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她是星光,照亮他前行的路(1 / 2)

“可怎么可能一下子,开出那么多的医馆?”

朝廷没这样的人力,和财力。

唐菀则看着皇上,两人四目相对。

周危目光幽深,许多想法,在他脑中,还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不成形。

唐菀开口说道:“母后,朝廷联合各省官府,尽可能开设一部分医馆。”

就像22世纪的国企。

“再鼓励有能力的老百姓,和商人,来开设一部分。”

“有利可图,百姓们和商人,都会趋之若鹜,拼尽全力。”

而不是像朝廷这些官员,都奉旨行事,没多大动力,效益不高。

“民间也有不少能人异士,他们也能看诊治病,帮到病人。”

“寒灾中,老百姓需要的, 不止是医馆,更需要取暖的炭,柴火,各种取暖物资。”

“同样也需要粮食的保障。”

“把群体最大的老百姓发动起来,让他们都能为抗寒出一份力,而不是等着朝廷的救助。”

“也就那么一段时间,很快就能熬过去。”

“之后,朝廷开设的医馆,可以一直赚钱,填充国库。”

“百姓经商,可以发家致富,也能持续给朝廷增加税收,国富,民也能富。”

这也是她建造太平盛世最重要的一步。

到时候,大周境内联动,互通有无。

用不了几年,百姓就会富裕起来。

但这种盛景,唐菀在皇上和太后面前,不敢明说。

促进商业发展,拉动经济,富国强民的效益,是皇上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的。

但他们也知道,这样做,能带来莫大的好处,利国利民。

太后和皇上四目相对,心潮澎湃。

太后:“菀儿说得是。”

那么多百姓,朝廷不可能救助得过来。

“但炭,木柴,粮食这些,这么短时间,哪里找那么多来?”

唐菀故作诧异:“炭,木柴这些,不是满山遍野都有吗?”

“开山凿矿,伐林即可。”

其他的不说,就京城周边,就有不少煤矿山林,可供开采。

太后和周危,再次四目相对。

他们已经能够想象,那会给大周的百姓,和朝廷,带来怎么样的好处。

周危眸光一转,看着唐菀。

豫、湘两省,再加这次寒灾,对他来说,无疑是绝境。

唐菀给他指了一条,通往强盛,光明的大道。

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

他再看着太后,坚定点头。

他要兴商。

“可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文武百官会同意吗?”太后担忧地说道。

如今的朝堂,还不是由周危一人说了算。

他要做什么,还需要朝臣去执行下去。

周危眸光一沉:“倡导经商,朕势在必行。”

“他们不同意,也得同意,这天下,是朕的。”

他眼中杀机翻涌。

如果有必要,为了百姓和将来,杀几个权臣,又如何。

唐菀看着他眼中翻腾的杀意,心头一沉。

这个时候,如果和权臣起了冲突,就是在给大燕的奸细制造机会。

她忙说道:“母后,皇上,那些大臣们,应该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