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郝亮的想法,也需要不少的财力和物力,而他现如今赚钱的就是长丰的铁厂,以及投机的玻璃制品,所以急需开发出更多赚钱的商品来。
“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郝亮呵呵一笑。
不日,郝亮便找了几个识字之人,安排他们在大街小巷的院墙外,在醒目位置写上了他想出来的口号,并把鼓励生育和吸引各地百姓的奖励方针张贴到大街小巷的告示栏。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这口号,是郝亮另一世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口号,他认为是不合适的,所以结合这一世的实际情况,他稍作修改,效仿前世最土的宣传方法。
不多久,许多百姓便开始围观。
“王老六,你丫的中大奖了,有奖励可领了”,一个认识字的中年人对一个憨憨的青年道。
被人叫做王老六的青年呵呵一笑,挠了挠头道:“吴大哥别拿我开玩笑,我连上面写的啥也不认识,还中大奖,如果非要说我中奖,那也是从田间回来的时候逮到一只野兔。”
王老六呵呵笑着,加上逮到了兔子,脸上更是喜悦。
“卧槽,老六,你这兔子可是见者有份啊,我们都好多天没尝到荤腥了”,吴姓汉子调侃道。
听罢,王老六连忙将衣襟紧了紧,紧张兮兮的道:“我媳妇怀着孕呢,这个兔子是给她补身体的,你们想都别想!”
“呵呵,老六别紧张,咱们乡里乡亲的,不至于抢你的兔子,告诉你吧,这告示上讲,咱们玉都老百姓每生一个小孩,奖励三百斤粮食和二亩田产,所以你是不是中大奖了”,吴姓汉子道。
“啊?生一个孩子就要奖励三百斤粮食和二亩田产”,王老六愣了一下,随即转身一溜烟朝家中跑去。
“这个老六”,吴姓汉子摇摇头。
“老吴啊,你说的可是真的?”
一旁的人问道。
“当然,这上面不光说生孩子奖励粮食和田产,而且说了,要是介绍远方的亲朋好友来玉都定居,不仅介绍人有奖励,给你们过来的亲朋好友也一次性奖励”,吴姓汉子故作深沉道。
“奖励什么?”一个中年人伸长脖子问。
“介绍人一次性奖励三百斤粮食。”
吴姓汉子道。
“那过来的亲朋好友呢,怎么安置,有没有优待”,中年人连忙问。
“那自然是有的,而且非常优厚”,吴姓汉子再次装模作样道。
“老吴你就别装深沉了,知道你识字,你是文化人”,中年人瞪了一眼吴姓汉子道。
“咳咳,呵呵,急什么,且听我慢慢道来,这个过来的亲朋好友嘛,以家庭为单位,每户奖励一套宅子,每人奖励二亩田产,三百斤粮食”,吴姓汉子说完,仰起头,很是得意。
“这么好,比我们刚来的时候幸运多了”,一旁的百姓起哄道。
“是啊是啊,让人羡慕呢。”
“你羡慕个蛋,你家的粮仓有不少粮食吧,今年秋收后,估计好几年都吃不完吧。”
“你这个马三,关你什么事,我羡慕怎么了,我赶紧要去通知我远房表舅一家”,说着便赶紧离开了。
“我也去通知我姐夫。”
“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