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果很快的传到了京师,众位大臣皆是欣喜万分。乌桓之战,解决了冀州北方的安定问题,保障了冀州百姓的安全。
看着午后朝议的热烈,我言道;“冀州乌恒大战,朝廷大胜,内阁拿出个章程,赏赐众将士,当然,对于冀州军的赏赐也要一视同仁。切记!”
众人领命。
我拿出刘虞的奏折,道;“这是侍从处报来的安排袁绍外扩的奏折,需要众位大臣将商议一番。”
曹腾将奏折读一遍,听到这些,众位大臣皆是惊诧不已。本以为中原历来为大汉所有,而草原如何能够为汉人居住,这不亚于对袁绍的流放,虽然之前知道此战是利用袁绍的冀州军,可如今毕竟是立功在先,若是如此行事,恐怕朝廷会落了个背信弃义的名声。故而,一时间群臣都没有答话。大殿内静寂起来。
看到如此情况,我言道;“诸位大臣,乌恒之战,袁绍的冀州军确实是立功颇多。朝廷自然要赏赐,而且不可有别,但我大汉如今怎可以止步于此,若是待我等后辈,乌恒再起,谋臣是不是还有今日之气魄,将领是否还有今日之雄风,袁绍乃是四世三公之后,自然要为我大汉建功立业,这也是他之前的过错的救赎。”
众大臣听后,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这时,卢植站出来说道:“陛下,话虽如此,可若对袁绍如此处置,恐怕会引起诸多非议,也会让其他将领心寒啊。”
我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朕自然明白其中利害,但如今局势,不得不为长远计。袁绍虽有功劳,但他之前的行径也不可忽视。且若能借此让他在边疆开疆拓土,为大汉拓展疆土,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众大臣纷纷低头沉思,大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过了一会儿,王允道:“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仓促决定,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动荡。”
我点了点头,道:“朕知晓,今日只是提出此事让诸位爱卿共同商议。此事暂且搁置,待日后再做定夺。不过,对于乌桓之战的赏赐之事,内阁需尽快拟定章程,不可延误。”
众大臣齐声应道:“遵旨。”随后,朝议便继续讨论其他事宜。
散朝后,内阁被我留了下来,御书房中,众人皆是不语。
我清了清嗓子,道:“朕自然也知道,诸位是为了朝廷的体面,天子的颜面,但在此,朕想让你等知晓,朕不在乎什么颜面,若是以朕的一点颜面,换取天下平定,百姓安康,朕觉的值得。诸位也不用有何顾虑。大汉如今必须外扩,而且可以封袁绍的长子为乌恒太守,也算是对袁绍的安慰吧。”
众大臣听后,神色各异,虽仍有疑虑,但也不得不佩服皇帝的魄力与远见。
这时,刘综拱手道:“陛下圣明,如此安排,既彰显了陛下的仁德与胸怀,又可激励将士们奋勇向前,实乃良策。只是,这其中具体细节还需仔细斟酌。”
我微微颔首,道:“爱卿所言极是。此事便交由内阁与众爱卿共同商议,务必制定出完善的策略与方案。朕希望能尽快看到成果,让大汉的威名远扬,让百姓们真正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随后的日子里,朝廷上下围绕着这一系列决策展开了紧张而有序的筹备工作。内阁大臣们日夜操劳,与各级官员反复商讨,不断完善各项细节。而袁绍在得知朝廷的安排后,心中虽有诸多抱怨感慨,但也明白这是他将功赎罪的机会,于是带领着冀州军向乌恒草原进军,同时朝廷也令兵部和工部对乌恒进行城市建设,以便发挥乌恒的边防防御和人员的驻守,毕竟百姓需要房屋和田地,如果可以保障生产生活,百姓能够安定下来,外扩的疆土才可以长久下来。故而,朝廷投入了大量的人员和银钱。
而在幽州的境内,关羽和张飞的部队也再次安歇整顿了起来,此时,太守袁耀正带领着纪灵等人,和公孙度打的如火如荼,渐渐地处于了双方相持的地步。而朝廷大军的打来,使得袁耀的信心倍增,开始了更加频繁的进攻,虽然彼此都有胜败,但战争态势最终还是处于胶着僵持阶段。
袁耀本以为朝廷大军会帮助自己,但看到关羽和张飞的大军驻扎在城外,丝毫没有参战的意思,就按捺不住心中所想,便和纪灵前往城外大帐中详谈。
经过通报,袁耀走进了大帐,只见关羽端正正中,张飞站立身旁,见到二人进来,关羽起身道:“袁太守今日前来,想必一定有重要事情商谈。不知太守有何疑问?”
袁耀拱手道:“将军,幽州与公孙度对峙与辽东和幽州边境,不知将军可有良策教我?”
关羽道:“此次前来,乃是接到朝廷兵部军令,命我等前来幽州城外驻防,并无要求我军参战,还请太守明了。”
袁耀听后,心中不明所以,就言道:“如今公孙度野心勃勃,若是让其做大,势必成为朝廷之患。故而,朝廷怎可听之任之?还请将军明察才是。”
关羽道:“此事并非我等可以决断,还请太守稍安勿躁,待朝廷旨意传来,我等再行商量如何?”
袁耀听后,只得作罢,便带着纪灵返回城内。
纪灵道:“主公,若不是他二人故意为之?”
袁耀摇头道:“非也,朝廷兵部命令,并不是他二人可以故意拖延违抗的,虽然听闻此二人乃是天子义兄的结拜兄长,但当今圣上可是个心怀天下的人,绝不会因此而坏了大汉当今局面。但若是朝廷暂无进军意图,为何要派遣二人领兵前来?”
\"难道是对我等不利?”纪灵道。
“不像,前几日,父亲来信称,已经将乌恒草原征服,并得到了应有的赏赐,同时,袁谭已被任命为乌恒太守,如今大军正在乌恒修整,同时,朝廷也派遣匠人修筑城池,收拢百姓,开垦土地。如此看来,却不像对我等不利。”袁耀道。
二人始终没有明了朝廷意图,便也只得回城驻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