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论证(1 / 2)

李善长去找朱元璋告状,朱元璋不置可否。

反而看了李善长一眼,“宰相这个位置,谁不想坐?”

李善长被这句话震在当场。

朱元璋这是准备要把他拿下?

他的脸色一下子就开始泛白。

他的嘴唇哆嗦着,却不敢去看朱元璋。

朱元璋半响才说道说:“放心,咱们是老乡,你对王朝有功,以后要尽力学习。”

李善长对这句话理解得相当随意,得知皇帝并不想换掉自己。

他也不想多说了。

在不久后,朱元璋就发现李善长虽然还对他这个皇帝直接负责。

但是在下面拉拢人心。

这让朱元璋非常不满。

于是才把刘伯温喊回应天。

在一次往常的对话中。

朱元璋对刘伯温说:“李善长现在老了,什么良好建议都提不出来。他还有个致命的缺陷,心胸不宽广,独断专行。”

刘伯温并不知道朱元璋的意思,又想起韩林的提醒。

于是浮躁道,““李善长是开国元老,威望极高,而且他能调和诸将,做宰相是最合适不过的。”

朱元璋奇怪地问:“李善长跟你可是死对头,你还为他说话?”

刘伯温说:“我知道您有换宰相的意思。但换宰相就像是换大厦的柱子,必须是栋梁之材才好,如果用几根小木头捆在一起充当梁柱,即使换上去了,也会马上倒下。”

朱元璋并未被刘伯温的比喻所打动。他脑海中浮现出下面这些历史人物:西汉的霍光、东汉的曹操、曹魏的司马氏父子和东晋的桓温等人。

这些人都是声名显赫的人物,都是一个帝国在某一时段的顶梁柱,都是宰相。

皇帝与丞相之间的对抗。

是一直以来都有的,特别是元代宰相的权力之大,让朱元璋感到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