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思政(1 / 1)

二、农业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基。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之必然要求。

三、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当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四、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当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此二者,须细辨之。前者为区域重大战略,后者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五、坚持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深入探索与不断实践之过程。必须恪守核心要义,坚定不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六、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抓好党的各方面建设,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将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置于首位,乃新时代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之重大创新。

七、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为党的政治建设之首务。全党须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与规矩,在政治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须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之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之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党内生活之侵蚀。

八、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均为民族生存发展之精神支撑。一切民族精神,皆曾为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之时代精神。同时,一切时代精神,将随历史变迁融入民族精神长河,丰富发展民族精神之时代内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共构当今时代之中国精神。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色,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之重要保证;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引领时代前行、具鲜明时代性与强大生命力之重要根源。

九、“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之野蛮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展开长达十四年之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之抵抗,乃抗日战争之起点,亦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序幕。

十、卢沟桥事变爆发,当地中国驻军奋起抵抗,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东方主战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在西安事变后。

十一、中国共产党准备严格履行政协协议。政协会议闭幕后次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全党准备为实现政协协议而奋斗。同时提出,须提高警惕,注意“阵地的保持与继续取得”,做好自卫战争之准备,而“练兵、减租与生产”为区当前之三件中心工作。

十二、1954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关于有步骤地将有十个工人以上之资本主义工业基本上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之意见》,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兴起。起初,主要为个别企业之公私合营。此为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在企业内部之联系与合作。

十三、1953年年底以前,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着重发展以加工订货、经销代销为主之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此为国家与私人工商业外部之联系与合作。

十四、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经济,除资本家领取定息外,与国营企业已无原则区别。

十五、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与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在企业利润分配上均实行“四马分肥”之原则。

十六、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伟大历史性胜利。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成为中国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解放被束缚社会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伴随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中国社会阶级关系亦发生根本变化。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被剥削境遇,成为掌握国家生产资料主人,实现真正当家作主。因此,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