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狠狠的警告(1 / 2)

二厂的工作,其实没有外人看的那么简单,

打造防弹钢板,算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并不是他们唯一的工作,

工兵铲的仿制,甚至是刺刀的仿制,任务也就给到了他们头上,

其实,这有点强人所难,材质的问题是跑不了的,

外形可以做得差不多,但是性能真的不一样,即便李强带过来的其实不是真的军品,那个技术含量,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模仿出来的……

总部也不可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依赖意味着容易被淘汰,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材质不过关,做出来的工兵铲也不堪大用,挖点硬土都可能卷刃,

晋西北这地方,多的是硬土……这些都可以克服的,国内太多地方需要这些东西,而且,工兵铲是可以改良的,毕竟别人已经做到了。

至于头盔,李强没纠结在这上面也是有原因的,防止爆头,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把敌人的头爆了。

对这个问题,到二十一世纪都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个时代更不用想,

做个超硬的头盔,当然可以,但是在战场上根本得不偿失……

哪怕是有坂子弹,三百米距离就可以穿透现在的头盔,即便打不穿,那个冲力也可以直接把脖子扭断……

总结下来,就是不可行。

……

高勇,作为一个以前在汉阳兵工厂,然后又进入到了太原兵工厂,最后到了八路军的铁匠铺……

没办法,搞技术的人,性格就这么直,

国内这个时代的兵工厂都不怎么规范,技术也都是引进国外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八路军这个兵工厂的规模和制造能力,其实跟兵工厂完全搭不上边,

充其量就是能修修补补那些损坏的枪械,复装一些子弹什么的,造炮弹都不可能,

至于复装出来的子弹,质量真的是有口难言,

哑弹,卡壳都是常见的,炸膛也不是少数,

高勇负责的就是这一块,但是没办法,检查的方法就是靠有经验的工人拿好的子弹来对比,完全没有一个标准,

感觉这个是合格的就发下去,感觉不行的就留下来等着返工……

产量提高不上去不说,使用的一线部队也很嫌弃,但凡手里有在鬼子那里缴获的,就决不用复装的。

然后,突然后勤部来了个李云龙,当上了一把手,

这个人,其实也是个名人,老革命了,编框出身的,没什么文化,至少在386旅的管理层眼中是这样,

能带兵,能打仗,鬼点子也多,反正在敌人面前就是不吃亏的主,

当然,缺点也一大堆,

插科打诨这个是旅里面排得上号的,

随时随地都可能违纪,压根就没考虑后果,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个小农主义,尽想着自己的小团体,甚至说是搞山头主义也没什么错,确实没有什么大局观,

遇到这样的领导,其实高勇是有点排斥的,

可能稀里糊涂就被他给带偏了,这个时代,生存可不是那么简单,还有站队的问题,

还好的是,总部一个任命书,兵工厂跟后勤部剥离了,

不过这对高勇来说,也只是多了一个缓冲,他早已经对这个兵工厂无语了,

枪栓,完全不可能靠手打的,老师傅做到了,也是没推广的能力……

接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他变成了三厂的品质主管,

三厂,是分离出来的弹药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