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斩杀武崇祖(2 / 2)

极品丐帝 庄雪禅 2337 字 21天前

七八个武士站起来,当即表示,愿意效忠唐门。大部分则保持观望态度。武崇祖若出狱,他们不好交待。

轩辕勃走到门口,转身扫视众武者,正色道:“武崇祖触犯刑律,明日午时斩首!”

全体武士们一阵哗然。

“希望明日,诸位都能去城南观刑。但请遵守秩序,不要劫法场。倘若违反秩序,下场就跟武崇祖没有分别。”“你们谁不服,现在可以站出来。”

“凡是加入唐门的,待遇不变。”

五日后,轩辕勃来至狱中,看望死囚武崇祖。

蓦地变了脸色,对轩辕斩下令,“立即将武崇祖押赴刑场,午时斩首!”

武崇祖脑袋嗡了一下。“轩辕勃,你算甚麽东西?你没有权力处死我!”

“唐门历代门主,就是蜀王,蜀国的事门主说了算。对朝廷命官,也有先斩后奏之权。”

武崇祖大笑道:“轩辕勃,你这是公报私仇!”

几个武士过来,将武崇祖押上囚车。

轩辕斩押着囚车到达刑场。唐台将武崇祖押往断头台,砍首示众,以儆效尤。

轩辕勃临时调集了两千名武士维护刑场秩序。武魂殿的武士都去观刑,却没有人敢劫法场。

赵无极骂道:“直娘贼,连皇亲国戚,都敢砍。有种!”

武崇祖被斩首的消息,很快送达大周朝廷。武承嗣没有办法,在蜀国,武魂殿斗不过唐门。攻打唐家堡失败就是最佳证明。唯一的办法是向皇帝哭诉。

武瞾没好气道:“人都死了,哭有何用?有本事,你可以指挥乾坤盟攻打蜀国。燕国在北方虎视眈眈,西北白狼国,连年扰边,朕眼下没有钱对唐门用兵。再说,轩辕勃处决武崇祖,是执法如山。武家的子嗣们,也该约束约束勒。”

轩辕勃算准了皇帝拿他没有办法。只要不触犯瞾君的底线,瞾君不敢拿大周的国运作赌注,轻易对唐门动兵。

武崇祖被斩首后,武三思保持了沉默。瞾君嘉奖轩辕勃,执法如山,驭下有术。

武士们终于看清形势,蜀郡明面是大周之郡,实则还是唐门说了算。于是纷纷加入唐门,服从轩辕勃的调动和管辖。

从此,蜀国的武魂殿,脱离周朝的控制,被唐门牢牢控制。武三思损失了一块肥美宝地,却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武者在背后议论轩辕勃时,赞道:“唐门或许出现了一位雄主!”

武崇祖伏诛,武魂殿被兼灭,轩辕余威直指李家军。

李林甫担任唐门内阁长老时,最大的功绩,便是建立李家军,用来削弱唐门。作为宗室利益的代言人,他内心向着朝廷,向着李家王朝。后来李隆基为了控制蜀国,便想办法夺取唐门。相王李旦也为他积极运作。

李林甫知道李隆基前途不可限量,是宗室中武魂天赋最高的,便卖给相王一个人情,将李家军交给李隆基掌管。

轩辕勃跟临淄王李隆基顾从甚蜜,曾是他身边的贴心奴才。如今李隆基奉诏统帅蜀国的李家军,意在监督牵制唐门。其麾下武者数目虽不甚多,还不至于威胁到唐门的生死,但也不能小视。倘若裁撤李家军,只怕会挑战瞾君的忍耐底线。

轩辕勃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以财政不足为由,全面削减各机构的经费,同时削减李家军的年度预算。此举,不影响彼军武者数量足额,但难以保证李隆基麾下武者的品级。轩辕勃以为,高段位武者,理应尽量纳入唐门。

如此一来,给了朝廷颜面,也避免跟相王父子起冲突。

李隆基听到消息后,迅速返回神木城。此时,尘埃落定,已经无力改变李家军的格局,唐门的格局。

“轩辕勃!你这是背后动刀子!”正愤怒不满,童子来报,唐门之主邀请王爷去神木宫赴宴。

轩辕勃心怀愧意,宴请李隆基。当面解释了唐门的困境,希望他能理解,待唐门经济好转,必定会给李家军增加预算。

李隆基强颜欢笑,也不好再说甚麽。他曾是自己身边的奴才,眨眼成了唐门之主。爬升的速度也忒快了罢!

