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天……
灵体依旧一如既往的走向老爷子那里培育树苗,随后便走向金石那里……
这次灵体也依然和金石对练……
不论是切磋还是生死战,都不是单纯的靠蛮力就能解决问题,所以金石也必须要学会在战斗中思考,并逐渐习惯这种感觉以便于在战斗时能随时应对任何突发情况,即便是没办法完全消除困境,也能从困境中发觉一丝生机,从而谋求突破口。
而由于金石在战斗时虽然会动脑筋,不过他的脑筋也只限于在战斗之前的思考,而且自从他悟到了以自己的惯用手做防御,以另一肢并不习惯的手作为攻击手段,而这种模式虽然降低了他对我攻击性,不过在以惯用肢作为防御手段能让他更迅速的反应敌方的攻击,从而达到消减威力甚至完全抵御的效果。
而他在长久的以非惯用肢体作为攻击手段时,他的非惯用肢体的应用也越来越娴熟,所以他的攻击性也在增强。
而他所谓的防御也只是把手臂挡在前面去阻碍对方攻击到自己的身体,从而消减威力。这种防御并不需要动多少脑子,所以他在长期的决斗中也渐渐的就以身体为重心,把脑子抛在了一边。
要让一个大部分时间是以身体控制活动并不是以脑袋控制身体活动的人一瞬间就让他从这种状态中彻底转换到以脑袋作为枢纽控制身体完全不可能,除非把他未来的灵魂记忆代入回此时的他,即便是这样也不能让他一瞬间就改变。毕竟记忆总归是记忆,虽然影响心性,但是并不会影响身体。所以他此时的灵魂和身体也不相匹配,如果要让身体彻底适应未来的自己的实力,也需要他以大量的实战将自己记忆化为自己真正的实战技巧。
这时候也涉及了人们常说的悖论问题。既然能把未来比较强大的灵魂带回到过去,那么此时在过去这个时间线他的灵魂就会变得跟未来一样强大。那么再经过相同的时间,此时未来的灵魂强度也会比带回过去之前的未来灵魂强度要强,那样的话带回过去之前的未来灵魂就相当于不存在。既然不存在,那么他没有带回到过去的未来的灵魂又怎么能带到过去,对过去产生影响呢?
嗯,确实。先不以实际情况考虑,就按照这个悖论去研究的话,实话说,他不懂。因为灵体现在根本还做不到对未来进行干涉,所以要实际情况究竟会如何,他也不知道。再加上他本来就没什么时间去研究这些枯燥的原理之类的问题,脑子也笨,所以他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也仅仅会用,虽然能熟练用,但是真要让他说什么原理啥的,大概也就那位和她知道了。
不过可惜的是,就灵体现在的认知来说,未来的灵魂强度没办法带回到过去,能带回去的只有记忆,其中则包含感悟以及生活经历,真正让人变强的是这些实战经历,而感悟以及实战经历这些对人们已经有过大的影响,在彻底吸收这些记忆之后,在未来的时间里,这些曾经对他产生过的影响也不会对他产生过大的影响,所以他的灵魂强度和之前也不会差多少。
再加上,带回到过去的记忆并不包含人的经历,直接带回的是感悟以及从经历中获取的经验,并没有带回关于事件的任何内容,所以也就不存在他从获取记忆之后就狠深的钻研那些对自己有大影响的事件,然后再从其中参悟到更深的境界。
而让一个人能够知道未来的所有事件,刚开始时他也确实会因此而兴奋,毕竟自己能预知未来,搁谁谁不激动。
然而毕竟他的人生不只是刚开始那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从预知未来中获取的兴奋感也在逐渐的消磨,这期间可能花了一个月?半年?一年?两年?那就不得而知,毕竟这并不是单纯的预知某个事件,而是预知未来所有的时间,也就是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预知。
这种预知与其说是带给人快乐,不如说是在消磨人的快乐源泉,直到这种源泉被预知榨干,他也就会感觉平淡,随后便是无聊,进而容易丧失生的希望。带着未来的记忆去改变此时的事件,即便是再怎么努力他能影响的也只有自己附近极小范围的未来事件,对整体未来的大事件并没有影响。
夸张一些,带着全人类去改变未来……
能做到吗……能,虽然概率不大,但是有概率就可作为参考。毕竟自己的预知未来是对未来所有事件的感知,所以他不不需要做任何动作,只需要说些预言,随后让时间去证明他的预言即可。次数少会怀疑,但是当次数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真的让人们相信,不过相信归相信,人们也不会甘愿自己受控,所以这种又是小概率事件中的小事件,除非是天崩地裂的那种大事件才有可能。然而事件越大,要改变需要作出的努力也一样巨大,而且大概率徒劳无功,也就是吃力不讨好。
当然,从预知事件中也能获取名利,从而使所有欲望得到满足……嘛,他现在也没什么大的欲望想实现,如果真的有的话,那也就是他重复这么多次已经腻了,毕竟随着次数的增多,虽然不会带着完整的记忆,也会伴随着一些记忆碎片,也就是莫名的熟悉感,而灵体的记忆碎片相对也要多一些,所以更容易受到影响,也更容易感到腻。
他现在的大欲望也就是想经历经历其他时间,看看其他世界。不过他也做过约定,所以即便是腻他也要过下去。
也就是说带着完整的记忆完全吃力不讨好,还得冒着对生活丧失希望的风险去做,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所以不带着记忆要更好一些。
对金石来说效果也一样,他此时同样的感悟以及获取的经验经历那些曾经对他影响比较大的事件时,他经历过后也一定会得到些感悟,这时候他的情绪也会很兴奋,但是当他发现自己的感悟和自己已经学会的一样时,他的情绪也会瞬间低落,这种情况也会一直折磨他的心理,直到最后彻底放弃感悟。而直到这时候他的感悟也依旧是之前的那些感悟没任何变化,也就不会存在此时的灵魂强度要比之前的灵魂强度高。
这种情况就是以世间只有一条世界线作为基础发散的思考,时间线是闭环的问题。而另一种则比较简单些,那就是当未来发生改变后也就相当于创造了一个新的时间线,而自己则从两者的时间线中选择最优的方案。后者也比较容易解释,同时也比较容易理解,而据灵体自己的记忆来说,后者的概率要大一些。
前者中也可能会存在那些心智十分坚定,不管自己现在参悟的感悟与自己已经参悟的感悟一样,他都始终如一,坚定的向前冲,可能会有新发现吗……可能会有,也可能没有。主要问题在于没有足够的样本,并没办法得出类似的特定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