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帧将苏玉灼紧紧的搂在怀里,温柔的说道:“我有你们母女,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次日,苏玉灼去给裴瑾送早餐,一直敲门都未答应,苏玉灼顿感不妙,直接推开门就看见房中空无一人,房间被打扫的整整齐齐,苏玉灼立马召集家中的下人,询问裴瑾的下落,才得知裴瑾一大早就拎着包出去了,苏玉灼立马找到顾维帧质问道:“都怪你,昨天说的什么混账话,现在她跑了吧,这会估计去找魏泽恺那小子了,你让我怎么跟陛下交待。”
顾维帧赶紧宽慰道:“夫人,你别急,不会的,瑾儿有分寸。”
就在两人打闹期间,下人来告知弘文帝的贴身太监在府门前下了车。
苏玉灼二人一听,以为有圣旨,立马出门准备去迎接圣旨,贴身太监见到苏玉灼二人,就迎了过来说道:“恭喜王爷,丞相,有天大的喜讯,陛下令奴才来给二位传个话,郡主已经答应嫁给陛下了,此刻正在宫中,陛下让二位挑选黄道吉日,准备大婚,越快越好。”
苏玉灼还有些愣神,顾维帧推了一下她才反应过来,连忙答应,等太监走后,问道:“这丫头又是闹哪出?怎么突然就决定嫁给陛下了?”
顾维帧笑道:“我说我的王爷,你日后做事能否稳重点,每日喳喳呼呼的,成何体统。”说完就一溜烟跑了进去。
苏玉灼在后面喊道:“我问你话呢,顾维帧!”
顾维帧得到旨意后,亲自跑到礼部,和礼部尚书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把皇室大婚的礼仪都进行了梳理,生怕错漏一处,也是忙的不亦乐乎。苏玉灼也放下了军中事务,经常去宫中看望裴瑾,给裴瑾量尺寸,她也想为女儿亲自缝上一件婚服,奈何自己从小就不爱女工,手被扎的一个个洞不说,缝个凤凰缝得连鸡都不如,可把一旁的许月凌等姐妹逗得不行,顾母和苏母实在看不下去,抢过苏玉灼手中的红绸和针线就开始忙碌起来,苏母一脸嫌弃的说道:“你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苏玉灼不死心,又想去给凤冠加点装饰,也被顾母嫌弃,她无奈又回去了宫中,想婚礼那天亲自为裴瑾梳头,穿戴凤冠,就想先找裴瑾试试,倒腾来倒腾去,把裴瑾的头发弄得乱七八糟的。裴瑾无奈的说道:“娘,你还是去军营里吧!”
苏玉灼找到顾维帧诉苦道:“相公,怎么我嫁女儿,一点忙都帮不上啊?”
顾维帧安慰道:“你都为我大周生了个皇后了,你还需要做什么啊?”
苏玉灼白了一眼顾维帧说道:“就你油嘴滑舌!”
两个月后,弘文帝和裴瑾大婚的日子,苏玉灼将所有宫女支了出去,为裴瑾梳着头发,一脸慈祥的说道:“我的瑾儿,还这么小,就要嫁人了,娘亲真舍不得啊!”
裴瑾握着苏玉灼的手说道:“陛下现在已经亲政,必须要举办大婚才能更加稳固皇权,我知道他的志向,所以我要成全他。”
苏玉灼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问道:“你喜欢陛下吗,瑾儿?”
裴瑾陷入了沉思,沉默良久才说道:“我和皇帝哥哥一起长大,我也分不清我对他是哥哥般的喜欢还是情爱中的喜欢,但……我和他相处在一起,会很开心,这样或许就够了吧?娘亲,你放心,女儿绝对不是因为你和爹爹才嫁给陛下的。”
苏玉灼抚摸着裴瑾的秀发,说道:“娘知道,我的瑾儿真的长大了,而且越来越漂亮了,娘亲也为你骄傲!”
裴瑾调皮的说道:“当然,我可是风华绝代的秦王殿下的女儿,等我穿上凤冠霞帔,一定比您还漂亮,信不信?”
苏玉灼眼含热泪的说道:“我信,娘亲相信,我的瑾儿是世间最美的新娘!”
“良辰吉日,大婚之礼,珠联璧合,欢愉永年,圣仪既备,嘉礼观成,赐秦王苏玉灼嫡女裴瑾,册为皇后,皇帝纳后,吉时礼成,拜!恭请皇帝、皇后入福清殿!”
在赞礼官一句句的呐喊声中,高君赫和裴瑾二人,在百官的注视下,一步步走来,两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苏玉灼和顾维帧看着这对新人,也颇感欣慰,两人初遇时,一个四岁,一个六岁,跟随着他们夫妻二人在战场上历经腥风血雨,如今虽年纪尚小,但已经让他们看到大周光明的未来。
大婚后,裴瑾恢复了往日的灵动活泼,她将左玄梦请进了宫中,拜了他为师,左玄梦也是倾囊相授,再加上裴瑾所练习的轻纱烟云步,集百家之长,裴瑾在一点点的将其融汇贯通,武功得到了飞速提升。
年末,新的《莫问兵榜》排名颁布,自从程瑾泽离世后,这是程禺编纂的第一卷兵榜。此次兵榜有所不同,因两国防御的加强,莫问谍网没法收集评估大夏境内的武林豪杰,因此程禺和苏玉灼夫妻二人商议,此次兵榜就让大周境内的习武之人上榜,大夏之人一律不入此榜,这也能让大夏境内的习武之人早日期盼着两国一统,给大夏朝廷造成一定的压力,通过《莫问兵榜》扰其民心,这主意甚好,得到了苏玉灼夫妻的鼎力支持。
《莫问兵榜》一经公布,引起轩然大波。大周境内的习武之人连连叫好,都称这才是独属于大周国的兵榜,支持以后都应该这样编纂,当然也有少数人认为《莫问兵榜》当属天下习武之人,现在这样一来有公器私用的嫌疑。这兵榜传入大夏境内后,却引起了公愤,有斥责莫问阁不公,有指责大夏朝廷对莫问阁过分约束的,在大夏境内闹的沸沸扬扬。大夏朝廷见此,也果断采取了补救措施,明景帝下令荣宵阁阁主李苒,在最短时间内,也编纂出一卷类似《莫问兵榜》的兵榜,明景帝亲自命名为《澹月空凌》,此榜分四榜,澹泊者文人雅士也,澹榜乃收录大夏境内的文人雅士,是为才子榜;月者天上月,可望不可及,月榜乃收录大夏境内二十岁以下的武学天才,是为良玉榜;空即无我,乃武学的最高境界,故空榜收录的是大夏境内的武林高手,是为冠绝榜;兵锋凌厉者是为神兵,故凌榜收录的是大夏境内的神兵利器,是为兵榜。明景帝有意将兵榜放在末等,想借机讽刺大周的《莫问兵榜》。
此榜虽详细,但要想在极短时间内编纂出来也绝非易事,因此在一个月后《澹月空凌》公布出来的时候,大夏的子民并不买账,都把其当成了一个笑话。明景帝也明白了,要想撼动有近百年历史的《莫问兵榜》在习武之人心中的地位,绝非易事,这让他在暗中不得不唾骂大周朝廷的阴险狡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