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春茵迷惑又紧张的小模样,安慰道:“不用担心。”
“以后若是皇上半夜来,就他在一旁看看孩子们就行了。”
“就说,影响了孩子们的睡觉,会影响他们长身体,和长大脑。”
两人都小心翼翼地看着唐菀,表示怀疑。
这样对皇上,她们福宁宫,会有好日子过吗?
唐菀一夜未睡,需要补觉,她第二天才出宫。
她一早出宫,先去了一趟鼎丰食记在市中心,临近泰安医馆的商铺。
陈氏和董氏,唐蓁,在二楼的会室里,接待了她。
陈氏拉着女儿的手:“这几天你没出宫,母亲都有点担心你。”
董氏母女也一脸忧心关切地看着她。
四妃进宫,唐家都担心唐菀的处境。
唐菀微笑道:“母亲,大伯母,你们不用担心,就是宫里有点忙,我也留在宫里,多陪陪曜儿他们。”
几人在她的身上,看不出什么破绽,也就真放心下来。
董氏:“笙儿姐购了五千斤米粮,请了长安镖局,运送来了。”
“她传信回来,说会尽量收购粮油,运送进京。”
“我们又往汇丰钱庄,给她存了 五十万两银子,让她在外地取用。”
“有长安镖局在中间帮忙,米粮这些,不会缺。”
三人情绪激动,再看着唐菀,才后知后觉。
她让唐家开鼎丰食记,不仅仅是为了给唐家谋出路,怕也是为了应对这场寒灾。
唐菀也松了一口气,笙儿和七叔,比她预想的,还做得好。
“挺好的,可有最近的账本?”
“有的,十二月份的结余,刚算出来。”唐蓁说着,起身去取账本。
现在铺子里记账的事,都是由她负责。
家里从小就培养她算账管家,她在这方面也有天赋。
给商铺管账,绰绰有余。
不一会儿,唐蓁拿来账目,唐菀翻看之后,发现账目上,有一百多两银子。
成本都是之前支付过的,这是纯粹的利润结余。
朝廷发布寒灾信息之后,手中有钱的百姓, 都开始存粮。
特别是富人,更是出了高价,大量存粮。
粮食的价格,自然上涨。
而且售量也很高。
鼎丰食记,从开张到现在,算是大赚了一笔。
“母亲,大伯母,蓁儿姐,怕是大寒以后,灾情严重,会有一些百姓,面临缺粮的问题。”
“菀儿想请你们,拿出一些粮食来,尽可能帮助百姓,度过这次灾情。”
董氏拉着唐菀的手:“菀儿哪里的话,你需要我们做什么,只管说就是了。”
“再说了,我们是赚老百姓的钱,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是啊,”唐蓁接话道:“之前,几位婶婶们还和祖母商量着,要不要给百姓捐点粮食, 或者钱。”
陈氏看着女儿:“菀儿是不是有更好的想法?”
大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唐菀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母亲,大伯母,如今已经过了小寒,大寒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