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天下大乱(1 / 2)

熙顺四年,因南征朝廷不断向百姓征赋税,纳壮丁,再加上官绅士族的勾结欺压,让大周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流离失所,多地早已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

就在苏玉灼收复扶摇城后,雍西郡叛乱,流民推举没落士族蒋谦为起义军首领,聚集十万流民攻入安施城,杀死雍西郡守自立为王。龙城、真定二城因守将跟随大军南征,群龙无首,守城副将只知贪图享乐,前后爆发了兵变,虽都被武力镇压,但此时二城的天空早已被一层乌云笼罩。邢州、荥阳、泺邑三郡,匪寇聚众者不计其数,很多流民为生计,也加入其中,使得三郡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庆元帝看到大周的天下就要毁在自己手上,痛心疾首。他不愿意做那个亡国之君,便连下五道圣旨,让苏玉灼带兵回京,护卫京师,同时令康王奔赴康棠城,与大夏国议和。

康王前往康棠城恰好经过苏玉灼临时驻守的钟县,苏玉灼听到康王来了,以为又是催促她回京的,便不情不愿的带领众将去接见了康王。

康王跟随苏玉灼进了县衙,康王看着这个作为临时中军营寨的破旧县衙,好奇的问道:“苏帅,这县衙如此破旧,为何不选一处更好的住所?”

苏玉灼答道:“回禀殿下,这钟县县城的百姓,因受战乱波及,死的死,逃的逃,早已十不存一,臣不愿再过多叨扰当地百姓。”

康王赞叹道:“苏帅大义凛然,爱民如子,真乃我大周众臣之楷模啊!”

苏玉灼猜到康王的来意,便不再想和康王做过多纠缠,便说道:“殿下谬赞了!殿下如若是让臣回京的话,恕臣不能从命。”

康王闻言,不再是一副和颜悦色的神情,转而变成严厉的质问:“苏帅,难道也想自立为王?”

苏玉灼没有被康王的言辞吓到,仍旧平静的说道:“殿下,如若臣真要自立为王的话,那臣就不会让杨前辈和国公带领大军和臣的帅印返回上京城,而自己只留两万军士在身边了。殿下如若怀疑臣,那殿下可以带走这剩下的两万军士,臣就此一人带着顾维帧远遁江湖,不再过问朝事。”

李秋水和许无名兄妹闻言,立马也站出来说道:“末将也愿辞官归隐,请殿下成全。”

康王见此,叹息道:“你们……哎,罢了!”随后对着苏玉灼单膝下跪,苏玉灼众人见此,立马上前要将他扶起来,康王甩开众人的手臂,说道:“苏姑娘,本王有一事相求,还请看在多年相识的份上,切莫推辞。”

苏玉灼见此,也单膝跪在康王面前说道:“殿下,臣何德何能,受不起殿下这等大礼托付。”苏玉灼以为康王以此来逼迫她回京勤王,故不敢一口答应。

康王也明白苏玉灼错会了他的意思,便解释道:“苏姑娘,你误会了,本王不是想逼迫诸位回上京城。而是本王的一件私事。”众人听闻,更是一头雾水,康王看着众人疑惑的眼神,接着说道:“本王知各位都是我大周的仁人志士,当世俊杰。现如今,我大周危如累卵,岌岌可危!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本王愿为我高氏江山流尽最后一滴血,但实在不忍心本王的年仅六岁的幼儿跟着我和大周一同覆灭。所以此次特意绕道过来找你,就是想把小儿托付给你,还望你为我大周高氏保留最后一滴血脉。”

苏玉灼闻言,连忙宽慰道:“王爷,您是不是多虑了。国公带着大军已经返回,天宁卫回到上京城,在国公的带领下,必能护住京师。各地的将领也都返回了驻地,不出一个月,必定能稳定各方动荡局势。等各方安定后,再去围剿雍西的叛乱,必能一举灭之。至于大夏国,经过此次一战,他们连皇帝都丢了,必定近期也不会向我大周动兵,我朝便可借此稳定朝局,修养生息。如此,何至倾覆呢?”

康王苦笑道:“苏姑娘,你有所不知啊!三天前,我得到军报,晋州你舅父柳林突然病故,你的表哥柳少斌掌控了整个晋州,脱离了朝廷的掌控,也有称王之嫌。而北边门户云中郡,被带着满腔怒气的勿吉族搅得天翻地覆。我大周高氏的命数已定,本王已经看不到任何转圜余地了。”康王说完,便对着门外喊道:“杨先生,你进来吧!”

杨宥谦牵着一个稚子,手中拿着莫问剑,走了进来。

康王接过莫问剑,说道:“本王从国公那里扣下了莫问剑,本王知道,这莫问剑救不了我高氏皇族,还是留给更有用的人吧!”然后对着小孩说道:“这是我的小儿,高君赫。赫儿,快拜见苏帅,就是父王与你说的要做你师父的人!”

高君赫立马双膝下跪,伏地一拜:“徒儿君赫,拜见老师!”

苏玉灼有点懵,接收信息太多,一切发生太快,莫名其妙又一个稚子跪在面前喊她老师,愣了一会后,才反应过来,赶忙把高君赫扶起来,说道:“那个……王爷,我现在脑子一片混乱。您这……”

康王打断她说道:“苏姑娘,本王此次是去康棠城与大夏议和,之后再前往大梁和大羌议和,希望先能稳住三国,再来设法稳定朝局。时间紧迫,本王该说的都说完了,本王先告辞了,望与诸位还有再见之日,各位珍重!”

康王说完,便大步朝门外走去。苏玉灼几人看着康王离去的背影,还呆呆的愣在原地,过了好一会,李秋水才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说道:“玉儿,这天下真要大乱了吗?”

“玉儿!”一句哭喊声,从门外传来,苏玉灼朝门外望去,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苏母和她的大姐还有她的女儿裴瑾。苏玉灼立马冲上前去,一把抱住三人,四人相拥而泣。过后,苏玉灼连忙问起,大哥为何没过来,苏母告诉苏玉灼,她大哥不愿放弃在上京城的生活,便留在了上京城。苏玉灼知道他安全,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苏玉灼安顿好家人,便来到了县衙的牢房,望着牢房里面的顾维帧,说道:“你还真有血性,饭也不吃,想要以身殉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