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真的只是好奇而已,在这个时代,兵书都是不传之秘,能流传到后世的,仅仅只是一些皮毛。
当然,厉害将领写的兵书,一般人都看不懂,更学不会。
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韩信背水一战的战例记载的很清楚,但千百年来,又有几个人复制成功?
见苏铭坚持,袁天罡也不好拒绝,“微臣今日就让人把那些书送到皇宫,兵阵之事只是朝政一部分,陛下切勿因小失大。”
“你的意思,朕明白。”
“微臣告退。”事情说完,袁天罡也就不在这里多留,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去。
苏铭坐在御座上看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才收回目光,袁天罡已经彻底变成了循规守矩的臣子,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都没有丝毫逾越。
可以说是与之前唯我独尊,霸道的样子判若两人。
他心里,终究还是装着大唐。
……
河东太原。
李从珂逃出节度使府后就去了兵营,这里都是他一手培养的牙兵,只向他一个人效忠,为了这些牙兵,他可是吃了不少空饷。
刚进军营,他就吩咐亲兵,“来人,去诸位将军府上请他们过来一会,就说有生死攸关的大事!”
“属下遵命!”
片刻之后,一支精骑冲出大营,四散开来。
深夜,街道空无一人,马蹄声在城中传得很远,一路上没有碰到任何阻拦,畅通无阻的到达了目的地。
很快,一座座府邸亮起灯火。
大营当中,李从珂在中军大帐里来回走动,拳头紧握,脸上满是不安,时不时望着大帐外,神色很是紧张。
这一次,他可是不惜一切,赌上了身家性命。
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
他闭上双眼,等到再睁开时,脸上的焦急已经尽数化为了冰冷的坚定:我李从珂,绝不认输。
做大事,最忌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既然踏出了这一步,那他就一定不会后悔。
再次给自己打了鸡血之后,李从珂内心的焦躁被平定下去,回到主座上坐好,等待其他人的到来。
太原城内的将领们收到李从珂亲兵的邀请,大部分人选择了赴会,在他们看来,李从珂是李嗣源的左膀右臂,石敬瑭投靠了朝廷,李从珂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个继承人,去见一见也没什么大不了。
而一小部分人谨慎小心,不想在这个时候触李嗣源的眉头,没有赴会。
营帐内,灯火通明,众将军到来的时候,心里不约而同的升起一丝不妙之感,本以为是一次寻常的聚会,李从珂为何要搞得这么大张旗鼓?
“搞这么亮,他是生怕通文馆的探子看不见?”之前那个络腮胡的王姓将领小声嘟囔了一句。
“行了,来都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都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