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晋王再进一步,他们或许能混个从龙之功。
可若是晋王败亡,他们也会遭受牵连,仕途就此断绝。
更有可能的是,晋王一直在河东当土皇帝,他们在河东当官,无法攀登仕途的高峰,更无法回到洛阳朝堂。
安重诲和任圜的例子无法复刻,那是天赐的机会,若不是李存勖被袁天罡算计身死,就算他们功劳再大,也不可能在朝廷当上三司使和枢密使。
事关自己的前程,他们不得不慎重,同为新科进士,同为世家子弟,他们不愿意落人一步,更不愿意在不久的将来屈居人后。
但要真正让他们下决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朝廷,靠得住吗?
或者说,天子,靠得住吗?
他会不会是下一个唐宪宗,会不会是又一个唐昭宗?
朝廷如果不能长久,他们留在洛阳又有什么用?届时朝局动荡,战乱四起,洛阳作为四战之地,必然不能平安,即便是官员也无法在乱世中保全。
选晋王,还是选朝廷,他们必须要做出选择,这事关未来的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
“你们是怎么想的?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没什么不能说。”李姓青年放下酒杯,扫视众人。
沉默半晌后,有人开口了,“我想留在洛阳,河东之地的军队太多了,我等如果去了河东之地,真能掌握权利吗?那些丘八真的会对我们信服?”
“诸位可不要忘了,几十年前,朱温老贼是怎么对待我等的先辈,藩镇就是藩镇,永远改不了刀兵作乱的毛病。”
又是一个直击灵魂的话题,藩镇作乱。
短短几十年,河东已经换了三个主人,从李克用到李存勖,再到李嗣源,谁也不知道李嗣源还能活多久,还能掌握多久的权力。
这句话,令在座众人心中冒出了不少想法。
貌似,河东也不靠谱啊。
“但是,我们已经投向晋王了,如果不去河东,他能答应吗?”有人声音嗫嚅,犹豫的说道。
这句话,再次给了他们深深的重击,去哪,似乎他们自己也不能决定!
话说到这个份上,去哪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能在晋王那过关。
在座众人能中进士,或多或少都沾了点晋王的光,既然借助了他的势力,那就势必要为其所用。
他们背后的家族可以和晋王合作,也能随时将合作终止,但他们想脱身就没那么简单了。
此刻,有人内心不禁生出懊悔之意。
下注太早了啊!
他们下注太早,早早的被李嗣源绑定了,以他们在洛阳闯出的偌大名声,那些寒门子弟都能中进士,他们就算是不借晋王之力,也未必不能中举。
忽然,李姓青年又冒出这么一句话,“不如,我等先去王府拜见晋王,问问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