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儿偷偷的看了大哥哥一眼,耳朵都红了:“哥哥,今天和清哥哥捡了五个鸡蛋。”
“嗯,不错,明天早上咱们就吃了。”夏久时要求杏子每天早上一人一个鸡蛋,不能省,不够的就去买。
药材本就干净,整理的也快,夏久时看天还早,就对杏子说:“我拿三个鸡去大伯家,让他这两天帮宝儿上户籍。”
“要不,再带个兔子?”
“也行,俩个鸡给大奶奶他们吃,剩下的让大伯办事用。”兔子他有些不舍得,杏子攒兔皮做衣服呢,加今天打的,不差多少了。
把户籍揣到怀里:“清儿,宝儿,我带你们去大伯家。”
“这就是宝儿?哎呀,长的真好,别说,跟你还真的有些像呢。”
“宝儿,给大爷爷大奶奶磕头。”
小小的孩子很会看眼色,“扑通”一声就跪下给两个老的磕了头,甜甜的喊了“大爷爷大奶奶。”
“哎哎,好孩子,好孩子。”
“宝儿,这是大伯,大伯娘,二伯,二伯娘。”
宝儿一个个跪着喊了人,恰缝傍晚,一家子都在,夏久时带着一个个认人。
“本来应该上午带他来认人,我和杏子得上山,刚好你们也得这时候都在家。”
夏宁氏笑道:“都是一家人,分什么时候。”
大奶奶拿过一大筐鸡蛋:“这是杏子让我买的,200个呢,她已经给过钱,另外60个是我家给孩子吃的,他大伯娘二伯娘已经在给两个孩子做衣服鞋子了。”
“大奶奶,大伯娘二伯娘,这这么好?”
大爷爷摆摆手:“都是嫡亲的亲人,给孩子做点衣服鞋子不是正常的?”
“谢谢大奶奶,谢谢大伯娘二伯娘了,对了,大伯,这是户籍,麻烦您抽空帮宝儿上了籍,不然成了流民了。”
“一只鸡一个兔子带给办事的人,大奶奶,还有两只鸡杀了你们吃。”大奶奶脸笑成花:“哎呀,久时,一个月不知道吃你多少好东西,家里人都吃胖了。”
“大伯,可要多少银子?”
夏大江摆摆手:“不用给,都熟的很,何况还带了兔子和野鸡,明天再给他带些卤肉。”
“谢谢大伯,天不早了,杏子在家等我们吃晚饭,我们回了。”
“回吧,回吧。”
杏子已经把饭菜上了着,一碗小鸡炖蘑菇,留了一半明天给孩子吃,一大碗鸡蛋羹,一盘煎豆腐,一盘炒韭菜,晚上煮的是大米饭。
大米饭基本好几天才吃一次,一个是宝儿来家,一个是给久时哥哥压惊。
“哇,家里有小仙女,这么多好吃的。”
杏子红着脸看着夸张的久时哥哥,心里一阵甜丝丝的。
小宝儿这两天像在梦里,有了家人,有了好吃的,晚上跟小哥哥睡在软软的床上,这两年一直跟老爷爷到处游荡,倒哪睡哪,有的吃就吃一点,没就饿两餐,至于被老爷爷捡到之前的日子,他是一点也不记得了。
姐姐烧的小鸡炖蘑菇真好吃呀,鸡蛋羹也香的不行。
“杏子,大奶奶说你让帮买200个鸡蛋,已经带回来了,她还另外给了60个鸡蛋。”
“嗯,我给了她200文,你回头收起来,家里的鸡蛋暂时够吃了。”
因为蚯蚓,五只鸡基本每天都是五个鸡蛋,早上一人一个,剩下的两个做鸡蛋羹,刚好用完。
“姐姐,小鸡什么时候下蛋?长大了不少。”
杏子想想:“咱们才养了一个多月,起码得七八月生鸡蛋。’
因为两个孩子,夏久时另外搬了一个小桌子放在自己房间里,点了两盏灯,杏子教他医术,本来就有后世的先进医理,所以学起来很快。
杏子也知道,自己是个女子,不好给男子行医,久时哥哥会了,明年讨荒路上就不一样了。
一个认真教,一个认真学。
清儿也像模像样地教宝儿读书,晚上灯光暗,夏久时不让他们写字,白天尽够了。
“下次我还是买本医书,白天抽空看看。”
这点杏子也同意:“我帮你选,下月初去县城,你记得提醒我买棉花。”
“知道。”一家子的棉衣都得重新做,过了今年,明年的棉花就不好买了,就是有肯定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