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情确实难办。”韩林下意识说出这句话。
却瞥见朱元璋眼中的杀气。
生怕五大三粗的朱元璋突然来上一句“难办,那就别办了”,一怒之下掀翻桌子,赶紧说道:“难办但是可以办。”
“哦?什么办法?…快说”,朱元璋眼前一黑,不由的催促道。
韩林道,“每个朝代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亡于贪官污吏,而是亡于政府组织运转失灵。”
“官员不作为才是最要命的,贪污腐败本质上是增加政府组织的运转成本,降低运转效率。”
“而由于国家体量的容错性,是的这种负面影响并不会那么明显的表现出来,由奢入俭难是人的共性,这些人也就只能一路走到黑了。”
“所以这就是元朝以及其他朝代,到了最后,都拥兵自重的原因,个人大于国家。”
“而朝代刚形成,皇帝、开国元勋、大臣世家都重新划分。“
“这些开元之人都是少数的,举底层人民之物力,还能承担上层人物的开销。随着这些王公大臣开枝散叶,这些新生上等人与前人有相同的生活水平诉求。”
“势必会有苛捐杂税进一步压榨底层人民,等到压榨到无法忍受的地步,就会有人站起来反抗。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试想一下,要是陛下现在处于唐昭宗的位置,又有什么办法?”
朱元璋打断了韩林的高谈阔论,“按照你说的,那这个亡国是不可避免的?那还谈什么延至万世?”
韩林连忙忽悠,“我早就说过了,这只是表象。事实汉唐宋元的灭亡,根本原因在于人口!”
“什么意思?”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这与人口有什么关系,人不是越多越好?
自己看着儿子越来越多,别提心理多开心了。
多子多福。
“陛下,每次改朝换代人口都减少大半,这虽然是人间悲剧,然而往往会让新的朝代显得格外轻松。人虽然是资源,然而人也是粮食的消耗者。”
“可能现在开国之处,土地有多少给多少,一户人家给一百亩土地都不成问题。”
“可是慢慢的修养生息,就打个比方,一代产生三个儿子,二代就变成九,三代就变成二十七。而这一户的土地是不变的,每个人的土地会变少。”
“国家也同理,耕地面积就那么大,就算时不时开垦荒地,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自然而然土地不够分,都不用再说官员地主兼并,土地不够分,吃不起饭,那可不就天下大乱?”
朱元璋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难道宋国公的意思是控制人口?要不我马上下令,让大家少生孩子。”朱元璋说道。
韩林擦了擦汗,这哪跟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