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前往小圣贤庄(1 / 2)

墨家如果在六指黑侠的带领下还能平稳过渡,可惜六指黑侠被一心护夫的东君绯烟给弄死了,继承的燕太子丹视秦国而仇敌,把墨家带到沟里去。

苏铭心思百转,目光转向那道清水白菜,“丁掌柜,那这道菜又有何特别之处?”

庖丁嘿嘿一笑,“我说了不算,客人您亲自尝了才知道其中滋味。”

几人又把筷子伸向那道清水白菜,随着白菜入口,一种清脆舒爽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明明是一道素菜,但苏铭却在其中尝到了鸡肉味,腊肉味和排骨香气,多种味道糅合在一起,非但没有冲突,反而层次鲜明,又不失白菜本身的清爽甜美。

甘罗这时候已经惊呆了,没想到齐国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再对比秦国的食肆客栈,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看着眼前的菜肴,他感觉自己过去十几年吃的都是猪食。

苏铭笑道,“丁掌柜,我估计齐王的御厨都没你做的饭好吃吧?”

“哪里,先生说笑了,我不过是开客栈的,哪能跟那些御厨比。”话虽如此,可庖丁脸上的笑容却非常自得。

作为厨子,自己做的菜能得到客人的赞扬,那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即使他已经听过很多种类似的话,他依旧乐此不疲。

最后,桌上还剩下一道清水汤和鱼片,苏铭没有动那道鱼片,而是拿起勺子,盛了半碗汤。

看似寡淡的水,一入口,味蕾瞬间爆炸!

当汤水轻轻划过舌尖顿感味蕾被冲击着,口鼻之中留有余香,回味无穷。没有任何感觉,只有一个字,鲜!

喝完,苏铭接着问道,“丁掌柜,这道菜是怎么做的?看上去这么不起眼,没想到竟然这么鲜,算是我喝过最好喝的汤了。”

庖丁嘴上的八字胡抖动,缓缓说道,“这是取塞北肉感最为醇厚的黄羊肉,以及吴越之地的白鱼精制而成。我花了大力气,析出羊膏,再熬出鱼汁,配以密料,反复熬煮,花了七七四十九天,将这汤色蒸至水色,今日才算大功告成。”

光是听他讲,苏铭都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心血,“你这手艺,真是没话说,就算是你把过程告诉我们,我们也做不到,在厨艺这道上,你可以称得上是宗师了。”

丁胖子摸了摸脑袋,感觉怪不好意思,“哈哈,我不过是个做饭的,不懂那些东西,只要客人吃得开心就好,几位,我先忙去了,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店小二。”

苏铭微微颔首,“你先忙吧,我们自便即可。”

庖丁走后,四人陷入了沉默。

“都吃啊,这么好吃的菜,愣着干什么。”

他发话了,三人拿起筷子,开始吃饭,一开始,甘罗还能不紧不慢,保持贵族风范,可当他看到其他人风卷残云,丝毫不讲究风度,也加入了行列。

吃完之后,他满意的打了个嗝,“今日方才知晓,何为美食。”

盖聂亦是点点头,放下了高冷范,“庖丁的手艺放在六国也足以称道,这一趟,不虚此行。”

至于赵鲵,她依旧是冷冰冰的,仿佛再好的美食在她眼里也跟啃干粮差不多。

苏铭长长的吐了口气,这里的客人没有过多嘈杂,都沉浸在美食当中。

“走吧,我们回房休息。”

苏铭给店小二打了声招呼,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

房间不大,一方小案,一道屏风,一个床榻,苏铭褪去鞋子,来到床上盘膝坐下,开始运功。

这段时间以来,他终于将天罡诀转修了万川秋水和心若止水,将内力转化完全,可以做到如臂指使,收发随心。

随着他不断运功,周围空气中游离的元气不断没入他的身躯,内力也开始一点一滴的增长。

在路上无聊,苏铭也将这两门内功传给了甘罗。

他本身只粗通拳脚,练过剑术,对于内功没有涉及,可当他获得内功之后,短短一天就入门了。

当初转修功法,连他自己都花了三天,甘罗只花了一天,不愧是能做阴阳家护法的人,这份天资果然恐怖。

秦时明月当中妖孽辈出,星魂就不说了,他算是上一代人,只不过年龄被冰冻了。

最出名的,莫过于道家天宗的晓梦,入天宗,战败诸多长老,被北冥子收为入室弟子,那一年,她八岁。

十年后出关,已经成为不输纵横级别的高手。

再看看大叔二叔,他们修炼了多少年?

晓梦再往下,还有阴阳家的少司命以及少羽和天明这两位主角,一个是后来的西楚霸王,一个是一路开挂,最终被封号的家伙。

天才之上更有天才,不过,比起那些家伙,苏铭丝毫不虚,而今他的根基转化,虽然损耗了许多,算下来不到两甲子内力。

这部分还要再打一个折扣,这么多内力依然要经过打磨,精炼,才能彻底与他融为一体,可即使如此,他也能轻易跨入当世顶尖高手的行列。

当然,想要像不良人中那样乱杀,那是不太可能了。

修炼完毕,苏铭推开窗户,运转天子望气术。

一道道迥异的气机出现在眼前,其中最大的一股是在城外,气息纯净,中正平和,那个方向应该是小圣贤庄。

其次便是桑海城内来自六国的武者,在这里,苏铭还察觉到了罗网的气机。

赵鲵在身边待了这么久,他已经熟悉了罗网的味道,死亡、冷冽、暴虐、黑暗,就像是毒蜘蛛一样致命,杀机暗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着了道。

不得不说,为了秦国统一的霸业,罗网在私底下做的事很招人恨,行事无所顾忌,这张网铺的太大,等到以后掌权,还得将罗网的势力慢慢瓦解才是。

无论什么时候,皇帝都需要手持利剑,像是汉朝的绣衣卫,唐朝的不良人,宋朝的皇城司,以及明朝的锦衣卫和清朝的粘杆处。

制度限制不了文臣武将,但头悬利剑的威胁却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