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冀州邺城,袁隗和董卓已经完成了兵马的整顿。此次,二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放弃进攻虎牢关,转而渡过黄河,直接进军洛阳。这一决定表面上出人意料,实际上是他们对局势进行仔细研判后所做出的战略调整。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心中一紧,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对策。营帐中,众人面色凝重,都意识到形势的严峻。
郭嘉说道:“青州军的战斗力已经形成,再加上有魏延、甘宁二位将领带领,以逸待劳,相信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诸葛亮轻摇羽扇,分析道:“邺城离洛阳不远,敌军来势汹汹。我军应当以逸待劳,设下埋伏,等敌军渡河时,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庞统点头赞同道:“诸葛先生所言极是。可以派遣一支军队埋伏在黄河岸边,另一支军队守住洛阳城池。等敌军渡到一半时发动攻击,必定能够大获全胜。”
我沉思片刻,点头道:“此计甚妙。我会禀报天子,由天子裁决。”
朝堂上,众位大臣听到叛军竟然领兵前来攻打京师,气氛异常紧张。
卢植说道:“目前,朝廷招安的青州军可以部署在黄河沿岸,伏击叛军。”这个说法与军师们的决议不谋而合。
而王允则担心道:“青州军刚刚成立,他们对朝廷的忠诚还未可知,恐怕这个计策无法完全实施。”
看着朝中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天子刘辩也一时拿不定主意。
“诸位大臣,以本王所见,当下之计,可遣青州军布阵黄河沿岸,设伏叛军。此外,我军应以逸待劳,静候佳音。待叛军渡河至半,我军骤然出击,必能一举破敌。此计甚妙,还望陛下圣裁。”我上前说道。
陛下听后,微微颔首,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渤海王所言甚合朕义,诸位大臣有何异议?”
众大臣议论纷纷起来,有的点头表示赞同,认为此计可行;有的则面露忧色,担心其中变数。
此时,王允站出来,拱手道:“陛下,渤海王此计虽妙,但叛军狡诈,恐有变数。我军还需做好万全准备,以防不测。”
我微微一笑,答道:“王御史所言甚是。我军不仅要在战术上谋划,还需在战略上布局。此次叛乱,乃是对我大汉的考验。我等当团结一心,共抗外敌,方可保我大汉江山永固。”
卢植道:“渤海王计谋整合当前形势,臣恭请皇上圣裁。”
陛下见状,龙颜大悦,道:“爱卿所言极是!朕决定采纳此计。然战事紧迫,还需诸位爱卿齐心协力,共同抗敌。”
众大臣齐声应道:“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天子刘辩见我如此果断,便道:“既然如此,朕下旨封渤海王为摄政王,可相机行事,希望摄政王此次旗开得胜。”
听到天子下旨,我赶忙跪拜道:“臣弟谢过皇上,臣弟定当不辱使命,保卫我大汉江山。”
回到府中,我将朝堂上的事情告诉了众人。言道;“当前情况紧急,魏延、甘宁听令,你二人率青州军埋伏于黄河岸边,待敌军渡河过半,即刻出击。关羽、张飞率部守城,不得有失。廖化率部随我前往黄河渡口。”
众人领命而去,开始积极准备迎敌。我站在营帐外,遥望黄河,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洛阳,保卫汉室江山。
数日后,董卓和袁隗的联军开始渡河,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对我军的埋伏并未察觉。正当敌军半数渡河之时,魏延和甘宁率领青州军骤然杀出,如猛虎下山般气势汹汹。敌军此时阵型并未展开,突然遭遇大军攻伐,顿时大乱,死伤无数。
董卓眼见形势不妙,立即率领他的天雄军冲杀过来,力图改变战局。天雄军的骑兵们个个身经百战,他们骑着膘肥体壮的战马,手持寒光闪闪的兵刃,如一阵黑色的旋风席卷而来。然而,面对如此强敌,青州军却毫无畏惧之色。他们迅速列成长枪大阵,步伐坚定,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毅。
战场上,黄沙漫天,旌旗猎猎。天雄军的骑兵们发出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冲击力,如潮水般向青州军冲来。然而,青州军的长枪大阵稳如泰山,密密麻麻的长枪如林般竖起,让敌人的骑兵难以靠近。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战场上,喊杀声、金属碰撞声和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壮的乐章。青州军和天雄军、袁军都拼尽了全力,鲜血染红了黄河岸边的土地。
魏延和甘宁身先士卒,带领着青州军奋勇杀敌。他们的勇武和果敢激励着士兵们,让他们忘却了疲惫和恐惧。而董卓则在后方挥舞着手中的马鞭,不断催促着天雄军向前冲锋。
此时,袁隗站在高处,紧张地注视着战局的变化。当他看到天雄军被青州军的长枪大阵牢牢拖住,无法发挥其机动性时,心中焦急万分。骑兵的优势就是在平原的驰骋杀伐,而此时,袁军和天雄军相互拥在一起,前方的军队因为长枪兵的逐步退进,袁军前锋转头想要后退,而骑兵却想着向前冲锋,两方军队就这样挤压在一起,看着天雄军这支曾经驰骋关外的部队动弹不得,袁隗瞪大了双眼,满脸怒容,却又无可奈何。就这样,包括天雄军在内的骑兵和袁军就这样被一波一波的长枪兵刺杀倒下,看着即将出现的一边倒的屠杀,最终,袁隗气得口吐鲜血,昏厥倒地。袁家的命运也在这一刻发生了重大转折。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青州军的顽强抵抗和坚定信念让他们逐渐占据了上风。天雄军的士气开始低落,他们的攻击变得越来越无力。
眼看胜利的天平逐渐向我方倾斜,我心中暗喜。这时,郭嘉来到我身边,说道:“主公,此时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我们可以派出一支奇兵,绕到敌军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