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和魏征在便殿下棋,交替着下子,布置阵势。正符合《烂柯经》所说:下棋的道理,重视严谨。高手着眼于中央,下手擅长边缘,中手善于角落,这是棋士们的常规。常理说:宁愿输掉一子,也不愿失去先手。攻击左边则留意右边,进攻后方则观察前方。先行者之后也有顺势而动,后行者之前也可先行。两方都要保持生气,不可连成一片。布局不可过疏,也不能过拥。与其担心自己的子,不如舍弃它而取得胜利;与其毫无计划而孤军行动,不如稳固防守以自补。对手众我寡,先考虑保护自己;我方众对手寡,努力扩大自己的势力。善于取胜的人不争斗,善于布阵的人不战斗;善于战斗的人不失败,善于接受失败的人不混乱。棋局起初必须正合,最后才能出奇制胜。对手若无事自补,说明有侵犯绝对的意图;舍小而不救,说明追求大的目标。随手下子者是没有谋略之人,不思考而从应者是寻找失败之道。《诗经》中说:“惴惴小心,如同处于险地。”这就是它的意思。
棋盘就像是地,棋子就像是天,通过颜色表达了阴阳变化的整体。下到微妙之处,笑夸当年烂柯仙(指楚国名士石崇)的智慧和才华。
君与臣二人在下这盘棋,正下到午时三刻的时候,一盘残局未结束,魏征突然在案边趴下睡着了。太宗笑道:“贤卿真是为国家勤劳,为江山劳累,所以不觉得困倦。”太宗听任他睡着,没有呼唤他,不一会儿,魏征醒来,俯伏在地说道:“臣应该万死!臣应该万死!刚才昏迷,不知所为,求陛下宽恕臣疏忽之罪。”太宗说:“你有何疏忽之罪?起来吧,收拾残局,我们重新开始下棋。”魏征谢过恩宠,重新拿起棋子,就在此时,外面朝门上响起了大喊大叫。原来是秦叔宝、徐茂功等人,拿着一个满是鲜血的龙头,扔在太宗面前,启奏道:“陛下,海浅河枯曾有所见,但这种奇事却从未听闻。”太宗和魏征站起身道:“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叔宝、茂功说:“在千步廊南、十字街头,从云端落下这颗龙头,微臣不敢不奏禀。”唐王惊问魏征:“这是怎么回事?”魏征转身叩头道:“陛下,这是臣做了一个梦斩的。”唐王听后大惊道:“贤卿在瞌睡时,又没有见身体动弹,也没有刀剑,怎么能斩下这龙头?”魏征奏道:“主公,臣的身体在陛下面前,梦离开陛下。身体在陛下面前还在下棋,眼中昏昏欲睡;梦离开陛下乘坐祥云,心神抖动。那条龙,在剐龙台上,被天兵绑缚其中。我对它说:‘你违背了天条,应该受死罪。我奉天命,来斩你断了你的残生。’龙闻听悔恨,我精神振奋。龙闻听悔恨,低头收起鳞甘愿接受死亡;我精神振奋,掀起衣袖迈步挥舞霜锋。一声刀过,龙头就这样落在空中。”太宗听后心中既悲伤又欢喜。欢喜之处是赞美魏征是个好臣子,朝中有这样的豪杰,岂有江山不稳定之说?伤心之处则是在梦中曾答应救龙,却没想到最终却斩了它。只能硬撑精神,传旨让叔宝将龙头悬挂在市曹,明早通知长安的百姓,然后单独奖励了魏征,官员们散去。当晚回宫,心中却只有忧愁,想到那梦中的龙,悲伤地哀求求生,却不知命运无常,难免有这样的灾祸。思念久了,渐渐感到神魂疲倦,身体不舒服。夜半二更时分,突然听到宫门外有哭泣之声,太宗更加惊恐。正当他处于半梦半醒之际,又看见泾河龙王,手提着一个流血的头颅,高喊:“唐太宗!