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提拔为义兵队长(2 / 2)

出身于玄菟的徐荣凭借过人的能力迅速被当地长官赏识,提拔为义兵队长。

光和年间(灵帝时期),徐荣率领一支由老弱病残组成的部队,成功击败了数千来犯的入侵者,得到了时任幽州牧刘虞的嘉奖,也因此获得了飞黄腾达的机会。

受到刘虞的器重,他被调往京城进入大将军府服役,并因武艺超群而被何进选入羽林军担任要职。

对于徐荣这样的出身贫寒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他自然倍加珍惜。

他勤于训练手中的士兵,希望有一天能率兵出征,为国效力。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 ** 爆发时,何进命令他跟随朱儁参与讨伐波才率领的十万汝南黄巾。

当时朱儁认识到波才的崛起必须尽快扼杀,否则一旦与黄巾首领张宝汇合,将极大增强黄巾在中原的力量,给官军带来灾难性后果。

朱偶立刻向中原各地的驻军发出征调命令。

短短几天内,他已经集合了近六万的大军!其中中高层将领如曹操、孙坚、袁术、鲍信等人日后皆成为乱世枭雄。

得知此消息后,黄巾军首领波才迅速指挥其部队逼近长社地区,双方便即将在此展开决战。

面对黄巾军人数众多的优势,若采取传统的直接对抗战术,朝廷军队定将不敌。

为了击溃波才的主力,朱焦特意召集众将领开会商议对策。

最终,他们决定采纳徐荣提出的“火烧长社”

的策略。

这是一招耗资最少、胜率最高的奇策,果然,数万黄巾军猝不及防间被困在长社城内,当熊熊大火燃起时,造成了巨大伤亡,就连波才也在这场火海中丧生。

这次胜利,离不开朱焦明智领导和徐荣计谋的重要贡献。

因此,徐荣战后升迁为中郎将,并且此时他的地位已远超许多知名将领,比如曹操与袁术。

放眼整个朝堂,武官职位能高过徐荣的也屈指可数,因为在汉末时期中郎将并非寻常官职。

即使经历多年宦海沉浮的老将卢植,出征前也不过是中郎将一职而已。

由此足见灵帝对徐荣于长社之战中的杰出表现极为认可,而当时年仅二十多岁的徐荣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随着长社之战落幕,官军在中原地区逐渐扭转局势,在随后的时间里,南阳方面黄巾将领张曼成也被消灭,地公将军张宝等也被朱偶和徐荣彻底击垮。

四个月之后守城失陷而亡。

而黄巾 ** 的核心领导者,包括天公将军张角和人公将军张梁也相继身亡,持续了近十个月的黄巾之乱终于被多方平定。

徐荣也因此建立了巨大的功绩并深受大将军何进的青睐。

不久后,到了中平三年,凉州又爆发叛乱。

何进派遣徐荣率领一支羽林军前往凉州,支持董卓平定当地的叛乱。

对于徐荣出色的表现,董卓甚为赞赏,并试图用重金收买他,但徐荣坚决拒绝,令董卓十分尴尬。

在徐荣看来,接受董卓的贿赂无异于与边疆大吏私通,违背了忠诚的原则。

因此,在成功协助董卓平定叛乱之后不久,他未顾及董卓的面子,直接带兵返回洛阳。

如果徐荣能够预见后来的历史变迁,他或许会对当时的决定感到无比遗憾。

三年后,汉朝天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几何时才华出众、前景无限的徐荣最终成为时代洪流中的一粒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