
诚如许良此前所说,大多数百姓对谁是皇帝并不关心,甚至身属何国也不在意。
他们想要的,只是安安稳稳过日子。
是以列国疆域的边城,百姓对于身份归属基本上都没有太大心理障碍。
就跟卢氏短时间内易主,挂了大乾旗帜,军不扰民,百姓也并未有太强反应。
细细考量,许良此计的确可行!
萧绰果断攥拳,再无犹豫,“许爱卿,就按你说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