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你昨晚满口答应救我,怎么到天明时却派人曹官来斩我?你出来,你出来!我和你到阎王那里争辩争辩!”他拉住太宗,不停地喊叫,太宗被堵住口无法言语,只挣扎出全身汗水。就在这个难以解决的时候,只见正南方香云缭绕,彩雾飘飘,有一个真人女子走近,用手挥动着杨柳枝,那没有头的龙悲哀地啼哭着,径直朝西北飞去。原来这是观音菩萨,奉佛旨前来东土寻找取经人,此时寄居在长安城土地庙里,夜间听到有鬼哭神号声,特地前来驱散疑惧龙,救脱皇帝的灾祸。那龙立刻去向冥府地狱,具体情况不在叙述之列。
太宗苏醒过来,只叫着“有鬼!有鬼!”这让三宫皇后、六院嫔妃和侍从的太监整夜都战兢兢地无法入眠。不知不觉到了五更三点,朝廷的文武官员都在朝门外等候朝会。但天亮了,太宗仍未出现,让每个人都吓得惊慌犹豫。直到日上三竿,才有诏书出来说:“朕心情不快,众官免朝。”不知不觉已经五七日过去,众官都担心不已,正准备敲门见驾问候,却听到太后有旨意,召来医官进宫诊治,众人在朝门等候传话。片刻后,医官出来,众人询问太宗的情况。医官说:“皇上脉气不正常,虚弱而又快速,疯狂地说着见鬼,又诊得到十分危急的迹象,五脏失去活力,恐怕不能坚持七日。”众官听到后大惊失色。就在这时,太后发布诏书传唤徐茂功、护国公、尉迟公入宫面见。三位公依旨,急忙进入分宫楼下。行礼后,太宗面色凝重地说道:“贤臣,寡人19岁领兵起兵,南征北战,东破西除,历经数载,从未有过半点邪念,而今却看到了鬼!”尉迟公说:“建立江山,杀人无数,又怕什么鬼?”太宗说:“你是不相信的。本宫的寝殿外,入夜时就有砖石乱落,鬼魅呼号,难以应对。白天还好,黄昏和夜晚难以忍受。”
叔宝说:“陛下请放宽心,今晚我和敬德将守宫门,看看有什么祟异之事。”
太宗准许,茂功谢过恩典后离开。当晚天黑了,两人整理好装束,身着战甲整齐,手持金瓜和钺斧,守在宫门外。好将军啊!你看他们如何打扮:戴着金盔闪闪发光,身披龙鳞铠甲。胸前的宝镜反射着祥云,带子和华彩的旗帜华丽夺目。一个将军有着凤眼向天,像星斗般明亮,另一个将军有着环眼如电,照亮了月光。他们原本是英雄豪杰,有着旧时的功勋,只可惜落得千年称为户尉,万古做门神。
两位将军侍立在门边,一整夜过去了,却没有见到一点邪念。当晚,太宗在宫中安寝平安无事,黎明时宣召了两位将军,重重赏赐并说道:“朕自从生病以来,数日无法安眠,今晚因有二将军威势守卫,心情很是安定。你们现在请回休息,晚上再来值勤。”两位将军谢过恩典后离开。几个晚上都守卫得很安宁,只是御膳有所减损,病情转为加重。太宗又舍不得两位将军辛苦,再次传唤叔宝、敬德以及杜、房等诸公进宫,并吩咐道:“这两天朕虽然安稳,但不忍心秦、胡 二将军整夜辛苦。朕想要召来巧手画家,传达二将军真容,贴在门上,以免再劳他们。你们觉得如何?”众臣照旨选出两个擅长画像的人,让秦、胡两位将军按照原貌穿戴,画了他们的肖像,贴在门上,夜间也就没有再发生任何事情。
