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州步卒的驱赶下,阉奴们如同一群被驱赶的绵羊一般,无奈地向着公孙越的亲卫队们发动了冲锋。他们脚步踉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却无法停下脚步,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停下,等待他们的只有平州步卒的箭矢伺候。
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残酷而巧妙的策略,旨在筛选出最优秀的阉奴。在这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只有那些能够在激烈战斗中斩获军功并存活下来的阉奴,才会被认为具有更高的价值。拥有军功意味着他们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和勇气,而能够在生死搏斗中幸存下来,则证明了他们身体的强壮和适应能力。
这些阉奴在经历了如此严酷的考验后,其价值无疑会大大提升。他们将被送入捕奴司,接受张让的驯化,成为一名出色而优异的奴才。然而,这背后还有另一个深意。
由于北方波才练兵频繁,总能抓捕到大量的异族回到平州。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就像野草一样,数量众多且难以根除,仿佛杀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将这些异族就地屠杀,虽然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但实在是太过可惜。毕竟,平州境内对于阉奴的需求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这些阉奴不过是多余的一部分。
因此,让这些阉奴去冲锋陷阵,不仅可以消耗他们的数量,还能让他们在战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不至于白白浪费。这样的举措既解决了阉奴过剩的问题,又能让他们以一种有价值的方式死去,可谓是一举两得。
平州步卒们静静地站在盾牌后面,仿佛他们并不是身处激烈的战斗之中,而是在观看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他们的目光冷漠而专注,近距离地观察着眼前的场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目前他们的职责就是围困这些守护公孙越的亲卫队。
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才能真正成长。
林北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命令平州步卒们仅仅只是为了包围敌军,让阉奴上前和幽州部队厮杀,平州步卒们观望即可。眼前的阉奴们展现出的拼命技巧,让平州步卒们大开眼界,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阉奴们悍不畏死,一次又一次地发动着猛烈的袭击。他们的人数众多,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向前方。尽管公孙越的亲卫们个个身经百战,但在阉奴们的人海战术面前,他们也逐渐陷入了困境。
这些亲卫们虽然能够以一敌十,轻易地斩杀那些没有甲胄护身的阉奴,但阉奴们的数量实在太多了。杀了一个,还有另一个补上;杀了十个,还有更多的阉奴继续向前。亲卫们的体力在不断地消耗,而阉奴们却似乎只要有空缺显现,就有阉奴补充一般。
当亲卫们的体力逐渐耗尽,露出破绽的时候,就是他们生命终结的时刻。阉奴们毫不留情地抓住这些机会,给予亲卫们致命的一击。
作为以游牧民族为底蕴的阉奴们,他们对敌人向来没有多少感情可言。他们遵循着一个简单而残酷的规则:车轮以上的男丁,尽数屠杀。更何况,这些公孙越的亲卫队,都是一个个孔武有力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