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赤壁之战(1 / 2)

扬州皇甫嵩太守府内。

“黄老将军,末将奉朝廷旨意前来听候老将军调遣。”留赞恭恭敬敬地向皇甫嵩抱拳道。

皇甫嵩呵呵笑道:“向来听闻摄政王慧眼识珠,今日得见留将军,方知将军英武非凡。此次听闻将军不仅带来楼船百艘,战舟三千,且已然能够从海上行舟至此,着实让老夫大开眼界啊!”

“将军过誉了,本将岂敢居功,海船实则是摄政王在本将前往交州之时,便有所交代让本将摸索制造,方有了今日的海船。”刘赞答道。

皇甫嵩没有想到,摄政王竟然早就谋划江南之事,心中对其钦佩不已。没想到京师中的小王爷竟然可以有如此谋划,心中为大汉中兴有望而欣喜不已。笑道:“摄政王实乃我大汉中兴的中流砥柱,老夫必当为朝廷贡献出这把老骨头。”

留赞赶忙道:“老将军威武,末将钦佩万分。”

说罢,皇甫嵩将魏延和周泰介绍给了刘赞。彼此相互见礼一番后。

皇甫嵩道:“十日之前,朝廷命我等带兵攻打孙权部,而此时摄政王已然在赤壁、江夏驻军,两处朝廷营寨呈掎角之势与东吴的乌林港水军大寨隔岸相对。此战恐怕是我军的决定性一战,若成功,我军南北相互呼应,东吴败亡只是时间问题,若是失败,我方则必须坚守防线,以防东吴军的反扑。还望各位将军明晰此事。”

留赞道:“老将军谋事竟如此周详,未虑胜先虑败,实乃晚辈学习的典范。”

皇甫嵩道:“莫要夸赞了,此乃摄政王多日前送来的信件,嘱咐我等务必要做好两手准备。”

众人皆是一惊,想不到摄政王对于战局的考虑竟是如此细致入微,

皇甫嵩轻咳一声,道:“众位将军,本将令,魏延为先锋,率领本部兵马攻取柴桑,继而前突寿春,本将立于中军,周泰率领本部兵马为前军,留赞率领本部兵马为后军。明日大军开赴寿春。”

“诺!”众人领命退下。

而在周瑜军中,在黄盖、程普等将领的统筹下,吴军将千余艘战船装上火油、稻草等易燃之物,以备到时引燃朝廷的楼船,采用东吴的小船在前,大船在后的战术行进。看到水军大寨的操练,周瑜颇为满意,自待半月后东南风起。

半月后,晴朗的天空瞬间刮起了东南风。双方都注意到了这个变化,纷纷集合军队,以便备战。只是,朝廷军队没有大声擂鼓,只是按照郭嘉、诸葛亮、陈晔等人的办法,各自赶往战船内躲避起来。

而在另一边,周瑜一声令下,数百艘小船乘风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朝廷的楼船。船上的士兵们奋力划船,同时点燃了船上的火油和稻草。

瞬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眼看就要到达朝廷的楼船处,士卒纷纷跳入水中游向后边的战舟,本以为一切顺利,但不知怎的,前方的战舟竟然停在了原地,只是将火势越来越猛。而后边的战舟则不知为何竟然也被裹挟进入大火之中,士兵们惊慌失措。纷纷跳水逃散,而紧随其后的楼船,当得知前方异样后,赶忙禀告将领,待将领下令停船后,楼船已经被分别裹挟经入不同区域,渐渐飘向火船。

黄盖、程普见状,急忙下令全军停止向前,全部有序后退,但哪里想到,楼船掉头后,竟然纷纷被卡在江中位置不能动弹。

而前方战舟已经纷纷裹挟在火船之后,火势瞬间将其点燃。战舟上的士卒纷纷跳水逃生。

看到如此情景,我赶忙下令道;”全军出击!“

张绣与马腾亲自引领着手下数量众多的部众,面色凝重且接连不断地向弓箭手发出命令,语气急切地让他们疾速发射火箭。那一支支火箭,仿若漫天密布的疾风骤雨一般,以极快的速度带着凌厉的气势狠狠地射向那波涛汹涌的江水中艰难行进着的战船。

而那些被层层围困的战船,船员们个个面色焦急,拼尽全力地想要摆脱这令人焦灼的困局。他们的额头青筋暴起,手中的船桨挥舞得更快了,然而,只可惜那江下的铁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锋利倒刺,这些战船犹如被蛛网缠住的昆虫,越是想要奋力挣脱,就越是被缠得更紧,难以达成所愿。并且还在不知不觉中将前方熊熊燃烧、火光冲天的火船缓缓地牵拉了回来。

有些战船冒着极大的风险,强行去挣脱那铁索的层层束缚,船员们咬紧牙关,使出浑身力气。却没有想到脆弱的木船被那尖锐的倒刺划破出一个个细小的孔洞,汹涌的江水如猛兽般张牙舞爪,源源不断地从孔洞中涌进船只。在转瞬间,战船便如同被重物拖拽一般,迅速地沉入了深不见底、漆黑一片的江底。

魏延率领的先锋部队与东吴的战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双方短兵相接,刀光剑影,杀声震天。

周泰率领的前军则与朝廷的战船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江面上的战斗异常激烈,火光和鲜血染红了整个江面。

周泰手下的战船灵活多变,不断地穿梭于江东军的水军之中,放火焚烧江东的战船。

虽然江东士兵们奋力抵抗,他们企图利用楼船的高度优势,不断地向下投掷石块和箭矢。但八卦阵的困守使得其不能动弹,成为朝廷攻击的目标。

战斗持续了数个时辰,江东军伤亡惨重。

江东军的楼船一艘接一艘地被烧毁,士兵们不得不放弃船只,跳入江中逃生。

看到见时机已到,我果断下令全军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