如此过了两三天,又听到后宰门乒乒乒乒地响起,晨光时分匆匆传召众臣曰:“前门多亏平安,今夜后门又有动静,害怕又要惊杀寡人了!”茂功上前奏道:“前门由敬德、叔宝守卫,后门由魏征守卫。”太宗准许奏折,又宣召魏征今晚守卫后门。征接到旨意,当夜整理装束,手持那诛龙的宝剑,站在后宰门前,真是一位英勇的将领!他的打扮如何:头戴青色丝巾,额上擦拭干净,身穿锦袍,腰间佩挂玉带,披着风外氅袖,衣裳飘动如霜飞。脚踩乌靴,姿态威武凶猛。眼睛圆睁,四周警觉,那个邪神敢靠近?一夜明亮,没有鬼魅出现。尽管前后门都平安无事,太宗的身体却逐渐变重。有一天,太后再次发布诏书,召集众臣商议后事。太宗还宣召徐茂功,嘱咐国家大事,并对仿效刘备留下孤儿托孤的意思表达了思念之情。说完后,太宗沐浴更衣,等待时机。魏征悄悄走近,拽着龙袍,奏道:“陛下请宽心,臣有一事,包管陛下长命百岁。”太宗问道:“病情已经入膏肓,命已经危险,你如何保得住?”征说:“臣有一封信,进呈陛下,请带到冥司,交给酆都判官崔。”太宗问道:“崔是谁?”征说:“崔是先帝驾前的臣子,曾担任兹州县令,后升任礼部侍郎。在世时与臣结下八拜为交,关系深厚。他现在已经去世,在阴司担任管理生死文籍的酆都判官,经常与臣在梦中相会。如果将这封信交给他,他会看在臣的情分上,必然放还陛下,让陛下的灵魂回到阳世,转为龙颜,复归帝都。”太宗听后,接过信函,藏于袖中,闭上双目离世。三宫六院、皇后嫔妃、侍长储君以及文武官员都哀悼戴孝,并在白虎殿上停放灵柩,不再细述。
太宗的灵魂漂浮茫茫,径直走出了五凤楼前,只见御林军和马匹迎来,请大驾出朝采猎。太宗欣然随从,如虚幻般消失。行了一段时间,人和马都不见了。他独自在荒郊野地中漫步。正惊慌之时,只见一边有人高声大叫道:“大唐皇帝,过来这边!过来这边!”太宗听后抬头观看,只见那人头戴乌纱,腰间系着犀角。他头戴乌纱,飘带柔软,腰间系着犀角,显得金光闪烁。手持牙笏,祥和的霭气凝结,身穿罗袍,隐约散发着吉祥光芒。
脚踩一双粉底靴,踏云逐雾;怀揣一本生死簿,注定存亡。鬓发蓬松飘到耳边,胡须飞舞绕过腮边。昔日曾为唐国的宰相,如今在阎王的座前侍奉。太宗行到那边,只见他跪拜在路旁,口称“陛下,请赦免臣错远迎之罪!”太宗问道:“你是谁?为何事而前来迎接?”那人道:
“臣于半月前,在阴司大殿上,见到泾河的鬼龙向陛下诉说救他而不杀之事。第一殿秦广大王随即派鬼使催促陛下,要召见三曹(指江山、冢宰、巢穴),臣已得知,所以前来候接,不料今日来得有些迟,还请陛下恕罪恕罪。”太宗道:“你姓甚名谁?担任何官职?”那人道:“臣生前,在阳间侍奉先帝驾前,曾担任兹州县令,后升任礼部侍郎,姓崔名-。如今在阴司,担任酆都判案官。”太宗大喜,亲自走近扶住他的手道:“先生辛苦了。朕驾前魏征有一封信,正好要交给先生,真是有缘相遇。”判官表示感谢,问信在何处。太宗立即从袖中取出信递给崔-接收,并打开阅读。信中写道:亲爱的弟弟魏征,向大都案契兄崔老先生致敬:记得我们过去互相关照,如同音容在耳。转眼数年,未曾收到您的消息。常常只是在节令时设蔬品祭祀,不知道您是否享用?还感谢您不弃,梦中示意,才知道您获得了升迁。可惜阴阳隔离,天各一方,未能见面。如今由于朕太宗驾崩,料定要召见三曹,必然能与兄长再相会。千万求您怀念我们的交情,方便一些,让我陛下回阳世,这是非常爱护的。请再多表达感激之情。敬上。判官读了信后,心情欢喜道:“魏征前日梦中斩龙的事情,我早已知道,非常赞赏。而且他也一直照顾我的子孙,今天既有信来,陛下请放心,我将护送陛下回阳世,回到玉阙。”太宗向他表示感谢。
两人正谈话间,忽然见到一对青衣童子,手持幢幡和宝盖,高叫道:“阎王有请,有请。”太宗随同崔判官和两个童子一同前行。