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秦国东出(2 / 2)

“为何?”

“赵国是六国当中军备武力最强的国家,更是我大秦扫平天下最大的对手。韩国弱小,弹指可灭,留着韩国,可以麻痹六国。”

“赵国势大,我大秦应不间断的削弱赵国的实力,等待最后一战灭赵!”

寥寥几语,言简意赅。

他说完之后,朝臣们不再争论,确实如吕不韦所言,韩国弹指可灭,对付他们不用费多大力气,可如果因为灭掉韩国使得六国警惕起来,那才是因小失大。

六国继续躺平,互相摆烂不好吗?

王绾听完,也服了软,“相邦大人老成谋国,在下佩服。”

吕不韦微微点头,“无妨,同朝为臣,有不同想法很正常。”

高台上,苏铭身姿挺立,一锤定音,“诸位爱卿,既然统一意见,那便发兵攻赵,解救燕国!”

……

朝堂统一了意志,秦国这架战争机器很快就行动起来,即便他们有数年没有打过大仗,但战争已经是刻在老秦人骨子里。

咸阳城内外满是肃杀的气息,街道上穿着漆黑铠甲的士兵不断调动,街道上关中百姓欢呼雀跃,激动万分。

打仗,意味着又有人要升官升爵了,军功爵制,使得秦人向往战争,因为这是他们跨越阶层的唯一途径。

出征的校场上,军旗猎猎,黑底红字的秦字大旗迎风招展,苏铭扶着长剑,走到高台上,亲手将虎符赐予两人。

“李信,王翦,此战就交由你们二人统帅。”

李信是军中小将,锐气十足,相比之下,王翦是苏铭亲手自军队中提拔,此人用兵稳重老辣,与李信配合一快一慢。

李信年轻的面孔满是激动,脸色涨得通红,“谢大王。”王翦也跟着行礼。

苏铭走到高台上,拔出腰间长剑,对着下面的将士们高声呼喝,“出征!”

“大秦万胜!”

“大秦万胜!”

数万人站在下面,呼喊声穿云裂石,气势恢宏。

……

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以救燕为名,派王翦,李信等将出兵分别夹攻赵国。

赵国主力正猛攻燕国,一时间无法回援,秦军勇猛,此战先后攻取了赵的阏与、轑阳、河间、安阳等邑,漳水流域已为秦所占有,秦国的版图再次扩大。

章台宫。

苏铭正在与韩非对弈,两人在棋盘上你来我往,杀的不亦乐乎。

韩非摸着下巴,调侃道,“大王难道就不关心前线战报?万一,秦国不小心吃亏了呢。”

苏铭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无妨,孤对将士们有信心,此战,大秦必胜。”

若是李信对上赵国的李牧,苏铭还担心他吃亏,他李信身边有王翦,他有什么担心的?

战国四大将领,亦是秦赵两国的武安君,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人放在将星璀璨的战国时代亦是顶尖。

王翦最大的优点就是稳,用兵稳重,或许打不赢李牧,但也输不了。

随即,苏铭又问道,“韩非,大秦律法看的如何了?”

韩非脸上的笑容消失,整个人变得认真起来,“商君大才,时至今日,我才明白为何商君变法能让大秦崛起。”

“秦法严苛,限制百姓和贵族的私斗,避免内耗,二十级军功爵让底层百姓看到了希望,如此,秦人才奋勇参军,不惧生死。”

“相比之下,山东六国皆是人亡政息,变法只存在一时,贵族掌握朝堂和军队,国势日渐衰颓。”

在写《韩非子》之前,韩非就详细研究过各国变法,秦律是重中之重,而今,当他看完了大秦律法卷宗,方明白秦法到底有多厉害。

一部秦律限制了王公贵族,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刻下准则,如此,百姓们慢慢变得服从,到了战场,服从的百姓就是最好的兵源。

苏铭眸光闪烁,沉声道,“是啊,改革非一时之事,自古以来,变法都是以鲜血为代价。商鞅车裂而死,尸骨横飞鲜血满地,吴起变法被贵族所害,万箭穿心倒在灵堂之中;申不害变法,浴血城头自杀而亡;苏秦惨死在刺客利刃之下……”

“革新之道,何其难也。”

韩非亦是点头,“变法之难,在于君王,若君臣一体,变法就是强国之路,如秦孝公与商鞅,若君臣猜忌,那便是魏文侯与吴起。”

“先生觉得,孤是秦孝公还是魏文侯?”

“大王只是大王,这两位怎么比得上您。”

“难得先生还会吹捧。”苏铭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看上去很是受用。

“在下说的是事实,日后大王一统六国,功绩又岂是他们可以相比?”

“先生放心,孤的变法绝不会人亡政息,未来,大秦的旗帜将在这片大地飘扬,屹立不倒。”

这是个一个承诺,承诺苏铭不会用韩非的人头平息贵族的怒火。

韩非与苏铭对视,一字一句的说道,“若能为变法而死,这是韩非的荣幸。”

短短一年,韩非就被苏铭拉拢,将他视为知己,苏铭也让扶苏拜他为老师,跟他学习礼法。

他可不会把扶苏丢给那帮儒家子弟,给他洗脑,秦国以法立国,怎么因礼而废法,以韩非的才能,足以教导扶苏不会走歪。

这实际上也是给韩非足够的信任,若他主持变法,日后扶苏公子继位,有这层关系在,也不会让他走上商鞅的老路。

士为知己者死,放在韩非身上同样适用。

尤其是当他知道秦国没有攻韩而是攻赵,内心对苏铭更加感激,韩国能保存一天是一天,他已经没有太大的奢望,更不求能保存韩国宗庙。

只要人活着,就够了。

……

后宫。

红莲公主坐在梳妆镜前,眉目含春,整个人就像是经过洗礼一样,褪去了少女的青涩,她现在不是韩国的公主,而是秦王的宠妃。

一开始,她对秦王印象极差,而当她见到苏铭之后,立刻就改变了想法。

没错,红莲公主是个颜狗,而苏铭正好长在了她的审美上,长得帅就是好人,很快,她就把卫庄忘在脑后,全心全意的投入苏铭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