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湟水河(1 / 1)

湟水河,是西宁府的命脉。这条河流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滋养了沿岸的田野与村庄,然而它也因为宽阔与湍急,成为了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道屏障。每逢雨季,河水暴涨,更是阻碍了交通与商贸的正常进行。征大人到达西宁府后,了解到当地百姓长期受困于湟水无桥的现实,不禁心生怜悯。于是,他果断决定,调动随行的御林军与大内侍卫,与地方县令共同在湟水河上修建一座坚固的桥梁,为百姓谋福祉。

这一天,征大人召集了随行的御林军统领和大内侍卫头目,与县令在河岸边勘察地势。他穿着一袭简洁的锦袍,脚踏实地地站在湟水河畔,眺望河流。他指着河面说道:“此河虽宽,但流速均匀,河底坚实。若能在此处架桥,不仅可方便行人,也能促进府城与周边乡村的联系,使商贾往来更加频繁。”

县令一听,连连点头,感激地说道:“征大人真是仁心仁德,百姓因湟水阻隔,苦不堪言。若此桥修成,必为地方千秋之功。”征大人微微一笑,说道:“修桥是为百姓分忧,但要快而稳,不能因工程拖延而扰民。”于是,一道简明而周详的计划在征大人的主持下迅速制定。

施工的第一步是选址。经过详细测量,河段两岸地势较高处被选为建桥之地。紧接着,征大人调动了御林军中的工匠,他们携带随行的工具,开始夯实桥基。御林军素以纪律严明和技艺精湛着称,此时的他们,更显出一派训练有素的风貌。数十名士兵用粗大的木桩不断敲击河床,将桥基打得稳如磐石。

与此同时,县令动员了当地的民夫,将府城附近的石料、木材和铁件运至工地。百姓们听闻征大人亲自主持修桥,无不欢欣鼓舞,纷纷主动加入这场工程。一位年长的回族老人带来了家传的凿刻工具,他笑着对征大人说:“大人,这桥是造福子孙的善举,老汉虽年迈,愿献一技之长。”征大人被他的热忱感动,亲自上前握住老人的手,道:“有百姓这般支持,此桥必成大功!”

第二步是架设桥梁的主体。征大人决定采用石木结合的结构,以求坚固耐用。湟水河上,数艘小舟来回穿梭,运送石块到河心的桥墩位置。大内侍卫们站在河水中,冒着刺骨的寒意将石块垒起,为桥墩奠定基础。他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犹如一台精密运作的机器。征大人则亲自在岸上指挥,他手持望远镜,观察每一处细节,确保桥墩位置准确无误。

为了加快进度,征大人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施工方式。他建议在桥墩完成前,先搭建木质的临时通道,方便运料工人和士兵通行。这一提议大大提高了效率。临时通道建成后,民夫们肩挑手提,将石料迅速搬运到施工点,而御林军工匠则用铁钉和麻绳将木材牢牢固定在一起,形成桥梁的基本框架。

修桥期间,征大人还时刻关心工人的生活。他命县衙每日送来热汤热饭,并安排医师随时待命,以防止工人因寒冷或劳累而患病。一次,他发现一位年轻的工人在搬运石料时扭伤了脚,立刻命人将他抬到岸边医治,并安慰道:“你的伤要好好养,别担心,修桥是大家的事,容不得一人逞强。”

经过数周的日夜奋战,桥梁的主体终于初具规模。这座桥呈现出典型的拱形结构,桥面宽敞,可供马车并行而过。征大人站在桥头,看着一队队工人将最后的石块稳稳铺设在桥面上,不禁长舒了一口气。他转头对县令说道:“此桥虽成,但还需刻石铭文,将功德留于后人,也让百姓知晓,这是朝廷与地方合力造福一方的成果。”

于是,他命人请来当地最好的石匠,在桥头立下石碑,上书“康熙年间湟水大桥,惠泽百姓,永垂青史”,落款则是“奉康熙皇帝密旨,征大人督建”。石碑立起时,全场百姓自发跪地叩首,感念朝廷恩德,感念征大人心系黎民。

桥梁落成的那一天,湟水河两岸张灯结彩,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观礼。征大人站在桥头,亲手剪断象征工程完成的红绸。他登上桥面,带领随行的御林军与大内侍卫,缓缓走过桥身。这座桥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座象征希望与团结的纽带,它连接了河的两岸,也连接了朝廷与百姓的心。

桥成之后,湟水河上再无阻隔,百姓们的生活焕然一新。商队往来更加频繁,农田运输更加便捷,而湟水河畔的村庄也因此变得更加繁荣。征大人目睹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他写下长篇奏折,将此事详尽呈报康熙皇帝,并在最后写道:“此桥之成,非臣一人之力,乃陛下恩泽四方,百姓团结一心之果也。愿大清山河永固,百姓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