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袁绍不得不认真考虑自己的处境和行动。他明白,若是继续与朝廷对抗,恐怕会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在权衡利弊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加快行军速度,准备北上对抗匈奴和乌桓,履行自己当初对朝廷的承诺。而朝廷这边,也在密切关注着袁绍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一场潜在的危机,就这样在各方的博弈和妥协中逐渐化解。而大汉的局势,也在这一系列的变动中悄然发生着改变。
朝廷中的官员经过前番的清洗,已经将袁家的门生和倾向袁家的官吏逐渐清除出现有朝堂,并且对罪大恶极之徒也给以了抄家、下狱等处罚。由于暗军人员的安插,此时的反馈情报可以看到如今的朝堂中,没有了心怀异心的官吏,倒是让我大为放心。
这一日,我对刘虞道:“皇叔,朕想问你,当前幽州的局势如何?朝廷下一步将如何处理幽州的事宜?”
刘虞思虑一番后,道:“皇上,臣以为,冀州和幽州一样,历来是世家大族之间所掌控,故,皇上对在朝堂上的安排还是甚为妥当的,以袁术的五万大军对付幽州的公孙家族。公孙氏的来头不少,虽然不是黄帝后裔的真姓氏,但姓公孙的都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广韵》上记载:“封公之后,自皆称公孙”,大概意思是获得公爵的后裔,才能称为公孙氏,所以呢,公孙姓的人,就是春秋时期诸侯们的孙,他们都是贵族的后裔。西汉末年的公孙述 在众多军阀中,占据蜀地雄踞一方,自号“白帝”,还与我朝光武帝刘秀争夺天下,实力更是不容小觑。如今公孙瓒败亡,公孙度虽然限于势力弱小,但他的野望并不比公孙瓒少,他不但称雄辽东,还越海收取东莱诸县(今胶东半岛),他儿子公孙康更攻破高句丽国都,又搞定了朝鲜之地,在朝鲜设置了一个带方郡,扬威海外。而皇上以袁耀对决公孙度,臣以为只是一时,因袁耀不占地利、人和,虽然有朝廷支持,但手下除了纪灵外,别无大将抵御,如果对决僵持尚可,但若是大败公孙度,绝不可能。所以,皇上若是有心收复幽州之地,还需要朝廷大军前往才是。”
我听后,方知自己对幽州的公孙家族知之甚少,言道:“皇叔,如若收降可否行之?”
刘虞摇头道:“皇上,公孙度恶辣手段,他曾经对亲信的左右说:“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可见他”这“王”字应该是孟子所谓“王天下”的王:顺人民之意而统一中国,更换朝代的王,不过,他也了解自己的力与德,均谈不到取汉朝皇帝而代之;他所图谋的,也不过是割据一方,创造一个“独立王国”而已。恐怕无法被朝廷纳为己用。”
我无奈的道:“如此来看,幽州之事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刘虞道:“我知皇上有鸿云之志,但如今登基,朝廷政体上不稳定,还需要逐步理顺才是,还请皇上不要过于急躁才是。”
我看向刘虞,道:“皇叔说的是,我只想让大汉尽快统一富强起来,看来是我太心急了。既然幽州目前公孙度和袁耀僵持对决,也好让朝廷省出时间来理顺一下。”
刘虞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说道:“皇上能如此心系大汉,实乃我朝之幸。只是凡事皆需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朕知晓了,皇叔放心,朕会沉稳行事。那关于幽州局势,便暂且观望,待朝廷稳固之后再做定夺。”
刘虞拱手道:“皇上圣明。如今当务之急,乃是发展国内民生,增强国力,培养贤才,积蓄力量,以待日后之变。”
我赞同道:“皇叔所言极是,朕即刻便下令安排相关事宜。同时,也要加强对其他地方的掌控和治理,确保大汉江山的安稳。”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的局势逐渐稳定,国力也日益增强。
袁绍终于在半个月后,到达幽州北侧,这是因为,荀攸和荀彧将粮草提前运输到了前方的城中,而距离则是提前规划好的,若是拖延,那便是饿肚子的结果。不过,不得不说,朝廷供应的军粮可是按照现在大汉军队的标准军粮供应的,既有普通的发面面饼,盐巴,也有鱼干和肉干。这让冀州军的士卒交口称赞,感觉就为了这口吃食,早该为朝廷卖命了,当然,这些话是袁绍从身边亲兵口中得知的,心中也是愤然,但对于朝廷这种攻心之计,也是无力抵抗。
幽州边境,袁军如今面临的是如何寻找乌恒和匈奴的部队,此时的袁大将军好像智商有在此占领高地了,命人寻得一处安全区扎下营来,寻得袁术、许攸、沮授、审配、郭图、袁谭、袁熙、袁尚等人皆是列在两侧,袁绍道:“诸位,如今我等已经达到幽州边境,如何对敌,各位可有良策?”
沮授道:“主公,我等还是在此以寻找敌军为名,拖延下去,争取更多的粮草和钱粮才是。”
郭图听后,摇头道:“此计虽然可行,但不是长久之计啊。”
袁绍听后,也是说到:“不错,公则所言既是,我等若是长久下去没有对匈奴和乌恒对战,朝廷方面必然会将我等的粮草停止供应,若是那时,我冀州军如何统领?”
其实袁绍也知道,手下的大军可是冲着粮食来的,况且刘民居多,若是粮草充盈,战时顺利,手下的大军便可以勇往直前,但若是要他们拼命,除非手下冀州主力,若是指望招收的这帮流民赴死,实在是不大现实,况且,官渡之战的失利,还历历在目,为了冀州的袁军宗族,还有他那心头肉的袁买,可不能让历史重现啊。更加可恶的是,朝廷竟然让幼子写了一封预祝自己得胜的亲笔书信,这哪里是书信,更加是朝廷的威胁啊。若是自己不能全力解决眼前的匈奴和乌恒,恐怕自己身在邺城的幼子也不会被善待,即便是如今被封了个幽州太守的官职,也是个有名无实而已。想到这里,袁绍更加是恨透了那个高居庙堂上的天子。狠狠地将大手砸在了案几之上。
众人以为袁绍为无法找到敌军而烦恼,皆是劝慰一番,唯独袁术道:“敌军找寻,大不了多派一些哨探便是,有何恼怒。可恨的是朝廷竟然以我子袁耀为胁迫,让我全力以赴。实在是可恶至极。”
袁绍听后也是心中凄然,看向这个平日里暗地里给自己下绊子的弟弟,感觉顺眼了许多。便道:“莫要生气,有那纪灵和你那五万大军,袁耀不会有事的。”
袁术道:“那可是公孙度,残暴异常,可惜我那爱子,竟然还要被朝廷利用,如今可好,父子俩都要为了那小皇帝卖命。”
众人听后也是凄然,大帐中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