“王爷何故叹息?若有难言之隐,何妨一吐为快?”

李隆基微微一笑。“朝廷多有大臣上奏,请立武承嗣为太子。小王为此焦灼不安。”

“你我兄弟联手,李唐联盟牢不可破,武承嗣成不了气候。”

李隆基大感不安,请求轩辕勃出兵,诛杀逆贼,以正朝纲。

轩辕勃一笑,望着李隆基,猜测他提议出兵的本意。暗道:我在唐门根基不牢,倘若出兵,没有诛灭武氏,反可能被端掉老巢。沉吟片刻,乃道:“待武承嗣立为太子后,方能考虑出兵。倘使眼下出兵,师出无名,还要背上谋逆的罪名。”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听歌姬唱散曲。

唱曲的歌姬,艺名叫“赛珍珠”。唱着唱着,突然哭了起来。

李隆基让歌姬近前,捏着她下巴,问道:“姑娘何事啼哭?”

“我妈妈发疯,爹爹还在狱里。奴婢家破人亡,触景伤情。”

当日,奴婢跟着爹爹,常来神木宫赴宴。如今,成了教坊歌姬,身世飘零,教人如何不伤悲?

轩辕勃就问,“你爹爹叫甚名字,何事入狱?”

赛珍珠回答说:“我爹爹名叫,之前是司马。因十香辞冤案,被人告发,牵连入狱。”

轩辕勃突然拍桌子,喝道:“大胆奴婢,是谁人安排你进入宫宴,唱曲鸣冤?”

赛珍珠身形颤抖,当即跪地,老实交待道:“是宋长老,安排奴婢进入神木宫,唱词诉冤。”

轩辕勃又问若干细节,情知是一起冤案。这件案子,认真追查起来,不知多少人头落地。

“好了,你爹爹的冤狱问题,最迟不超过一个月,本座就会处理。你且勿哭。”

次日,轩辕勃招来宋策,轩辕寿,唐子龙等,商议蜀国的冤案。倘若不解决,冲击天道。

由于唐门主长期不在位,代理门主唐小面不爱管事,导致唐门积案如山。

轩辕勃便将多年积累的案件,交给大理寺卿狄仁杰去办。

武承嗣为了当皇帝,背后搞动作,积极营造登基的声势。数百位大臣纷纷上表请求皇帝立武承嗣为太子。

李旦父子得到消息后,商议应对之策。李旦让李隆基来蜀国,找唐门之主轩辕勃。

李隆基日夜兼程,带着厚礼,来到唐门总舵。请求轩辕勃,立即发兵,拯救李唐的天下。“李家的帝业在,唐门也就在。”

唐门先祖乃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家世代受朝廷的大恩。唐怀礼得到丰厚礼品,不好推却,便为李隆基说情,鼓动轩辕勃出兵,打击武承嗣在朝中的势力。

“咱们若是清君侧,一旦失败,就是谋反,要满门抄斩。”好不容易,爬到了唐门的门主位置,每天累得臭死,未来得及享受,就要跟大周皇帝对干。

眼下唐门危机四伏。老辈不服,人心怨望。轩辕勃自感位置不牢靠。鄷都鬼城近在咫尺,其发动叛乱,东扩之势,至今没有消解。哪有精力对付武魂殿和乾坤盟?当务之急,还是要解决心腹大患。

轩辕勃如此安慰李隆基,“武承嗣虽有动作,但皇帝陛下,目前还没有决心传位给他。李唐江山虽有危险,但还没到跟武家撕破脸皮的地步。咱们只能继续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