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人家不过是来参加一个综艺,刷上一波热度的。现在可倒好,一个个都想让人家节目组出考题考验嘉宾。
这究竟是综艺节目的录制现场啊?还是历史课本的考试现场啊?
而且这帮人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弄得这些娱乐圈内大公司培养起来的花瓶新生代艺人们人人自危,一个个的都忙着给自己饿补各种知识。
而这还只是艺人方面。
粉丝方面,不知何时,网上开始出现了不少以普及历史知识为己任,针对那些无脑流量艺人的颜粉们,展开了一系列让对方看不懂的历史小典故的嘲讽行动。
各种层出不穷的成语典故,历史知识。
从田忌赛马,到你站在这里别动,我去给你买个橘子。
从吾与城北徐公熟美,到你还吃两个呢,橘子皮泡点水喝得了。
然后眼看着对方根本听不懂自己说的话,最后再由路过的其他人给对方进行一番解释。
其中过程,不可谓是不让人感到好笑。
这种从文学积累到历史知识的全方位碾压,对方却还因为不知其内容而觉得你才是那个莫名其妙之人的感觉,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同时也充分的将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借古讽今发挥到了极致,让网上对的无脑颜粉这一群体产生了强烈的鄙视感。
就这你还有脸在这追星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甚至于衍生出了与其相关的各种贬义词,让大众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更加深刻,纷纷认为这些人都是和他们的那些所谓偶像一样,共同属于九漏鱼群体。
最后甚至于逐渐演变成了,不少人开始在网上不承认自己是某某某艺人的粉丝,自己也从来不看那些贴着各种标签的无脑恋爱剧的情况。
当一个市场上,开始出现它的受众耻于说出自己是它的使用者时,那距离它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作者吐槽:除非它是和你的浏览记录共同使用的道具产品,否则很难会有活路。】
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最近在追某流量古装剧的网络受众和艺人安利粉在网上出现了断崖式的消失。
以前那种依靠前期水军,后期粉丝的病毒式营销,突然出现断档。
某部刚刚播到剧情中期高潮部分的流量剧,依靠其几位当红炸子鸡的粉丝支撑起来的各种二创,各种剪辑视频,突然间开始大面积的消失。
以前还能一天出现三四十个新的视频,现在不要说新的了,就连以前那些旧的都要保不住了。
短短三天时间,这部剧的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就已经跌到了惨不忍睹,让人不忍直视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