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番外2 贾诩之死(2 / 2)

当然了,杨广那时候,为了开路,也是花了一些代价的。从这个角度说,杨广的地理贡献还是有的。他不仅造了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也为汉人进入雪域高原打了前站、趟出了一条路,留下了记载。

不过有一说一,后世杨广那么干,动机未必有多高尚,他确实是好大喜功,是为了威慑雪域高原上的吐谷浑,让吐谷浑向隋朝臣服。

他的这个目的也确实短暂实现过,在杨广亲自巡视抵达青海湖地界后,吐谷浑没想到隋朝军队居然可以无视祁连山的险阻直接上来,所以立刻跟隋朝虚与委蛇认怂了。只不过杨广完蛋后没多久,吐谷浑就又抖起来了,那种怂也就跟高句丽的暂时认怂差不多性质,到了唐朝依然要跟中原王朝叫板,这都是后话了。

如今诸葛瑾帮马超指出了这条路,也算是又提前了将近四百年,让汉人的触角深入雪域高原,先占个坑,顺便还能包抄绕后解决贾诩。这两个收益合在一起,也就值得付出一点基础建设和趟路的代价了。

诸葛瑾觉得,虽然提前了快四百年,但是在他和二弟这些年的种田建设下,如今大汉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要达到原本历史上隋唐的程度,还是可以做到的。

既然历史上隋人可以,那么现在的汉军也可以。

克服了心理层面的恐惧和畏难情绪后,马超很快就开始着手这个计划。

说到底,有些事儿只要肯去做,总是能啃下硬骨头的,只是平时下面的人迷茫,找不到目标。

有了诸葛司徒的智慧和历史成就背书,项目的参与者们本身就会信心倍增,哪怕原本觉得没戏的,一想“这事儿是诸葛司徒说过能做成的,那就肯定做得成”。

诸葛瑾对这个时代大型工程的信心加持力度,绝对比两千年后马斯克说“我想登上火星就一定能登上”还要强一百倍。

……

马超按照诸葛瑾指示的办法,奋斗了两个月,果然被他趟出了一条从青海湖上游、翻越祁连山重回河西走廊的道路。

这个过程,自然是无比血腥的,但是好在没死什么汉人——几个月前才刚刚被征服的氐族部落,倒是被马超用极为高压的手段,消耗得不行。

为了打通青海湖祁连山谷道,至少一两万氐族人死在了修路开山的沿途,都是之前抵抗最顽强的刺头。经此一役,河湟氐族的桀骜也被彻底削弱。

时间转眼来到章武四年的九月底,眼看快要入冬了,祁连山谷道也随时有可能被大雪封住。

河西的酒泉、敦煌等地,当地那些自立的汉人和羌人部将,也都松了口气,觉得朝廷今年是不会再来征讨他们了。

胡天八月即飞雪,马超之前七月份天热的时候都没来,怎么会九月底反而突然远征动手呢?这不科学。

狡诈如贾诩,也放松了警惕心。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十月初二这天,马超突然走青海湖西北的一处祁连山谷,从雪域高原上冲下来,直插玉门关。

贾诩想破脑袋,也不可能想到马超会从那个方向出现。

等贾诩反应过来时,马超已经先夺了玉门关。

马超的思路很明确,他不在乎是否能第一时间攻破酒泉郡或者敦煌郡的那些城池,他要的只是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就掐断玉门关。

掐掉玉门关之后,贾诩就无路可逃了,或许他还能往东北方向深入大漠,但是那些地方都是死地,去了也得活活饿死渴死。

玉门关的守军,面对突然出现的马超,完全没有任何抵抗意志。毕竟他们已经没有可以效忠的朝廷了,大汉的军队重新抵达这儿,他们当然是直接弃暗投明了。

十月初九,马超夺玉门关。十七日,便进了敦煌城。

十一月初,回师酒泉,十一月中旬酒泉城破。

破城之前,贾诩就跑了,他果然选择了往东北方的大漠深处逃。

但最终的结果,也完全没有悬念,拖到腊月底的时候,从酒泉东北居延海的方向,一队灰头土脸的残骑原路返回了。

被汉军骑兵的巡逻队截住后,为首的敌骑军官立刻就表示愿意投降,还说他们是被裹挟的,如今已经取了贾诩的首级回来投献。

巡逻的汉军骑兵军官听说有贾诩的人头,不敢怠慢,立刻检查了一下,然后上报送到马超案头。

马超又亲自验看,确认是贾诩的人头,终于松了口气,让人送回雒阳报功。

唯一可惜的是,没有能活捉贾诩,为此马超还询问了情况。

原来,那些背叛贾诩的西凉军官,原本也想过活捉,也知道活捉了封赏更厚,但是没办法,直到最后时刻,贾诩身边还是有一些死士比较死忠的。

当时贾诩带去的这批突围骑兵,都已经到了饥寒交迫的极限,他们被逼到了居延海大漠中,没吃没喝了好多天,因为所有回到有人区的路都被马超的巡逻队堵死了。

最后这些人完全是出于对渴死饿死的恐惧,临时起意反了贾诩。为了尽快控制住局面,让死忠贾诩的那部分骑兵放弃抵抗,双方只能下死手争取尽快结束战斗。

贾诩在乱战之中被杀,他的那些死忠才彻底瓦解了。

“可惜了,不过还好尸首还在,还可以再加刑以示耻辱。”马超叹息之后,也就不再纠结。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